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碑 记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日这天,终于开始实施刻制母亲墓碑碑文了。 二零一零年,我即得知母亲的单位“成都市曲艺团”有意给母亲刻制墓志铭,并已委托車辐老先生拟撰【李月秋小传】。可随之成都市曲艺团的没落,以至其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团体,无人瞻顾落实此事,故无下文。 二零一一年,我碾转在曲艺团周玉珍大姐处得到了車辐老先生撰写的【李月秋小传】,随即与公墓管理处联系刻字事宜。因是已立好的“竖碑”不能平面刻制操作,刻制很困难,工匠都不愿意接手故而搁浅。同年我找到喷绘印刷门市,采用喷绘印制方法制成小传粘贴于墓碑上。可时经近三载,粘贴的小传周边逐渐起卷。 去年末,我妈妈的侄儿王栋才、曾经刻过印章的我大哥,决定尝试自己操作刻碑文。 在平面碑上刻字,操作人可以任意移动左右的位置,方便操作。可在竖碑上刻字,确实不是一般化的不好操作,操作人得变换各种姿势去将就字。刻字的过程虽然不容易,大哥经过数天的努力总算完成了。我诚挚的谢谢大哥! 刻字时,我们是一点手也搭不上。刻字完成后是给字填红,还说该大哥歇着,我们上阵描字了,可大哥只让我们填描简单笔划的字,描字主角还是大哥。真是辛苦他了! 这次还完成了在母亲墓旁载树的事。因母亲与婆婆是双墓,管理处只管一面的树栽,另一面(母亲这面)是向着路面,路面是水泥地。找管理处加栽树他们不愿意。说是临路,不栽。这次几经商量方才落实此事。 我开心的看着栽树人用錾子撬开厚厚的水泥层,掏出了树窝。兴冲冲的跟着栽树人去山下找栀子花树苗(我妈妈喜欢花),找到后我自告奋勇乐颠颠的挑回墓前,栽下后自己浇满水,自己在花窝周边用水泥筑上一个小圆围圈,以防浇水时跑水。 搁在心里几年的事,终于在今年清明前都完成了!这下心满意足了!
婆婆墓位
母亲墓位
大哥着手操作刻字
刻字进行中
给字填描颜色
附車辐老先生撰写【李月秋小传】正文:
李月秋小传 李月秋(女)四川成都人[1925---1996]生前系成都市曲艺团四川清音著名表演艺术家。 她天真聪慧,幼小即能学唱民间小曲且出口不凡。以其稚嫩甜美之声出之令听者动容为江湖艺人蒲光明琴师赏识;惊其天赋,叹其音质超凡,喜爱有加收之为徒(那时她才七岁)。 他时常将幼小的徒儿放在肩上背去茶楼听学,而她所学清音之大小调经她唱出则别具一格;唱腔游走细腻婉转,晶莹剔透的歌喉清脆悦耳。行腔吐字如珠落玉盘、增韵味、添情趣、出自天籁。 李月秋12岁出师更加了得,一曲《忆我郎》中巧妙的弹舌技巧令听者心旷神怡。独到的“哈哈腔”更是让听众叹为“听”止。20世纪40年代即有“成都周旋”的美誉。 建国后她多次赴京汇演。曾为国家首脑献演并享接见留影殊荣。 57年她代表国家赴前苏联莫斯科参赛。以她清亮柔美的天籁之音及四川清音独特的韵味博得国际评委的赞赏荣获国际金质奖章。不愧为四川曲艺界魁首! 李月秋1996年3月25日因病逝世。 曲艺界陨落巨星一颗;她来自民间、去至天堂!
車辐
受托于成都市曲艺团
九十岁谨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