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75|评论: 8

邛崃市乡镇名称由来之20.火井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611530.com/uploads/allimg/111013/16403422E-0.jpg
   火井镇
   明末,由高、杨二家修建此场,名高杨场,后来更名高家场。此地两山之间为一大平坝,又叫火井漕。由于紧邻古称汉嘉的芦山蛮夷獠人之地仅几十里,自古以来 是临邛西之军事要塞重地,也是成都西外与蛮夷獠人的前哨重镇。出自军事防范目的,在北周时就设置火井镇,属军事屯兵驻防之所。隋朝大业十二年(617)时将火井镇改设为县,名火井县。唐代初时移县治于东五里油榨沱,北宋时又一度移于平乐镇。直至元朝,火井县曾并入大邑县,在原址设巡检司直至清末。民国二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在火井县设分知事公署(分县)。民国23年分知事公署撤销,改为火井区,下辖高西、高北两乡和火井镇。民国29年秋,火井区改为高家乡,当年冬改称火井乡。后改乡为镇,现为火井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3-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镇,更是源远流长!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3-3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一座温泉暖融的老镇,一座与《汉书》脉缘的厚土,青山逶迤,流水潺潺,孤鹜展翅,夕阳余晖,这是火井随时呈现的自然景观。火井的村庄,无论线条与色调,还是审美意象,都俨如一幅幅浓缩的国画,古木修竹与川西民居入笔入线,山水起伏宛如泼墨泼彩,纤尘不染的天空恰好留白,虽然画境中没有出现鸟影,却似乎能听到婉转的鸟鸣。
火井的乡村,是山水的后代,以山为主体,以水为脉络,以古木修竹为点缀,以一种平和与恬静,生栖于山水之滨,宛如那一山浓绿,一水的清幽,无法化解与分离。山水给乡村以灵性,乡村还山水于生气。
蹀躞火井街头,深巷与老街中透出的和谐与安宁,像唐诗宋词一样古老而深远,像一年又一年绵绵的春雨一样滋润而经久……仿佛千年、百年遵循着诗词的韵律,走入五言七绝的某个意境中,不曾回来。

曙光.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3-3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是我记忆中的老家
  孤鹜展翅,青山逶迤,流水潺潺,夕阳余晖,这是火井随时呈现的自然景观。
  蹀躞火井街头,看老者闲侃,闻乡野放歌。有村姑捣衣,可见鹅颈嬉戏;有雕梁画栋,可忆斑驳沧桑;有千年驿道,可闻驼铃声咽。憨厚朴实的火井人头缠白孝帕,语杂羌夷音,或茶铺小坐、或沿街叫卖、或奢靡老酒、或剃头捣耳……是曾经的记忆
  当科技突飞猛进、时尚与现代司空见惯,霓虹炫彩让人视觉疲劳的时候,这些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就显得弥足珍贵。
  火井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片与汉书脉缘的厚土,记忆中的老家如梭罗的《瓦乐多湖》:清新、恬静。
晨x.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不少火井的照片,大师出手就是不一样,看了过瘾,都是什么时候照的?以后多上点片片哈!

发表于 2013-4-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点喜欢邛崃哈,我发现你发的邛崃的贴子有点多呢,还有点好耍

发表于 2013-4-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pzj737618411 发表于 2013-4-1 07: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不少火井的照片,大师出手就是不一样,看了过瘾,都是什么时候照的?以后多上点片片哈!

火井现在变化如何哦,我好久没有去逛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喜欢咪咪 发表于 2013-4-3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火井现在变化如何哦,我好久没有去逛过了

是不是哦,好久去一次嘛,要不打造过后你就不认得了哈!

发表于 2013-4-5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个好网站,看贴不回是混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