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72|评论: 49

[生活•情感] 【原创】 金孔,生活在大山处的人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金孔,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

                                             作 者  岳 定 海

  我的籍贯是盐亭金孔古来、金鸡一带,虽然后来在县城长大;但对于这个生我养我之地,一直藏着浓郁的故乡情结。
  不管我走到天之涯海之角,对于故土方向,总要投去深深的一瞥:这其中,有牵肠挂肚的思念,更有“低头思故乡”的如潮激情。
  有了这个原因,我似乎对盐亭对金孔要多上一份心思:不管努了多大的力,费了多大的心血,只要对家乡的事业有些许帮助,我就舒坦了,欣慰了。

  金孔在老地名中是个大概念,管辖着金孔、古来、洗泽、桂花、金星等公社,山贫瘠而更多宽厚,水纤弱而更具灵动。
  有史以来,金孔第一等大人物也是给炎黄之孙长脸的嫘祖,便诞生于金星现为金鸡青龙山首处。中国伟大的史学家汉.司马迁在巨著《史记》里记载嫘祖生于西陵;后《通鉴外记》也载嫘祖“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唐代大韬略家、《反经》作者赵蕤在金鸡场的别业隐居时,因为唐玄宗“三召不应”,赵蕤的名气越来越大;乡人其时修葺金鸡场嫘轩宫请人写序,四处一看,非赵蕤莫属了。赵蕤虽一世清高,面对乡亲“三顾之忱”,也爽快应承并写出传世之作《嫘祖圣地碑》文来。时光的云团千载悠悠而过,在秀美的青龙山首,在漫卷的桑林之间,一座巍峨的嫘祖陵依山而建,屹立世间,天地相依,供人凭吊。
  今年清明节头一天,我通过网上观看县人与各界人士汇聚金鸡嫘祖陵举行的民间祭祀嫘祖活动,场面宏大庄重,八方乡民肃然,声声叩拜,诉不尽对嫘祖的感恩之情;朗朗祭文,说不完对嫘祖的无边怀念.....
  我是在癸巳年三月春意盎然的时光里祭拜嫘祖的:云无心而出岫,人有意且进山------在陵前一边的青翠草丛上,我坐下眺望白云和深得幽远的天空,回想嫘祖发明的栽桑养蚕之法、抽丝制绢之术,让蒙昧的早期人类穿上了御寒、蔽体、遮羞的衣裳,迈进“文明”氛围的乡村环境;不由感慨:嫘祖功绩大矣。我们作为后来人,代代传承嫘祖文化,发扬嫘祖精神,大有必要,永世不懈。

  时光之车停在了公元1649年,在今天折弓乡万隆村五社丹峰山下,后来谦逊而深藏心智的清武英殿大学士<相似宰相位>的张鹏翮诞生于此。张鹏翮幼年丧失父母、身世艰辛,3岁被亲戚带进遂宁黑柏沟生话,再后随离乱人群迁至西充圭峰山下禅洞湾定居。他聪慧敏行,苦读成才,康熙年初在乡试中举为孝廉<既举人>。我国史学家蒙文通在著作《汉潺亭考》一书中这样讲述:“盐亭有<志>,始于明弘治间,而邑进士陈书谓:升庵、王垒、方洲三太史之所辑,此蜀志之源流矣。邑孝廉张鹏翮等又作<续志>,而张陈两家书,倘亦有裨焉........”蒙先生称颂邑孝廉张鹏翮为续修县志付出了辛劳,此间“邑”既同乡,如此明朗,折弓张鹏翮可含笑于九泉之下。
  张鵬翮一生清廉,官至相位。他考中进士后从仕兵部督捕副理事做起、历经浙江巡抚、刑部尚书、授江南及江西总督、兼任河道总督、后迁吏部尚书,清雍正元年《1723》被授以武英殿大学士,至此,张鹏翮的人生经历与国事命运紧密联系一起后达到了顶峰。他在攀行风声呼啸的仕途山顶时,有两件大事与张鹏翮同样也是与淸朝臣民息息相关的------张鹏翮出使中俄边界谈判,面对不可一世的侵占我国大片领士的沙皇派来的特使,张鹏翮据理力争,慷慨陈辞:“中国乃大国,大清乃天朝,天威不可犯。”沙皇特使理屈词穷,在谈判桌上換下强硬面孔,用假惺惺的和缓口气同意与清朝签订中俄两国历史上具平等意义的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张鹏翮以他的胆略与才干,捍卫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大片属于中国的辽阔领土。另一件大事是治理黄患。康熙继帝位后,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朝廷三件要务。当时黄河淤塞、河床悬空、濒遭水灾、触目惊心。康熙帝很赏识在中俄谈判中展现智慧的张鹏翮,将治黄这一重担放于他的肩头。张鹏翮任河道总督后的八年间,对泛滥成灾的黄、淮、湖、河进行综合治理,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考察舆地形胜,《满汉名臣传》中记载“张鹏翮自到河工,在署之日甚少,毎日乘马巡视堤岸,不惮劳苦。”这一细致入微记述,让我们得以在三百年后看见一位廉吏在治黄时,尘沙飞扑的忙碌身影。
  大约在几年前,我专程前往折弓张家湾踏访张鹏翮遗迹:老屋已不杳见,唯四周青山绿水和湾头一株硕大无朋的黄桷树还在,青山依依,绿水环流,黄桷树凛然有声。陪我寻找的当地干部与一位精痩老人讲“张鹏翮为相,最早生于我们张家湾,看嘛,那儿还存张家大院子的老屋基。”

  何拔儒生于金孔九龙场珠垴沟是我没想到的,我在史籍中搬开遮路的一石一木后发现了这位在树林中彳亍行走的和蔼的老人。他于1885年因刻苦攻读补为禀生,一时惊动乡邑。在任犍为县教谕期间,尊师重教形成风尚,后四川总督锡良批准何拔儒东渡日本留学,张澜也同为校友。交流中他们认识到,一个国家教育越发达,国力就越强大,社会也就越进步。学成回国后,何拔儒将留学期间掌握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把教育救国的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的身上。他先后在潼川中学、保宁中学、四川师大、盐亭三元乡笼子寨存古学校盐亭女子学校、私立榉溪小学等多处任教。漫长的山路与孤寂的书塾之间,何拔儒将教育的心血,播洒在了崎岖多石的村道和渴盼念书的孩童的心灵上。这一期间他还针对教育时弊写出了《中小学利弊十六条》,报送清廷,很快学部批示:“所陈条件,多有可采。”
  解放后,何拔儒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文史研究员,后因病去世,时年93岁。
  我查了一下,盐亭自清代出国留学者,何拔儒当为第一人,幸事。

  金孔曾出过三房岩的胥竹成,深孚众望的他曾任民国十八年盐亭初中代理校长,延聘名流,革除旧习,广搅新风,并在龙潭子与任望南一道创办文同中学而受时人尊敬。胥竹成患病逝于英年,他的儿子胥兴中在重庆工作,设灵堂悼念时将包括当时一众亲友所送奠仪共一万多大洋,随后全带回老家盐亭龙滩子文同中学,设立“竹成奖学金”,奖励在学堂读书学习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让家父“授道、解惑”的教育精神发扬光大。胥竹成一房家族中有个同房侄子胥端甫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胥竹成了解后主动上门与胥端甫的家人商量,支助这个聪明好学的胥端甫的学习费用,不能误了这棵好苗子。胥端甫干旱逢了及时雨,步步深造至大学毕业。这个出身桂花乡的学子,著述为《抑庵诗词集》;一九八二年从台湾返回大陆定居后心系两岸统一大计,后在成都度春节时受邓小平先生接见。金孔古来还有一位杏坛楷模岳鹏程,精于数学,为当时传授“洋码字”的鼻祖,人称“岳数学”。岳鹏程育人无数,成就斐然,他一生最高兴的事,就是在广安学校教书时,在课堂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随着他的讲解而转动,这个叫邓希贤的学生,以后在开展革命活动时因需要而改名为邓小平。

  金孔一直被县人视为“人杰地灵”之处------在不高而有些陡峭的绵延群山之间,究竟隐藏着多少山的骨气?树的坦荡?与红土坡上奋斗的涵义?我在这片谜一样的大山处走动与发现,似乎有了些端倪:生于贫困而奋力改变命运的金孔人、盐亭人,在丘陵之间吹动着一阵又一阵的天地正气、大爱之风而与时俱进!


                               公元2013年4月 写成于绵阳安昌江畔

  【注,创作辛苦,作者保留对上述作品的原创著作权,谢谢。】
  
   本帖最后由 御营坝 于 2013-4-10 13:53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4:0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为老金孔区宣传一下,呵呵.......

发表于 2013-4-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文学功底较深,文笔流畅,作为半个金孔人,也顿有骄傲的情绪滋生了。

发表于 2013-4-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包括安佛、折弓、双龙,没有金星,是金鸡,不包括九龙;P;P

发表于 2013-4-1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4:1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忙不盲 发表于 2013-4-10 14:08
还包括安佛、折弓、双龙,没有金星,是金鸡,不包括九龙

金鸡老地名叫金星.....
九龙场珠垴沟清代属于金孔管....
交流吧。
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4:1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钟老大] 发表于 2013-4-10 14:11
支持..........................................

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4: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znlm 发表于 2013-4-10 14:08
作者文学功底较深,文笔流畅,作为半个金孔人,也顿有骄傲的情绪滋生了。

谢谢你!

发表于 2013-4-1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孔出人才哈!

发表于 2013-4-10 14: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能够了解许多的从来就没有听过人文历史。楼主真的是下了功夫,好样的,让我们更加深对故乡思念!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山连绵 发表于 2013-4-10 14: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金孔出人才哈!

盐亭都出人才......:handshake

发表于 2013-4-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lol

发表于 2013-4-1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发表于 2013-4-1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先生才华横溢!!

发表于 2013-4-1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岳定美一家的?:lol:lol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5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不平 发表于 2013-4-10 14:39
在这里能够了解许多的从来就没有听过人文历史。楼主真的是下了功夫,好样的,让我们更加深对故乡思念!

我创作这个盐亭系列,确实花了不少心血。但为宣传家乡来讲,再苦也心甘。
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5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孔人 发表于 2013-4-10 15:08

金孔老乡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子哥 发表于 2013-4-10 15:09
拜读佳作

傻哥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motter 发表于 2013-4-10 16:19
和岳定美一家的?

沾了远亲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5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老萨 发表于 2013-4-10 15:36
拜读!!先生才华横溢!!

不敢当!
相互学习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