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蛮子嫖娼的档次给大V身份丢脸 作者:吴若愚 薛蛮子嫖娼被抓的消息,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的话语权,从此将会一蹶不振,因为中国官方正在搜集有力证据证明薛蛮子是否犯有“聚众淫乱罪”,如果证据确凿,薛蛮子将会被根据中国法律判刑入狱,一旦入狱,其微博自然无人打理,网上话语权则自然消失。那就应验了环球时报的那句话,违反“政治正确”,就将失去话语权。薛蛮子的微博言论当然与中国官媒是相悖的,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公知。虽然官方抓获薛蛮子并非是因为其“政治不正确”为由,但薛蛮子在官方打击网络谣言的当口因嫖娼被捕,还是引起了各方对于官方抓薛蛮子的用意,特别是自薛蛮子被抓后,包括CCTV、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官方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评论,说明官媒终于找到了一个爆发点和出气筒,也是对自媒体长期以来揪住官员腐败问题不放,利用腐败官员性丑闻进行炒作的回击。 就如薛蛮子被抓后,新华社一篇题为《薛蛮子涉嫌嫖娼将大V拉下神坛》的文章所说:“没有底线,就没有空间,没有自律,就没有引领,就难进步。在国人呼吁网络社会重塑道德、追求主流价值观的今天,网络大V‘薛蛮子’跌下神坛,既扇了自己一记耳光,又向所有大V们敲响了法律的警钟。北京警方28日证实,网络大V薛蛮子涉嫌嫖娼和聚众淫乱被依法拘留。种种不看细节暴露在世人、尤其是千万粉丝面前。伪善面具破碎、一身斯文扫地。令人惊愕、叹息之余,更让人质疑,刚刚买春嫖娼、聚众淫乱,转身就发出讽刺‘上海法官想拼命甩掉‘嫖客’身份的微博,人格分裂何以至此?对别人套上打扫的枷锁,对自己却放任自流,如此双重标准,道义和真诚何在?······”。 人们注意到,新华社这篇文章对薛蛮子的定位似乎比网民心目中的薛蛮子还要高,意思是广大粉丝已经将薛蛮子推上神坛,而这次薛蛮子被抓,则是将粉丝们心目中的神推了下来。让人吃惊的是,这篇文章提到了薛蛮子在道德上施以“双重标准”,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买春嫖妓的丑陋人物,还在微博中攻击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现在用事实证明了薛蛮子在说别人的时候,原来自己也不干净。可是,这篇文章这样的论证反而让人觉得是在为‘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做舆论反击,特别是那句‘种种不看细节暴露在世人、尤其是千万粉丝面前。伪善面具破碎、一身斯文扫地。’一句对薛蛮子个人人品是一个有力的重击。因为媒体报道说,薛蛮子嫖娼的地点在某小区,室内设施简陋,连空调都没有,而且薛蛮子有怪异的性癖好,有时同时嫖宿多名妓女。而且薛蛮子在镜头下承认嫖娼是在国外染上的恶习,回国后继续了这种不良习惯。这些细节的曝光无疑是给薛蛮子一顿奚落,笑话他嫖娼也不上档次。 如果论新华社这篇文章的文字水平,当然是国内一流的,但是,在薛蛮子身上找到出气口的同时,也暴露了官媒对自媒体抨击官员道德低下和贪污腐败深感不安。就如上海法院代院长催亚东所说,这一事件(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 “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借机攻击党和政府、攻击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攻击上海党政干部队伍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将网络上抨击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的网民列入了攻击党政干部的敌对势力。很明显,官媒对薛蛮子嫖娼事件连篇累牍的评论,就是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圣人,官员不是,公知也不是,谁都可能是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家伙,谁也别说别人。你要说别人就先管好自己。可是,这样的意思表述所换来的却是广大网民的质疑。 大多网民认为,虽然薛蛮子嫖娼违反法律,但如果说道“跌下神坛”,实在有些夸张,因为在大多数网民心目中,薛蛮子只是一个虚拟的网名,众多粉丝只是动动鼠标点击一下就算关注了,以后也不去真正关注他,他微博中的言论不过是博得网民一时兴趣;而谈到“伪善”,更是离谱,不管薛蛮子嫖不嫖娼,如果他做了善事,那就是善事,没做就没做,没什么真与伪之分,不能因为他嫖娼就否定他对大众做过的实事。那么,是不是说薛蛮子嫖娼就应该得到原谅呢?当然不能,根据法律规定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是觉得薛蛮子嫖娼事件没有官媒说的那么严重,他的行为在广大网民心中只是个道德问题,他并不代表所有的大V,也不代表某一群体,即使大V们都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但他们聚集粉丝的方法却各有不同,所以说“大V被拉下神坛”便是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如果要问,薛蛮子被抓,谁最高兴,那当然是雷政富、刘志军和上海集体嫖娼的法官们,以及某代院长同志了,因为攻击他们的敌对势力终于倒掉了。更让刘志军和上海集体嫖娼法官们欣慰的是,薛蛮子这老东西嫖娼也太不够档次了。大家都作为嫖客,人家刘志军玩的大多是演员,办事儿的场所也是豪华酒店和高级会所,人家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也是他人埋单,并且是在某机关指定的消费场所。相比之下,薛蛮子却在没有空调的出租屋和那些飘泊不定的,没有文化的妓女爱爱,而且还要自己付嫖资,和贪官相比,还真是天壤之别,也说明薛蛮子的嫖娼素质不高。官媒炮轰薛蛮子也告诉薛蛮子的粉丝们,一个连嫖娼都不上档次的人,何以值得你们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