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00|评论: 20

[原创·贴图] 老家的筲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b.jpeg

psb(1).jpeg

psb(2).jpeg

网上真是啥东西都可以找到,连筲箕这样的东西居然都可以找到图片来。
筲箕,算是用普通话叫的名儿了。其实在乡下,我们一直都叫它捞箕,要是按我们老家的方言,就应该喊成捞织(laozhi)了。
这东西,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有的,从小就看惯了它,现在看来算是最有乡土味道的物件了。
筲箕是厨房用的工具,主要用于盛米沥饭,当然平时也是装菜用的了。基本上每家的灶屋里都有这样大大小小好几个筲箕。至少要有一个专门用来沥饭,一个用来淘菜装菜。
我们家的捞箕,那时都是父亲亲手编的,乡村人户,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好几棚竹子,都是那种又高又茂密的慈竹。慈竹的篾条不但韧劲结实,并且篾条也容易划得细长。家里的筲箕,箩筐,背篼,都是父亲一手一脚编出来的。每年九十月份秋雨连绵的时候,那时也没有什么忙的农活了,父亲就砍两根端直的竹子下来,剔掉枝叶,削破竹筒,熟练地划出很多粗细匀长的篾条来。父亲做这些手工的蔑器活路,很是熟练麻溜,一个上午,或者半个下午,就很快把筲箕背篓编好了。家里用的这些东西,都是父亲这样亲手编出来的,但父亲编的这些蔑货,从来都没有拿到街上去卖过。
我们那里很多人都会编这样的筲箕卖,那时的乡村经济很困难,只有靠闲时编些这样的筲箕蔑货去街上卖些钱回来补贴家用。印象中,那时邻村卖筲箕的人很多,有好几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卖筲箕蔑货的。
但到了城里之后,筲箕这些乡下的玩意儿就慢慢很少再用了,虽然煮饭也经常要用到筲箕之类的东西来沥米饭,但现在厨房里都是用金属做的筲箕了,既美观又方便实用。
但小城的街上,还是常可以看见老家那些编制的竹筲箕卖。东门口的盐市街就是卖筲箕竹器的地方。每当当场的时候,就可以看见那些熟悉的筲箕,背篓摆在地上,等着人们去买。但城里的人都会嫌它土,很少再有人卖这样的东西了,所以很多时候,这些东西最后都是被乡下的人户买走了。
有天,我在这群卖筲箕的乡下人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老人,那是我同学的父亲,二一年出身的老人,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还在当村里的支部书记。现在老了,一天还在编筲箕卖。
我一直还认得他,只是隔了这么多年,他已经未必认得我了,再说每次经过那里的时候,我只是心里在和这个来自老家的人打着招呼,而表面上我却依然装着毫不认识的样子,径直走开了。
一个穿得又脏又旧的乡下老头,随随便便地坐在街口的地上卖城里人根本就打心眼里就瞧不起的筲箕,我知道,这是我的面子思想在不想我去和他认识,打打招呼。
我觉得当时我心里就是这样真实的想法。我装着不认识他,那是故意的。我怕在街上去和一个邋遢的老头打招呼,会很尴尬不自然。所以,每次我都这样故意装着不认识一样,就从他的身边走过了。其实他的儿子,现在都和我是很好的朋友。
人怎么会有这样虚伪的面子思想呢?
想想自己也是乡村长大的,那时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编制筲箕这样的蔑器,只是他从来没有拿到城里来卖过而已。要是现在我的父亲也因为钱的缘故,跑到街上来卖筲箕无意被我这样遇见,我又会怎么样呢?
我确定,我不会落荒而逃。我可能会觉得有些羞愧,甚至在喊他和他一起的时候,也会觉得有些脸红的不自然,甚至说话的语气都不是那样高亢坦然,但我一定会走过去帮我父亲,甚至以后会尽量拿钱给他用,不让他再这样出来卖筲箕了。
前两天,在经过文化宫吃凉面的时候,又遇到我们老家那边来卖筲箕的人,这个人我不是很熟,至少我真的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只是知道他那时每次回家都会经过我家门前的那条小路,我也知道他的弟弟,和我曾经一起读过初中,我好像还到他家里去过一回,很大一个院子,很多竹子,他们家都是靠编筲箕卖的,他们家很穷,几个儿子兄弟也多,老院子很旧也很脏。
乡村的岁月象一条漫长而浑浊的河流一样,将他的脸上冲刷得更加困窘憔悴。但那张脸,还是熟悉可辩的,看到他就好像隐约看到了我的那个初中同学,当时我正在和一个穿戴得很有品味的朋友一起吃着营山的特色凉面,一边正在和文化宫那家传说凉面味道最好的老板一起讨论碗里的凉面味道怎样,一边闲话聊着中美日三国围绕钓鱼岛而展开的军演之类的爱国话题时,就听见身边有一个熟悉的乡音在问凉面老板要不要买筲箕。
那熟悉的乡音,好像就是刚刚从我老家的文家桥下面流淌的那条小河里捞出来的一样熟悉,有着浓浓的茶盘腔卷舌音味道,是那样的熟耳亲切,马上就让我想起我久违的老家味道来,我忍不住抬眼看了一下,在我身边一米远处的地方,有一个乡下的汉子挑了一挑的筲箕,在问凉面老板。那是刚刚编制出来的筲箕,大大小小,乖乖巧巧地挂在扁挑的两端。他的筲箕编制得很好,四周都修了精致的细边,比我父亲那时编的筲箕要圆润乖巧得多。我忍不住仔细看那人的脸,原来竟然是我那个初中同学的哥哥,他的目光无意中也遇到我的目光,只是我早已匆匆认出了他,但我马上就装着不认识的样子,顺势低下头来,继续和我的朋友旁若不识地吃着凉面,品说着入口的凉面味道。那时,我觉得他一定也认出了我,或许还准备和我打招呼,可他没有想到,如今到了城里的我会变成这样。
我继续吃我的凉面,继续和我体面的朋友说着凉面和凉面以为的国家大事。可我不怎么的,分明在那一刻觉得今天的凉面再没有以前想象的那样好吃了,总觉得里面刚才是不是自己不小心放多了酸醋一样,有种说不出来比醋更酸的味道来,让我觉得有些哽噎难吃了。
我像做了贼一样心虚,忙掏了钱,便和朋友离开了那里。但我一直都觉得我的背后有双老家的眼睛在死死地盯着我不放,也许他在最后确定,那个人到底是不是我?他到底还是不是那个从文家桥出来的老家的孩子?他那种地的父亲是不是也曾经这样一年四季编制过这样的筲箕?
我知道,这是我心里隐藏的那种虚荣在作怪。
也许他回去之后,会轻蔑地和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同学说起这件事情,甚至还会和更多我们老家的人说起今天的我,那么,我相信所有文家桥的人,也许都会不屑地对我曾经在那条洗过澡的河里口吐泡沫。
我知道,这就是老家最瞧不起的那种忘本的人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7-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树人的笔风

发表于 2013-7-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挨打的是筲箕,....楼主见到筲箕就想起了老家,见到老家人只是握手招呼感觉有些难,面子作用!父老乡亲是最可敬,楼主应该面对,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老人家!

发表于 2013-7-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山光头佬 发表于 2013-7-8 16:42
周树人的笔风

同感!

发表于 2013-7-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忘了故乡的人!莫忘了故乡的好! 本帖最后由 逆风飞扬@ 于 2013-7-8 18:28 编辑

发表于 2013-7-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树人的笔风

发表于 2013-7-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把自己虚荣的心思写出来并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一个真诚而又有勇气的人,不惭愧。

发表于 2013-7-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那里方言叫“烧鸡”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7-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好,仔细拜读了

发表于 2013-7-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喻户晓的厨具。文章值得拜读。

发表于 2013-7-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云之作,己阅。

发表于 2013-7-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老家是否是新民葛麻山那边的,我知道那边以前很多人做这些蔑货

发表于 2013-7-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这世间的虚荣何其多,楼主深刻的剖析自我,这是营山论坛里少有的文字,你我皆凡人,虚荣心人人都有,夜深人静再读这些文字,还是有点心酸的感慨!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7-9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成蕉叶文犹绿

发表于 2013-7-9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7-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貌似 以后会不会没有人会了

发表于 2013-7-1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贱哥!遭啦,打错字啦!;P

发表于 2013-7-1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不吃饭。叫发饭疯。大人就说把筲箕 盖在头上敲。。。。嘿嘿,。很搞笑的。

发表于 2013-7-1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7-17 00:4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见求不得的就是你这种型的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