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15日刊登消息表示,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报道的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消息,立即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员赴现场进行督查。
消息称《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有明确的标准。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采购空心胶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附: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名单
“胶囊里的秘密”之外的秘密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称,在新昌县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大量的白袋子明胶通过地下链条暗中销售和使用已是公开的秘密。(4月15日央视)
“胶囊里的秘密”,让我们瞠目结舌,愤怒与无奈。胶囊里装的药是治病的,胶囊却是可以致病的,这是何等怪哉与丑陋。这不是负负得正,也不能算是零和游戏,而是一种伦理底线的放逐与沉沦,“道德的血液”在这里,已经渐次干涸,露出了苍白的底色。
工业明胶是禁止用作食品药品原料的,如今异化成为工业明胶做胶囊的潜规则、公开的秘密。问题还在于,“胶囊里的秘密”,难道仅仅局限于胶囊吗?这也正是我们更加担心的。工业明胶既然可以明目张胆地用在胶囊上,又有什么理由不敢用在老酸奶、果冻和其他食品上?
对“胶囊里的秘密”,在借助媒体曝光同时,有关监管部门应不遗余力,将其铲除殆尽。而对于诸如工业明胶之类,还可以追溯与扩大监测范围,看是否还有其他危害途径与方式。生活在一个免于“食品和药品恐惧”的环境,是公众应享的权利与尊严,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容忍那么多的“秘密”来荼毒。(东北新闻网)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