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教师群捐助“陪读妈妈”
——演绎人间真爱公告
女儿身患疾病,无法站立行走。母亲没有因此放弃她,为了让女儿学到更多的知识,每天坚持推着轮椅送女儿上学,陪着她一起读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最伟大的母爱。 一路走来,两年过去了,尽管她身体落下了许多病痛,但她在世人眼中却留下了另一幅图景——即使苦难,也压不垮她的精神的脊梁。 为弘扬内江教师群的救贫救困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特邀约您和我们一起来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也许您经济条件还不宽裕,也许您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到现场去捐助。为了让世间处处充满爱,让我们尽一点微薄之力,来演绎人间真情!特倡议有爱心的群友来共同开展此活动!
【捐款原则】自愿捐助,群友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捐助,捐款数额不限! 【捐款途径】愿意捐款的群友请在群里跟帖,打款方式, 中国建行银行, 户名:李正奎 , 卡号:6227 0036 4200 0145 275
现金也可面交给教师群管理员:
上下五千年 15828732233
九小明明:15196742126
西中奎哥:13730768087
笑谈人生:13568003360
白马小学来生缘:15351378878
【监督形式】群友每汇入一笔款项,我们将以最快时间在群邮件公布,管理员每收到一笔款项,将以最快的方式在群邮件公示。教师群捐款总额将在 5月11号圣水寺的大型慈善晚会上派代表面交给“陪读妈妈”。
【特别说明】本活动本着自愿原则捐助,无摊派性质,捐助后也无回报,重在奉献,在今后教师群组织的活动中将优先考虑!
【附相关资料】
内江“陪读妈妈”
她叫牟秀珍,家住内江市威远县黄荆沟镇,抱着的是她十岁女儿曾美俐,2010年被诊断为“双侧骨头缺血性坏死”,不能站立行走,从那时起,黄荆沟镇的中心小学,开始出现一位“陪读妈妈”,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们一起上学,上课,放学...... 曾美俐10岁,家住内江威远县黄荆沟镇营门口居委会13组,就读于黄荆沟镇中心校4年级2班,父母离异,家中三姐妹,姐姐读高中,还有一位2岁的妹妹。母亲牟秀珍38岁,无业,长年外出打工。 2010年9月10日,母亲发现曾美俐一瘸一拐的,在母亲的细问下,女儿只说脚痛,母亲以为是缺钙。带她到医院检查,初步断定为“双侧骨头缺血性坏死”。第一次听说这种病,母亲顿时懵了,伤心难过,无计可施。 为了确认病情,妈妈带曾美俐几次到成都检查,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曾美俐不能参加体育,不能行走,不能锻炼,最后,妈妈只能留在家中照顾曾美俐。现在全家无任何经济收入,靠低保维持生活。 曾美俐的父亲得知病情后也难以置信,再次到多家医院复查病情。最后共花了4万多元。高额花费让父母只能放弃治疗,回家靠药物治疗,做一些辅助治疗。 曾美俐患病后,牟秀珍就每天推着轮椅送美俐上学,但美俐上学的路上一直是上坡,短短的一段路程要推着走40分钟。很多时候,同学们都帮助“陪读妈妈”推着美俐上学。 美俐在教室认真学习。老实说,患病前美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患病后成绩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刻苦学习的习惯。 每次上体育课时是美俐最难过时,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其他孩子一样走路,像其他同学一样蹦蹦跳跳,陪妈妈一起走路。每天早上8点,牟秀珍先用轮椅把女儿推到学校;下午3点,再推着轮椅带女儿回家。因为小美俐课间要上厕所,要吃午饭,所以不能离她太远,很多时候牟秀珍就静静的站在教室外面陪着女儿上课。牟秀珍家中还有2岁的小女儿和多病的父母要照顾,有时候一天要从家里和学校间往返十次。每次遇到家里有事的时候,只能麻烦老师和同学照顾了。放学后,牟秀珍推着女儿回家。 “陪读妈妈”的感人故事已经在镇上传开,很多热心的市民都来帮忙。家里两间破旧的房屋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唯一像样的家具就是一张破旧的沙发,一台别人送的小电视机,为了给美俐治病,家里已欠下3万多元,目前孩子还小,是最佳的治疗时间,但需要花几十万到北京治疗,这是一家人不可想象的数字。牟秀珍说,为了让女儿上学,她什么都愿意做,如果女儿的病治不好,她会一直陪下去......
2012年3月27日应华西都市报邀请前往内江威远黄荆沟镇中心学校拍摄采访,《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国妇女》英文版、《腾讯视觉周刊》、《华西城市读本》以及国内《民主与法制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网站
01、 每天早上“陪读妈妈”牟秀珍用轮椅把女儿推到两里多路的学校上课。 图片发表于《中国妇女》英文版2012年12期;《四川日报》2012年3月30日社会新闻版;《腾讯视觉周刊》2012年3月26日114期。
本帖最后由 东哥- 于 2013-4-21 19: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