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更快,海鲜更鲜,运输更省
看巴南高速公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将于3月31日全线通车的巴南高速公路,连同此前已通车的成德南高速公路,全程294公里,是巴中到成都直达通道,至此,巴中结束转道友邻市高速公路到省会的历史,融入成都三小时经济圈。巴成高速公路于去年12月31日分段通行,巴中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分段通行才三个月,交通的便捷就已给巴中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
影响 冰冻变鲜货,巴城海鲜真的鲜了
虽然分段通行才三个月,但这条真正意义上从巴中直达成都的高速公路的开通,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不知不觉享受到这条便捷高速带来的红利。
“巴中人好美食,以前一直缺海鲜这一重要系列,即便有也是以冰冻海鲜为主,谈不上鲜,也谈不上品种丰富。”巴人广场附近一西餐店负责人介绍,几年前,该西餐店曾打算主推海鲜,哪料第一批货发回来死去大半,因此该店随后转变经营方向,店内较少的几个海鲜品种也以冰冻为主。
“没有这条路,我们就不敢投入这么多钱开一家以海鲜、肥牛为主的餐饮店。”3月27日下午,刚在巴城开业一周的尚品澳门豆捞总经理李青松介绍,经营海鲜对交通有特别的要求,巴中以前根本不具备经营海鲜店的条件。“路上运输大半天,回来肯定死得差不多。”李青松说,巴南高速公路开通则解决了这一餐饮难题,晚上从成都订货,次日下午就可以收货,“鲍鱼、龙虾、青虾、文蛤、螃蟹都是活蹦乱跳的。”
一辆车每天省200元油钱 巴城快递业迎来"春天"
“这条路对物流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一开通,我们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成效。”3月27日下午,巴中申通快递公司负责人介绍,巴南高速公路分段通行三个月来,该公司已经在运输、派件、成本、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首先是运输时间上,比以前经广元节省了1个多小时,我们每天的车辆是一个来回,这就意味着一辆车一天节省约3个小时。”该负责人介绍,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这3个小时太重要了,以前大多是中午12点到货,经过分拣后只有半天的派送时间;现在经巴南高速公路运输,当天上午8、9点就可以到货,当天上午就能派送,一整天时间,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任务,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等半天、忙半天”。路途的缩短也意味着成本的下降,“大型箱式货车每天一个往返,比以前节约200元油钱。”
作为巴中成立最早的快递公司,该负责人见证了巴中曾经因交通不便给快递业带来的困扰。“我们6年前成立时,每天的货都是通过客车托运,到达成都的车站后还要去接货,非常不方便。随着巴中交通的便捷,快递物流业迎来发展春天,特别是巴南高速分段通行后,公司业务量同比上升了15%。”
记者了解巴城多家快递公司发现,巴南高速公路分段通行以来,各公司均面临交通便捷带来的好环境,“春天来了”是业内共识。
客运车驾驶员配备减半 公路客运迎来变革
3年前巴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给巴中公路客运市场带来一次历史机遇,如今,巴南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让巴中公路客运市场再次迎来变革。巴中至成都里程缩短,运行时间降低,公路运输能力及百姓出行能力均有提高力均有提高。
巴运集团生产营业部一工作人员透露人员透露,巴南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是巴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标志阶段性胜利的标志,让广大百姓及让广大百姓及巴中公路运输系统受益。其分段其分段通行三个月来已经表现出明显效:以车辆投入为例,未通车之前,巴运集团在全市投入到成都线路的车辆近三十辆,如今只投入了18辆。“以前每辆车一大早就从巴中出发,第二天才能从成都返回,现在当天就能返回,极大地减少了客运车辆投入。”此外,驾驶员等人工劳务费也随之减少。巴南高速公路未开通前,巴中到成都里程超过400公里,按照相关规定,一车必须配备“双驾”,如今里程低于400公里,一车只需配备1个驾驶员。按照每个驾驶员200元一趟的工资及其他食宿补助计算,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历程 “老交通”讲述: 巴中历史上的三次交通会战
“交通兴,百业兴。”说起交通建设给巴中发展带来的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参加交通建设的老交通人陶德忠很有发言权。曾任平昌县交通局局长、巴中市公路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的陶德忠今年60岁,他见证了巴中交通的发展。
陶德忠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中境内几乎所有的公路都是碎泥石路,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脚下泥泞不堪。公路标准低,等级差,弯道急,路况极不好。由于交通不畅,那时坐车到成都,要走三天,中途要歇2夜。每逢热天到成都出差,他就备好干粮,穿件背心,一天下来,全身灰尘。即便是如此遭罪的出差,也很难得。陶德忠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那时领导干部很少出差,只有省上召开重大会议、为项目到省上争取资金时,他们才有机会走出大巴山。
“随着巴中铁路客运开通,巴广高速公路、巴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巴中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日益完善,短短数年间,巴中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德忠介绍,为解决交通桎梏,巴中历史上已有三次交通大会战。1993年,巴中建区后,政府和交通部门拉开了第一次交通大会战,发动群众,分区域分段实行道路基础工程改造,主要对省级道路和重点联网县道进行路基改造、加宽改造。2000年后,巴中发起第二次交通大会战,在过去公路改建基础上,着重对公路路面进行改革,开始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此外,加强县乡公路修建和改造。这一时期,基本完成省道和县道公路建设和改造。2005年后,第三次交通大会战又拉开序幕,主要开展通乡通村公路的建设。
在陶德忠看来,第三次交通大会战更大的动作在于加快规划建设高速、铁路、航运建设,完成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纵三横两环一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蓝图 从十几小时到三小时 “三纵三横两环一航”初具规模
从经唐巴公路全程到成都,到后来经广元剑阁到成都,巴中到省会成都不到500公里的路途,历时十几个小时。虽然后来经仪陇到南充上高速公路到成都让时间缩短至6到8个小时,漫长的路途仍然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在阻挡了外来客商、投资者步伐的同时,也阻挡了巴中发展的步伐。
2011年9月,巴中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市委书记李刚提出构建“三纵三横两环一航”的交通建设目标。“三纵三横两环一航”即加快建成南(部)巴(中)陕(西)、渝(重庆)巴(中)汉(中)高速公路,加快推动南(充)巴(中)汉(中)快速铁路建设,形成三条南北大通道;加快建成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巴(中)达(州)铁路,加快建设绵(阳)巴(中)万(源)高速公路,形成三条东西大动脉;建成巴城绕城环线、连接县(区)的公路环线,实现内部快速通达;加快布局航空运输,积极推动巴中机场建设。
2012年4月,广巴高速公路最后40公里瓶颈打通,巴中到成都的时间缩短为4个多小时;随着巴南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的开通,巴中到成都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为3个小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巴中到成都的交通连上三个台阶,最终达到经济学上评判一地最重要的指标——“三小时经济圈”。这也是“三纵三横两环一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截止2012年底,除了已建成的广(元)巴(中)和初步建成的巴(中)南(部)两条高速公路外,巴达、巴陕、巴广渝三条在建高速公路248.5公里,总投资256.99亿元,规划一条绵巴万高速公路111公里(含33公里共线段),预计总投资107亿元。
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158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公里,省道663公里,县道1592公里,乡道2271公里,专用公路55公里,村道11173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中,等级公路14982.4公里,占总里程的94.6%,其中:高速公路85公里,二级公路530.7公里,三级公路416.4公里,四级公路13950.3公里。在环线建设中,北环线和西环线相继开工。
记者从《巴中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中看到,巴中市省际交通区位线有2条,分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巴中-成渝经济区、甘肃-广元-巴中-达州(广安)-重庆。市际交通区位线有6条,分别是汉中-巴中、绵阳-巴中-万源、广元-巴中-达州、巴中-广安-重庆、巴中-达州-重庆、巴中-南充(南部)-成都。巴中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能够进一步提升巴中在四川北向、东向出川通道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巴中成为联结川陕渝地区、中部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区域性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