成败真是皆运气吗 曾国藩奉命到湖南办团练,受尽了千般苦,却处处不受待见,处处遭人白眼,甚至亲朋故旧都袖手壁上观,怪不得他几乎跳江自杀。曾国藩颇有不甘地仰天长叹:成败接运气也! 今天也有不少人,屡遭失利之后,也发出同样的感慨。运气真的那么古怪,难以捉摸吗?气,应当是某个特定的气场,这个气场里东西南北风,明里暗里的力量角逐,形成阴晴雨雪难以预料。运,就是某个人因势而化,随机应变趋利避害的策略了。二者相互作用,就制约着某人的成败毁誉了。 就是大清时期的曾国藩,本来进入仕途之初,十年其次拔擢,扶摇直上礼部侍郎高位,而还不到不惑之年!这已经是宦海传奇了。他得益于政坛大佬穆彰阿的看重与屡次提携。殊不知,月有阴晴圆缺,事有正反两面。政治不倒翁穆彰阿在朝堂上门生故旧如云,自己又在皇帝身边叱咤风云几十年,本就福兮祸所伏了。咸丰即位,终于以“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倾排异己,……固宠窃权”诸罪并罚,革职查办,永不叙用了。此时,曾国藩没被株连治罪,实属万幸了。他本该蛰伏谨慎,低调行事的,可是,恰逢新君咸丰下诏书,要群臣进谏除弊。历代新君上位,确实都如此习惯性完成规定动作,展示其胸怀博大,虚心听取臣工意见,仿佛唐太宗再世。当然,事后究竟做得如何,一般是我行我素。历来如此,代代如此,咸丰自然也如此。一朝文武都山呼万岁,我皇英明神武,唯独他曾国藩偏偏不知趣,送上奏章说咸丰是作政治秀! 据说,咸丰展读奏章时,龙颜大怒,扔了奏章,发誓要严办他,是几位重臣力保,才免遭其祸。自此,他就越发不受咸丰待见了。 回味这段故事,假若没有政治不倒翁穆彰阿,他运气会如何?假若穆彰阿事件后,曾就蛰伏木讷,那他运气又将如何?假若他也给咸丰进谏如“不顾惜龙体,夙夜操劳”一类的谏言,他的运气又会怎样?可惜,历史长河里没有假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