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高度 ——追忆文建明 作者:曾 卡
一 文建明,你身材不高,只有一米六几,羸弱瘦小;年过半百就患肝癌9年,先后在8个乡镇“摸爬滚打”33载。但你是一个巨人,在21世纪的今天,生长出营山人应有的高度——关于精神,关于道德,关于奉献,关于信仰的全新的高度,像“营山之巅”陈大寨,高得令人景仰。
二 其实,你做的都是些小事。比如,帮助老村支书李松荣治好顽疾,给困难户胡素琼送去现金、山羊、母猪和鸡仔,扶持三峡移民胡一兵办起肉牛养殖场,帮助拆迁“钉子户” 杨国平解决家里老人大病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你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去村上调研,你抱病到医院看望生病的职工,你从工资中挤出3万多元资助贫困群众,你把获得国家、省、市、县殊荣的奖金慷慨解囊给素不相识的百姓,你脱下风衣温暖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路人,你以自己的单薄之躯紧紧捂住一个穷苦老人的哆嗦……
三 然而,你干的也是“一飞翀天”的大事—— 你带领城南人民建成14.7公里的环镇水泥公路,撬动“百姓经济”发展的神经,让公路沿线冒出无数农副产品营销大户,栋栋居民小楼拔地而起。你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引导群众投资建成“农资供销一条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材加工一条街、农机钢材一条街”,形成初具规模的城郊特色经济示范带。 担任乡镇主要领导19年来,你一次次处在化解矛盾的“火山口”,又一次次深陷“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感漩涡。你有着川东北人的聪慧,做事灵活机变,讲究方法,常常化困境为柳暗花明;亦有川东北人的柔情,碰到弱者,往往心生善良,悄然落泪。你是“农民的儿子”,在你身上卯足了“生命的能量”,这能量不仅平息了积怨风波,更激起了改革发展波澜。 你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土洋结合、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实行“村财镇管”,推行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机制,建立集中办公、阳光操作、分线运作、文明教育、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响亮了“城南经验”,创造出以你名字命名的工作法,推广全国,加强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 所以,你有了“治乱书记”、“爱民书记”、“灭火队长”、“活着的牛玉儒”等绰号,也演绎了“文二翀”的传奇人生。
四 又是一年三月天。在丽日阳光中,翻看你的工作笔记、调研文章,端详党务政务公开栏里你那清瘦、矍铄的面庞,你的话语,你的激情,你的信仰,你的骄傲,无不使人动容。 不知道,你望见寒风中的老妈妈,是不是想起了儿时的母亲,当年在乡下辛勤劳作却衣食难保的母亲;你看见生病的老大爷,是不是想起了患沉疴去世的祖父…… 只是现在,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楼长高了,人却矮了;人钱多了,脊梁却弯了;身上的服饰艳了,心却旧了,木了。可你依然“不解风情”,特立独行。 良心,道德,信仰,正逐渐被市井湮没。人们行色匆匆,冷漠就像瘟疫蔓延。走在大街上,看见跌倒的老人,没人敢去伸手扶助,不知道扶起的是感激,还是讹诈;大学生开车把人撞了,呻吟等来的不是救护,而是尖刃的连捅数刀。 文建明啊,你要永远把你似火的激情、狂热的“翀劲”、悲悯的柔肠送给那些陌生、麻木的人呵——就像人们期盼雷锋归来,念想焦裕禄归来,渴望郑培民归来……
五 其实,你朴素却字字铿锵的感言已经告诉人们,你的激情来自何处,你的信念来自何处。你不是在作秀,而是向人们表明,你是一个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人,你是一个用生命激情点燃群众心中希望的人。你以牵念一方百姓福祉的情怀,在营山这片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红土壮歌。这是你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信仰的力量,信仰的高度。 文建明,你身材不高,只有一米六几;年龄不大,今生仅51岁。但你是一个巨人,在21世纪的今天,以你的崇高走进《头等大事》,走进未来的时光,继续生长出人类的高度——关于精神,关于道德,关于奉献,关于信仰的全新的高度,像“营山之巅”陈大寨,像“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像“地球之极”珠穆朗玛峰,高得让人震撼! (2014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