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52|评论: 40

[群众呼声] 好久没来看大家了,摆点龙门阵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起安逸惨了的四川话,我用我自己的原生态语言,摆一摆我今天和昨天的龙门阵,有些天文地五的,时间跨度有点长,听我慢慢摆:清早八早我幺儿都上学去了,在楼底下,房东地主婆骂他的懒家伙儿子:莫给老子两个扯把子。龟儿娃儿,认真读书嘛,青钩子娃儿一个,一天斗只晓球得耍朋友,不认真读书,婆娘斗讨不球到,二回那门办哦! 我下楼的时候,听他老汉也要帮伙,我接过话甁伙,说:哥老倌,吃早饭没得哇?走哇,到我屋头切吃小笼包子嘛,清早八早喝点酒也安逸哇。来来来,把烟扎起撒!别吼娃儿了,吼莽了划不着!那个穿了个耳钉的小娃儿脑壳好用得很,看见我把话岔开了,手上抓一个馒头就跑了,一边飞起的跑,还一边唧唧歪歪:咋子嘛,硬是没得卵事做。烦求得很,成天搞毛线,闹锤子,在家里耳朵听起茧疤了,学堂老师也说我天天扯把子,你个哈锤子,瓜锤锤了,你看个家衣服西**脏,给老子脱了,你看你个家吗,吗了个批,个龟儿子,不读就给老子滚!
    我看到那个瓜兮兮的娃儿,我想起我的青钩子岁月,有一天在学堂,晚上看哪个啥子霍元甲,看了就没把捉作列(做作业)的事情忘挂了。第二天清早, 学堂里的老师罚我捉作列(做作业)。我觉得老师有点神戳戳的,下课后,逗阴倒起往他的茶杯毒毒里,在书桌卡卡头找老个蚂眼子放在以头。一哈哈儿老师转来了,像个憨苞儿一样,打了黑们大个粪提,窝错得很。他也不管杯子头挖不挖抓,就倒了焖秋秋一杯水喝。一哈哈儿豆好像喝得二麻二麻的,站不稳了,又搞刨了冲到毛丝头去改手。等他再转来,他就发毛了,迷猫都竖起来了,他长得又拽石,黑人巴杀地对我们搂实吼,问是哪个哈儿手痒,千帆得很,放了东西在他杯子头。这个阵帐虽然黑倒我们了,但我们还是英倒笑,一个二个都在阴到说,给劳资该背时!把我都笑扯了,干脆转过来让大家一起笑哈 笑哈!有啥子笑嘛!劳资试药笑哈!


                                      2013.09.26鸡叫三遍时的问候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川话哈起的摆,个个都摆的溜溜转就安逸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生活中流淌过的心情,往往都是自然而然的行为。或许太多的感性,其实也在想,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往往现实的残酷把一切都弄的支离破碎。在这个角落,我还把这一份心情守着,或许也是一种快乐。就像别人喜欢打麻将的那种杠上花、清一色把之类的,会来一份酣畅淋漓吧!我也把自己的心情记下来,点点滴滴的,就像门外面那些打金花的,某一人抽到一个顺金,那种开心劲儿感染我,今天我也开心一把,自个儿乐一回,晚上我做的可乐鸡翅,愿娃娃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嘛,都是口水话,要不看看我的家乡话复制,那是我的亲身经历,没有吹牛哦!希望那一个说说听起来好巴适哦!我就安逸惨了!
发表于 2013-9-28 21: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话就是土豪,不找翻译人家找不到北

发表于 2013-9-2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四川话听起就是巴适!
发表于 2013-9-28 21:5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 本帖最后由 云山光头佬 于 2013-9-28 21:55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羅旺斯の童話 发表于 2013-9-28 21:39
四川话就是土豪,不找翻译人家找不到北

谢谢领导,在您你们的带领下,四川话发言光大、、、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羅旺斯の童話 发表于 2013-9-28 21:39
四川话就是土豪,不找翻译人家找不到北

别小看话土,但是13亿中国人民至少有三亿人民能够听得懂。这些乡土俚语渊源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厚积薄发,因为川人多聪明伶俐,喜文好雅,即便乡土俚语,也有至理流传,可谓博大精深,学通乡里。昔吾观川中名士李劼人之《死水微澜》,其中“讨洋教徼文”一节,俚语遍地,插科打诨,神思飞扬,让人一见之下,立即会意捧腹。很多人流离在外多年,每闲暇时,喜忆故里俚语之趣,聊以寄乡土养育之恩。在这里概要讲一讲所谓俚语者,远僻之地老妪亦能顺口道来之土话耳。因为一方独有,故称俚语。而川中诸多俚语中,有厚博者,竟通前秦学问精要。昔大师之妙学要诀,竟至远乡僻壤老妪口中明事辩理之语,其间辗转返折,绵绵传承,不能不让人万千感慨,所以必须传承下去、、、

发表于 2013-9-2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liki2.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山光头佬 发表于 2013-9-28 21:54

恭喜光头佬也是皇上了,此皇上如言九鼎,赫赫有名,比我这个皇上,有名头大了。我实在佩服你爱坛如家的家国情怀。谢谢您关注哈!再一次提及乡土俚语,目前我很关注。这些语言,是一个民族不死的记忆,尤其是那些越是民间俚语的语言,就越有弥久愈鲜的生命力。俚语是一种流行乡下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方式。它象成语一样,能以简短精练的几个字表述一段纷繁复杂的语言程序。俚语的使用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只能在乡下口口相传,虽然受到乡土百姓的偏好喜爱,却不能如成语一样广泛流通。然而俚语虽难考其过去,细细推敲,却能反映出民众对历史或事件的看法,具有说事形象生动、语句易记上口等特点。所以,乡土俚语,承载了历史的光辉,生命的无限、、、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708834653 发表于 2013-9-28 22:49

谢谢刘老师的如花微笑,很喜欢您的幽默,还有那一手“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的毛笔字,简直赞叹不已。特别是在佛尔寺庙的法堂正中门楣上那几个字,特有印象。是我们营山书画界的凤毛麟角,和惟海师父的墨宝相得益彰,让佛门庄严之地获允灿烂的文化底蕴,学习了、、、

发表于 2013-9-2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门阵白起好耍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379636423 发表于 2013-9-28 23:01
龙门阵白起好耍惨了

就是

发表于 2013-9-2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水白鹤飞 发表于 2013-9-28 23:00
谢谢刘老师的如花微笑,很喜欢您的幽默,还有那一手“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的毛笔字,简直赞 ...


     谢赏,那是我兄弟刘一墨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708834653 发表于 2013-9-28 23:31
谢赏,那是我兄弟刘一墨的作品

不好意思,没有把您两兄弟分清楚,不好意思哈,见谅。但是您两兄弟,都是出类拔萃的,学习与敬仰、、、

发表于 2013-9-28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奖了,互相学习:handshake

发表于 2013-9-2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硬是川话逗,还带营山口音哆,好久到茶盘来听点茶盘口音哇,安逸巴适惨了!

发表于 2013-9-2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得,顶起。

发表于 2013-9-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宗的四川话听起就是巴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