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882|评论: 84

[相如·茶馆] 蓬安怪事一箩筐①——⑨全套转载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版主可以转载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⑨:县府新闻办的选择性失明

    避重就轻,误导舆情,是蓬安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关于网贴“蓬安县委书记花200万扶贫款保仕途平安”的情况说明》给人留下的印象....8月7日,蓬安县政府新闻办给新闻媒体和网络公开了一份这样的《情况说明》。

    《情况说明》承认雕塑所在的桐桷寨村属于连片开发扶贫村范围。从1998 年的大型系列报道《走进品山区》到2007年的《十年变迁看山区》,我跑了整整10年的贫困山区报道,比较了解国家扶贫政策。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国家扶贫办就要求扶贫资金打捆使用,实行整村推进,成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模式。《情况说明》称在桐桷寨村成片开发是将扶贫资金和旅游发展资金分别开来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么你们隐瞒了真相,要么你蓬安县不听国务院招呼乱决策、乱投资、乱花钱,正如老百姓所说:“袁书记真不把扶贫款当钱用”!

    不知为什么《情况说明》中故意回避了实名举报的帖子中这段重要内容——马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秘密:它是利用袁菱的亲叔子刘军承包的蓬安县扶贫项目——长梁乡新农村建设工程之机建起来的。刘军本姓龚,是袁菱到蓬安县任职后才改的名字,以便在承接工程时避人耳目。她老公龚力在袁菱当上县长后,也从西南石油学院辞职,来蓬安县做起了“占干股”的的无本生意。

     根据曝料提供的一部分情况证明,近几年蓬安县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无处不有袁菱的直接介入和她亲属的的影子。对于国家投资项目,袁菱通常是不经任何组织程序,个人拍板,一锤定音,说给谁做就给谁做,即使是政府部门有能力承担,她也毫无顾忌地交给私人去做;对于民营企业,她都是跟丈夫一起,直截了当地开口要钱要股份,对于“懂不起”的企业,休想在蓬安立足。因此,蓬安县民企老板如此形容她的贪婪:“人家担镪水过路她都要舀一瓢来喝”(镪水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化学液体)。本人入党37年,从未见过如此明目张胆的共产党员;我也做了34年新闻记者,从没见过如此肆无忌惮的县委书记。

    这些情况蓬安县政府新闻办你身在屋檐下选择性失明,我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县委书记直接掌控着全县大小官员的贬谪升迁,你们不可能在《情况说明》中向媒体和网络透露真相,再说,新闻办你们自己也许蒙在鼓里,看到的也只是“露出河面的那节竹竿”。

    假如袁菱真是爆料中的这样一位领导干部,我真不知道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反腐猛招面前你怎么过关?不要以为风水先生吹嘘的马回坝那雕塑“前有金钱似流水,后有高官做靠山”,可以“保你一马平川、仕途平安”的鬼话,难道你没看出那马半截身子入土,看不到马脚,也包含着你中年马失前蹄,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的寓意吗?

      但愿这是对雕塑的误读。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711244990

1.jpg
2.jpg
3.jpg

本帖最后由 笛弄晚风 于 2013-8-10 02:33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⑧:你们向记者隐瞒了什么?

8月7日
人民网和中国网相继刊发《重庆电视台记者邱朝举实名举报四川蓬安县委书记》和《蓬安县二百万建雕塑为保仕途还是为旅游建设》的报道。报道称:“蓬安县委宣传部表示,修建雕塑是当地乡党委和政府决定修建的,与县委书记本人的属相无关。记者联系到雕像所在地的蓬安县长梁乡党委书记和之进,他表示,雕像为乡政府为发展旅游所修,花费约几十万,没有挪用扶贫款。

请问:长梁乡党委、政府有什么权力决定这么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作为雕塑所在地的贫困村——长梁乡桐桷村,为什么县委、县政府不执行上级“实行项目打捆实施、资金打捆投入”的“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开发要求?

既然建雕塑是县财政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而不是扶贫款,请问动用财政资金新建如此规模的大型项目,经过立项、评估、论证、审批和审计这些环节没有?谁签批同意的?请蓬安县人民政府如实公开每个环节的政府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可以吗?

我知道在法庭上不管是证人还是法官,均有一个回避制度,以保证公允。而这个长梁乡党委书记和之进,是袁菱当蓬安县长时的秘书,据爆袁菱小叔子刘军的名字,就是袁菱叫他去县公安局给他办的假身份证,以便他在蓬安做工程不至于引起人们怀疑。据说长梁乡前任书记刘华明在运作刘军承包新农村建设项目有功,所以,仅有6年工龄的刘华明被袁菱提议调入蓬安县水务局任局长。为保证项目在刘华明走后不出问题,袁菱让秘书和之进去接替刘华明任长梁乡任党委书记。

这种身份和这种背景的长梁乡党委书记和之进,怎么可能恩将仇报背叛主子给人民网记者讲实话?人民网记者又怎么可能凭一个电话就了解到实情和真相?

当了30多年新闻记者,早就悟出一个道理:虽然我们一直在追寻事实真相,但真相就像那插在河中的竹竿,我们看到的只是露出河面那部分,到底竹竿插得多深我们难以知道。而要摸清真相须得凭借手段,比如把竹竿拔起来或者扎猛子到河里去。如果一个电话你就可以弄准事实,还要“福尔摩斯”干什么?

关于“蓬安县共产党员”在邮件中反映的问题,我只公开了其中的一部分,至于用人问题,一权独大问题等等,属于工作水平和工作方法问题没有披露。至于这部分线索真伪如何,要靠个人的力量去弄清楚真相显然是在苛求,非上级(绝非蓬安县的)纪检监察部门或检察机关立案调查不可,这就是我前文说的要弄清真相须得凭借的“手段”。
据爆:前些年,年轻有为的袁菱,曾深得原四川省纪委一位男性领导的赏识,不排除他此时挺身而出,为她撑起保护伞保她暂时过关,不依靠上级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这种“手段”,岂不又放过一只比老虎还大的苍蝇?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⑦:袁菱在操作项目上的瞒天过海术

     蓬安汽车站“退城入园”项目的操作手法跟前面提到的“赛克斯首府”的地产项目极为相似:蓬安县政府在周河路侧边为蓬安新汽车站划了60多亩土地,车站虽交了土地款,但所交土地款在袁菱的指示下,又通过财政返了回去。县政府为其征地,仅拆迁就支出了1000多万元。原在县城的汽车站土地本应由县政府收回,县但政府却没有收回。

  蓬安县老汽车站近20亩土地,蓬安汽车站自己不开发,却以1700多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南部县的金老板。去年下半年,金老板以4700多万元卖给了蓬安人黎七林、何玉林等人。金老板这一进一出,就轻而易举地捞到了3000万元的真金白银,而本该由政府得到的这千万巨资,就这样白白地落入了私人的腰包。

     至于袁菱瞒天过海、违规操作得了多少好处不得而知,但根据袁菱在蓬安县大小项目中权力寻租的的惯例判断,如果个人没有利益,她是不会如此煞费苦心如此卖力的。袁书记,你敢说在操作蓬安汽车站“退城入园”项目中,你是那么廉洁,那么干净的吗?


    本贴原址:http://blog.sina.com.cn/u/1711244990
本帖最后由 笛弄晚风 于 2013-8-10 02:52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⑥:看县委书记袁菱在房地产项目中怎样捞金?

     继续披露“蓬安县共产党员”在给我的邮件中反映的县委书记袁菱在 “赛克斯首府”这个房产项目上玩权于股掌之中,大肆捞金的面目:

    “赛克斯首府”这个房产项目所在地是民营企业“海峡丝绸(原蓬安县丝厂)。蓬安县实行“退城入园”后,蓬安县政府在舒河工业园区划地给“海峡丝绸”另建,原址本应由政府收回开发。但时任县长袁菱利用2011年换届、县委书记空档之机,在未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也未经过县长办公会研究的情况下,就以县长名义,与“海峡丝绸”签订“退城入园”协议,擅自决定将本应由政府收回的土地,仍由“海霞丝绸”作房地产开发。

   按政策规定,工业用地改为商住用地,必须缴纳土地出让金。“海峡丝绸”向蓬安县政府缴纳了大约1500万元的出让金。可是,袁菱又以“支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名义,下令蓬安县财政局,违规将70%大约1000万元返还给了“海霞丝绸”。“海峡丝绸”在该地块开发名为“赛克斯首府”的地产项目。

   为何袁菱在“赛克斯首府”的地产项目如此卖力地违规操作?有人透露,是因为袁菱在““赛克斯首府”的地产项目占有30%的干股。为了掌握“赛克斯首府”地产项目的经营情况,以便提取非法利润,袁菱将亲妹夫李强安排进该项目做会计。

   还要指出的说明一点:国家规定:商品房封顶以后才能预售,但“赛克斯首府”至今未能开工,却从2011年下半年就开始出售,因职能部门都知道这是袁菱参股的项目,无人敢去过问。

   本贴原址:http://blog.sina.com.cn/u/1711244990
本帖最后由 笛弄晚风 于 2013-8-10 02:54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⑤:“滨江首座”交易黑幕,请袁菱拿话来说
    继续披露“蓬安县共产党员”发给我的邮件:看蓬安县委书记袁菱是怎样通过权力寻租,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的?
   “滨江首座”这个项目的土地,是原蓬安县恒基水泥制品厂王东的,该厂“退城入园”(退出城区,进入工业园区)后,由于土地变性过不了袁菱这关,王东知道蓬安藤编厂老板王志伟和袁菱私交甚好的消息后,就将该地块卖给了王志伟。于是,王志伟通过袁菱打招呼,很快完成了土地变性和该项目在县规划委员会的审批。
   “滨江首座”建好后,该地段按蓬安县的市场价不过2500元左右。但袁菱利用“政府采购”名义,令蓬安县财政局以每平方米3380元的价格(高于市场价900元)将“滨江首座”项目的全部(共230套)房屋收购,改为廉租房。
    在收购过程中,袁菱可谓是煞费苦心。房屋收购公告后无人报名,袁菱就通过县财政局分管采购工作的副局长张通江,由张通江出面叫“赛克斯”老板刘武平、张道伟,“相如之心”老板郑兴国去报名,并在县城某餐馆,由蓬安县财政局副局长张通江召集上述两家公司的老板刘武平、张道伟,郑兴国、王志伟等人研究报名竞标事宜。
    张通江叫刘武平、张道伟,郑兴国帮王志伟竞标,故意抬高房价。结果,王志伟最终以每平米3380元中标(标的基价3400元,只降了20元)。
    “滨江首座”项目一共有4个合伙人:王志伟占股份25%、王东占25%、李兴文(原蓬安县信用联社副主任)占20%、杜明占30%(杜明实际上的挂名,这30%股份的实际拥有人是袁菱)。
    另,王志伟为了表明自己与袁菱特殊的关系,曾说“袁菱在成都购了房,她家里的红木家具就是我送的”;还说“每年藤编厂要给袁菱分红近50万元”。蓬安很多人都知道王志伟还在蓬安收购了很多乌沉木送给袁菱。
    对以上事实,请四川和南充两级纪检、检察机关查证,也请蓬安县委书记袁菱拿话来说。


本帖最后由 笛弄晚风 于 2013-8-10 02:56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④:违规招标背后总有县委书记袁菱的影子
      根据《招标投标法》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规定:凡“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中,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均应招标。
     署名“蓬安县共产党员”日前给我的邮件中,指出以下两个工程均属违规。违规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而违规背后,总有县委书记袁菱的影子。
     比如:蓬安县水务局清溪河马祖庙改河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系2012年6月由蓬安人傅俊涛手下一个姓魏的人承建的,并在当年就完成改河土石方开挖。但该工程2013年5月份才招标,出现了先施工、先竣工,后招标的怪相。而中标者是袁菱老公的亲弟弟刘军挂靠的企业中的标。
    再如:蓬安县新汽车站后面农民还建房的土石方工程(投资金额不详),也未经招标,由袁菱指令阆中人孙洪承包,后又转给了本地人黎小林,刘晓东做的。
  
本帖最后由 笛弄晚风 于 2013-8-10 02:57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③:奇怪的云南牌照的小轿车

“蓬安县共产党员”在日前发给我的邮件中,我注意在舒河工业园区公路大桥返修现场停着的一台灰色三菱轿车:云LYM456,通过云南的朋友查询,车籍档案上的资料显示是:该牌于2009年上牌,车型为“东南得利卡”,并非三菱轿车;而且车籍档案上注明“牌证丢失”。该车车主叫梁永明,住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幸福路15号。
    再经检索,梁永明的身份证登记住址在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惠风巷21号1幢3单元5层3号(蓬安县委书记袁菱也是顺庆区人)。
     这就令人生奇:为什么“云LYM456”牌照的“东南得利卡”,变成了三菱小轿车?车主梁永明跟开“三菱”轿车的是不是同一人?帮忙查询资料的朋友也犯了糊涂:这事只有梁永明本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②:大桥通车3个月就塌陷背后有隐情
   7月15日四川麻辣社区蓬安论坛上有个帖子说:“203省道蓬安河舒工业园区大道一座2013年春节才通车的大桥,如今才5个月大桥两头塌陷了”。作者还配发了大桥施工期间的照片,证明“当初负责修桥单位,是用修建金子塔的最原始的办法修建”,也就是说,大桥根本没打桩挖坑,,而是偷工减料,直接在河岸泥土上修筑而成。
    署名为“蓬安县共产党员”的人在给我的邮件中,则提供了现在正在返工修复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舒河工业园区位于蓬安县到南充的主干道上。这条主干道中的一段和一座50米长的桥梁,是县委书记袁菱在四川广安交警队工作的妹夫,以广安公路局的名义来承建的,工程总造价1000多万元。但由于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该桥今年三月通车,不到三个月就成为危桥,路面沉陷,不得不封闭半幅进行加固施工。
    线索真实否?恐怕要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才弄得清楚了。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①:县委书记花200万扶贫款建雕塑保升官发财仕途平安
这是署名为“蓬安县共产党员”近日给我发来的邮件,根据内容判断,真实性比较可靠,故转发于此。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发表于 2013-8-10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屋秋歌"谁呀,县内高层人士才可能掌握得这么详实,致命一击,够狠.官场斗争太激烈了.

发表于 2013-8-10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天降大礼包呀?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取消了我的编辑功能?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怪事一箩筐”均转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11244990,关偶球事啊,怎成了偶的呢?这不是躺着中枪吗?茅屋秋歌就是实名举报的重庆电视台记者邱朝举的马甲,全国网站都报道了,各位有兴趣这尽管去搜,偶是在外省打工的蓬安人。乡亲们,别把污水朝偶身上泼好不好?伤不起呀伤不起呀~~~~



发表于 2013-8-10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邱朝举博客在哪

发表于 2013-8-10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郎个多的怪事

发表于 2013-8-10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背时了,

发表于 2013-8-1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真是神马失前蹄啊:lol:lol

发表于 2013-8-1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是不是有人要故意装袁菱的怪哟,一个女的有那么凶吗?看长相不是个贪官

发表于 2013-8-1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屋秋歌是邱朝举,那邱朝举和蓬安什么人有联系,给我毛起查,重点查两种人,一是袁菱的竞争者,搞掉袁菱他有可能上的,二是被袁菱阻断仕途,或被袁菱剥夺巨大经济利益的.动用公检法/纪委/监察/网警/城管/信访/纠察/打狗办/射精办/防洪办,给我查,格老子的,你以为女人好欺负是吧! 本帖最后由 鲁不迅 于 2013-8-10 11:16 编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