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原创:青藏高原行散记之二.圣城拉萨(图片) [复制链接]

2013-04-30 00:42

浏览:1359 回复:1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00:48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00:48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00:49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00:49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00:49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00:50

青藏高原行散记

------圣城拉萨

蒋志聪(吉乃)



2012年10月9下午到拉萨,随便在住地附近慢步了一阵,当晚尊从导游的明示没有洗澡,为的是怕感冒诱发高原反应。10日在拉萨市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主要是适应高原的环境。----题记

《青藏高原行散记--坐着火车去拉萨》一文发表在博客《彝族人家》和《文昌文艺》上后,读者反应良好,且当时我向编辑部承诺还有后续文章,但今天收到沙马主编的交稿电话时才想到近期由于工作太忙而没有最后写出。此时的夜已很深,前期的春日气息被一场寒潮带走,阳糯雪山披上了雪衣。此时我在炉火边对着电脑屏幕凝思,我如何描述拉萨这座圣城呢?此刻的我有些寥寂,外面的春雨在唤醒着干渴了一冬的大地。

拉萨和西昌都是有“日光城”美誉的地方,但拉萨的空气通透而明亮,早晨的阳光强烈而温暖,走在大街上不得不戴上墨镜。拉萨高楼寥寥无几,但一样不缺少现代化的气息。作为西藏的政治中心,拉萨宏伟的宫殿,宽阔的大街和广场都不差。拉萨比想象中要大得多,方圆几十里都是城区,街道干净整洁,市内还保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树,使这颗雪域明珠显得古老而又年轻。

拉萨作为藏族文化的圣地,有无数的信徒拨着念珠,转着经筒,烈日下心无旁骛地磕着等身长头来朝拜。听说,自从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每一个藏民,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条件下都要来拉萨朝圣至少一次。有的从家便磕着等身长头,用身体丈量天地,历尽数载,满脸沧桑地来到拉萨后,收获的是无限的快乐和灵魂的升华。佛家常说放下才能快乐,只有像他们这样放下身段,放下脸面,放下所有才能快乐。在来拉萨的火车上,我看到无数的信徒在用身长丈量大地,亲吻着黄土向拉萨行进。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我为他们有如此强烈的信仰而震撼。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是伟大的,而他们的民族文化更是灿烂的。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4/u43462858_13e7a8bf8d8g86_blog.jpg

布达拉宫前的树林



拉萨的吃以川菜、藏餐、尼泊尔餐为主。走在拉萨街头,除了藏民、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人员、游客,恐怕看到最多的就是四川人。我们一行人的导游、司机都是四川人,让人感觉川人似乎已经反客为主。自然,川菜在拉萨也就最为流行,这也迎合了我们一行四川人的口味。而以藏牦牛肉、牦牛奶、青稞等为主的藏餐我们是吃不惯的,尼泊尔餐是看都没有看。

来到拉萨,不得不说布达拉宫,这是拉萨的心脏。尽管布达拉宫的身影在各种传媒中早已屡见不鲜,但只有亲身来到他面前,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气魄和宏伟。布达拉宫海拔 3700 多米,依红山而建。“布达拉”是普陀罗的译音,即菩萨住的宫殿,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白宫则是达赖喇嘛的冬宫,是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当然,如今的布达拉宫只是一幢宗教场所了。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4/u43462858_13e7a8c91eag2_blog.jpg

拉宫


来到布达拉宫,列队欢迎你的是一片拉萨少有的森林,因为少而特别让人感受到享受氧吧的韵味。布达拉宫的美在于其高耸的气势、敦实的身躯、淳朴的外表、鲜艳而不华丽的色彩,在于它与山体的和谐统一,如同从山体中长出,如此的浑然天成让人为之折服。参观布达拉宫的人都必须接受安检,安检如同上飞机一般,不准拍照和摄像,监控摄像头很多,这样对游客是一种安全保障。每名游客都从山脚下顺着Z字型的石板路爬升,虽然不算高、远,但只有慢慢走,因为只要稍微加速因海拔较高缺氧而喘不过气来。来到布达拉宫,你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遍地金银珠宝,里面的奇珍异宝多得数不过来,宫内最多的金属是黄金,被我们的美女导游戏称为“宫内最廉价的金属”。最深刻的印象是房间多,神灵多。我进过无数的寺庙,只有在藏区的寺庙中才能感受到什么是信任、什么是自愿。乐做佛事的朋友可以放入一张百元大钞,自己找补,就是你找补九十九元九都没有人会说你。当然,你最好提前多准备一些零钱,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布达拉宫,这座被人称为建筑学奇迹的高原宫殿,早已经成为了西藏华丽的象征。而它原本的用途,正是政教合一的西藏领袖达赖喇嘛生前的行宫和死后的祭坛。长明的酥油灯衬托着肃杀的气氛,在惊叹于宫内收藏的几千件无价之宝之余,我却分明感觉到一种宗教的力量。拉萨古老的建筑主体主要用一种特有的粘土修筑,这种粘土原本酥松脆弱,经过人为的夯实后便牢不可摧,令人感兴趣的是藏民们在夯实的过程中舞蹈般的劳动形势。难得的是我们一行人从布达拉宫后门走出时刚好下起了雨,在我们为没有准备雨具而感到无所适从时雨却停了,前后不过5分钟。导游的一番话让我们的心里更是乐滋滋的。她说:“拉萨的白天难得有阵雨,你们的运气真好。”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16/u43462858_13e7a9719ebg85_blog.jpg

布达拉宫


来到拉萨,只参观布达拉宫而没有去大昭寺会让你终生遗憾。因为布达拉宫是拉萨的心脏,而大昭寺则是拉萨的灵魂。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是经堂,距今已有 1350 年的历史,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至今仍然是整个藏区地位崇高的中心寺。大昭寺集藏,汉,尼泊尔建筑风格为一体,金顶,红墙,在蓝天下绚烂无比。寺内至今供奉着文成公主从洛阳白马寺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佛祖释迦牟尼生前亲自开光的佛像之一。寺内还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塑像。据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她提议并选址修建的大昭寺为拉萨带来了繁荣。听说只有亲眼见到这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朝圣才算圆满了。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并以大昭寺为中心建成了八廓街。

大昭寺进香和转经的人流不断,有的人还是三步一磕头,人人都是一脸的庄严和虔诚。人们边走边摇着转经筒。寺门口有人在磕着长头,五体投地的跪拜,好多人都用与人等长的垫子垫在石板上跪拜,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一丝不苟,双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到胸时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伸直平放在地上,划地后站起,动作规范地站起伏下,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累。大昭寺前的青石板已被人磨光,有的地方磨出了深深的槽。有很多人在此面对我们好奇的眼神和“长枪短炮”,显得十分虔诚和淡然。我想,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十分平静和坦然的,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信仰,相信能来此跪拜,灵魂将得到升华。广场上有两根很高的柱子,被经幡包裹着,直逼云天。我看到藏族同胞把头靠在其中一根柱子上,嘴里念叨着什么。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7/u43462858_13e7a8edea5g85_blog.jpg

布达拉宫


在虔诚的人群中,我请教了一位中年藏族妇女。她汉语说得很好,向我介绍了磕长头的原由和过程。她告诉我:“一般一次磕长头的朝拜要磕11万1千1百11个头,而且一旦开始就不得中断,就是下雨下雪也要来,但可以少磕,以后再补上,如果中断了,那么,以前磕过的头全部作废”。我问她,那要磕多长时间。她回答说:“一天要磕2000个,一般要历时两个月。”我不禁愕然,每天2000个全身伏地的磕头,那真是挑战人类体能的极限了。三步一个等身长头,不惧艰难困苦,历经数月乃至数年来到拉萨,用身体和对佛的虔诚之心丈量着朝拜的路,用生命架设着通往“成佛升天”的桥梁。她说:“一辈子能有一次此类壮举,也算是一生中最大的幸事,并以此为荣。过去,一般穷人是沿路靠乞讨和别人的布施,人们对磕长头的人是很尊重的。由于条件艰苦,不少人死在朝拜的路上。现在好了,一个磕长头的后面一般都跟着他的家人、亲友,作后勤保障。朝拜路上,头天磕到哪儿,做一记号,次日一早再走到那儿开始。碰到河流和一些不能磕头的地方,也要目测一下距离,还得补磕。他们是认真的,绝不会弄虚作假。”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19/u43462858_13e7a99cc9eg86_blog.jpg匍伏等身长头的信徒


八角街,是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缩影,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还有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摊点和围绕在四周的众多古建筑。古建筑中暗藏着众多文物古迹,它们述说着拉萨的历史。八角街,不仅是一条转经道,也是购买藏式物品的场所,集中了琳琅满目的藏式旅游商品。要记住,你虽然身在圣地,如想购买一些藏式旅游商品回来分送亲朋好友,要学会砍价且要下狠心砍,否则宰你没商量。

拉萨的夜景十分美丽。通过安检进入广场,那儿早有很多“长枪短炮”在忙碌,我加入他们的队伍,从很多角度拍摄了美丽而辉煌的布达拉宫夜景。

我想,去拉萨的人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朝圣,一种是旅游。朝圣的人“五体投地”,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家当都奉献到这个圣城的每一砖每一瓦中以期得到灵魂的升华;旅游的人“长枪短炮”,对此处的风景和人文有着令人神往的好奇心,百无禁忌而又贪婪地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如果你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去高原看看,不用懂什么摄影技术你就能拍摄出精彩无限的风光大片,因为高原的空气太通透,高原的水太清澈,高原的天太蓝,后期根本不用“PS”。到了高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天高云淡,什么是广阔的天地,什么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在人文摄影中,你更能拍摄到淳朴而原生态的藏民生活,你看到的将是你在很多传媒中没有看到过的。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9/u43462858_13e7a900ab5g85_blog.jpg

月色下的布达拉宫


来到拉萨,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拍下一张拉萨火车站的照片,因为我正准备拍下拉萨站作为纪念时,冲过来一名武警战士,对正准备拍照的我们说:“喂,这里不准拍照!”拉萨火车站没有检票的列车员,只有检查和记录身份证的武警战士。不过,你要问我,拉萨最神奇的是什么?那就是无处不在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武警战士和警察同志们;还有就是布拉达宫,确实不到眼前真的不能感受到它的巍峨宏伟。这座历经岁月洗礼和权力更迭的宫殿,犹如一个坚毅的老人一般伫立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到了拉萨,才能感觉到西藏散发出来的神秘和恢弘。

拉萨是以浓厚的宗教气氛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而闻名于世的。拉萨的神秘是由于她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阻碍了外界与西藏的交流;也正是由于地理上进入的艰难和西藏宗教的神秘,再加上外人的不了解才使得西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棉纱。青藏铁路这条“天路”的开通才使我等平民百姓有条件能来到拉萨,一睹圣城的真容与芳容。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29/23/6/u43462858_13e7a8de182g86_blog.jpg

布达拉宫夜景


拉萨真的很神秘,很多事情都不是你看一眼或去一次就能了解的,在这儿,神、佛、人、鬼融合到了一起。西藏人对佛的虔诚是令人敬佩的。从另一方面讲,也能看出宗教对人的精神、思想的影响有着多么巨大的威慑力。佛教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在拉萨深入人心。

拉萨,是一座与天堂最近的城市,是凡人领悟神灵的圣地。我有火一样的愿望,与高原的风一起飞翔,飞向圣城拉萨。清冷的春雨让我心血不休止的跳荡、奔涌着、遐想这难忘的夜幕,让我和着春风,歌唱这个神奇的地方--圣城拉萨。

2013年3月27日深夜于寒室


注:《圣城拉萨》发表在2013年《文昌文艺》第二期上!


扩展阅读:中国诗文网文集吉乃《梦幻人生》雨夜诗语〖彝族人家〗蒋志聪(吉乃)远古的秋思


须睛日

发表于 2013-4-30 12:01

拍的真不错 文章写的太好了 顶哈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13:37

须睛日 发表于 2013-4-30 1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拍的真不错 文章写的太好了 顶哈

谢谢支持!五一快乐!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21:15

五一快乐!

吉乃

发表于 2013-4-30 21:16

晚上好!

章戈达瓦

发表于 2013-5-1 11:16

浏览欣赏!五一快乐!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