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安、高坪、岳池三县区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危峰兀立、林壑优美的山峦,远远望去,像一只横空出世的凤凰,这就是矗立在蓬安县最南端的凤石乡境内,海拔800多米的凤凰山。在浩荡的春风吹拂下,山上那数十平方公里的森林,像自在飘悠的青色云团,又像微微荡漾的万顷碧波。日前,记者随同当地几位干部群众,深入凤凰山腹地寻幽揽胜。在人迹罕至的树丛草莽间穿行,时而高大的乔木列下绿色方阵,时而嶙峋的怪石夹道欢迎远来的客人,时而缤纷的杜鹃花向你张开灿烂的笑脸,时而斑鸠、野鸡等飞禽振翅冲向云霄……而分布在山上的众多石洞,则给这座绿色宝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最让人称奇的就是神仙洞。
野花送清香 果树迎远客
从凤石乡出发,向西行进一公里,便来到了凤凰山东麓,一行人沿着羊肠小道向山上攀登。这条路有如凤凰的一只腿,十分陡峭,我们行进3里多,过了一座山神庙,沿着“凤凰”的尾翼——山的东北坡半山腰小径,迂回曲折地向北峰“凤凰”的头部挺进。道路虽较先前平坦,但植被繁茂,荆棘载途,更加崎岖难行。山路两旁一株株刺槐织成一排绿色的屏障,一簇簇白色小花释放出沁人心脾的幽香。翻越几座山梁,跨过一道深涧,在几处较为平坦的山坳里,遗留了好几套破旧的瓦房,原来早先这里住有村民,因过于闭塞和偏僻,已全部搬迁到了山外。还有偌大一栋楼房也是人去屋空,据介绍这是废弃的麻风病医院。
在这些被遗弃的建筑物附近,随处可见一株株桔子、桃子、李子、樱桃等果树。青涩的樱桃缀满了树枝,煞是诱人,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据为我们义务作向导的凤凰山集体林场守护人李家奎介绍,这里因为地势高,水果成熟期比山下晚,樱桃大约在两周后才能吃。“望梅止渴”的我们不得不离开了这些樱桃树,继续前行。
步行不计山深浅,峰回路转,来到了凤凰的后背——一片山间平地,顿觉豁然开朗,数十株秀丽笔直的白洋树像哨兵一样拱卫着一间小巧玲珑的白屋,这就是55岁的守林人李家奎在山中的栖息之地。屋前的空地上,有一块用于铺路的石碑,用水冲洗后,一排阴文行楷字清晰地显现出来:“光绪八年八月三十日立”。光绪八年即1882年,同行的凤石乡副乡长林果据此判断,在清末凤凰山上可能有人繁衍生息。
筑寨防匪患 转眼成废墟
继续向北挺进,一大片黑压压的松树林横在眼前,那些树最大的要二人合抱,小点的也比水桶还粗,一株株昂首挺立着,像巨人组合的奇阵。树下厚厚的松针铺满了林间空地,踏上去软绵绵的,十分舒服,无异于一床天然的大地毯。不时有松鸡松鼠等小动物从树下蹿出,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穿越这片松树林,拐过一道山崖,又踏上一块坦荡如砥的平地,一堵堵石砌的颓垣断壁不时映入眼帘,同行的凤凰山村党支部书记盘秀均说,这是凤凰山北部腹地,从前这里有山寨,人们都住在寨子里,为防备土匪,周围建起了坚固的寨墙,四面还各有一道寨门。说话间,一道高大的石寨门展现在眼前,大家像发现了新大陆,涌上去近距离观赏。通过目测加手臂丈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门楣高1.9米,宽1.5米。这道门建在半山腰,寨门外是一排石梯,通向山脚,现在石梯大都损毁,只有上面几级还保存完好。
寨门左侧有一个直径半米的小圆坑,据盘秀均介绍,以前这里有一眼水井,常年清泉潺潺流淌,所以这个寨门又叫水井门,从方位上看,它应该是北寨门。门上有一副对联,字迹清晰可见:垣峨壁峭不东虑,扃固山环无北忧。意思是这里城墙和寨门高大坚固,周围山崖陡峭,易守难攻,不必忧虑。在门额上还有一段字迹约一寸见方的碑文,几个年轻人站在门边的石墩上,拂去尘土,再用矿泉水冲洗一番后,字迹清晰地呈现出来,大意是说,在嘉庆元年,附近有三个姓徐的人成为土匪,危害百姓,人们在凤凰山上修建山寨,凭险抵御强盗,于嘉庆十二年建成。嘉庆十二年即1807年,距今不过206年,昔日的山寨已湮埋殆尽,只留下吉光片羽的点滴痕迹了,面对这座空荡荡的废墟,大家不胜感慨。
神秘神仙洞 难见真面目
过了这道寨门,又翻越了几座山岭,穿过一片灌木丛生的密林,来到了凤凰山最北端的“凤嘴”部位。这里根本没有路,向导老李用树枝拨开重重灌木和荆棘,开辟出一条道路,大家慢腾腾地鱼贯前行。在山崖底部,因年久风化,赫然出现一条石罅,高约一米,深约三四米,长达五米多,大家都低头躬腰,半蹲着小心翼翼地走过了这段石罅。然后用手抓着藤蔓,攀援到几米高的石坎下,在“凤凰”的下颚处,赫然露出了神仙洞的真面目。洞口位置很低,陷入一片洼地,像一只钝角三角形,两只锐角分别指向天地,洞口高达3米多,底部宽不盈尺,中部1米有余。刚钻进洞内一两米,一股砭骨的冷气便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在手电光的指引下,七八个人沿着弧形的路径一路左拐向里钻。洞壁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缝隙,有的地方露出垮塌的痕迹。走了约莫20余米,一堆石块胡乱堆在洞壁右侧,李家奎说,这里原来有个岔洞,他从小就经常在这里钻进钻出,里面大得很,可惜这个岔洞口在二三十年前垮塌了,不然从这个岔洞进去,里面深得很,而且岔洞里面还连着许多岔洞,七弯八拐,曲径通幽,像一个天然大迷宫。李家奎从小就听老年人讲,洞里有72道门,最开阔的地方可以搭下12张桌子。当天刚上山时,曾遇到过几位当地的老人,他们也是这样说。凤石乡黑狗村1组80岁的老人杨思勋说,他在小时候听爷爷讲过,八大王张献忠曾在神仙洞埋藏过大量金银财宝,他在10多岁时跟随爷爷钻过神仙洞,里面有很多很大的蝙蝠,人一进去就尖叫着乱飞,他只爬了20多丈,就不敢再往里钻了,慌忙逃了出来。
因为里面惟一的岔洞口堵塞了,现在的神仙洞仅有20多米深,像耕田犁地用的枷担,呈现出半圆形,两端的洞口相距仅10余米,都深藏在崖壁的低洼处。
文献无记载 传说待考证
下山时,在神仙洞附近的山岩上,我们还见到了七八个方形的山洞,洞口为边长一米左右的正方形,洞内深约三四米,空间有上百立方,里面有石桌石床石灶等。从洞壁上有明显的錾子打过的痕迹推断,这些洞均为人工开凿。联系到水井寨门上关于躲避战乱的记叙,大家推测这些被当地人称为“蛮子洞”的山洞极有可能也是用于避乱的。
被当地村民传得神乎其神的神仙洞,到底有多大?里面有没有历史遗迹?蓬安县文管所所长汤跃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蓬安县志》在内的相关典籍均未对神仙洞作过只言片语的记载,民间有关传说尚未得到证实。以前凤凰山上有个古庙,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拆毁了,建于何年何月也无从考证。看来,要揭开神仙洞的前世今生之谜,还有待有识之士的努力。
而据凤石乡党委书记黄达介绍,方圆10多里的凤凰山,共有各类集中成片的生态林和商业林1.4万多亩,其中以柏树为主,另有松树、桤木、香椿、青冈等常见乔木和各种果树,以及杜鹃、月季、栀子、桂花等各类花卉。随着植被的逐年茂盛,野鸡、斑鸠、野兔等小动物也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凤凰山,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远近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