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让世界望尘莫及 中国有一座神奇的桥,它是九江大桥;中国有一群神奇的人,他们是九江大桥船撞桥梁事故技术鉴定组。 2007年6月15日凌晨5时10分,九江大桥坍塌,4辆汽车坠江,8人死亡。历时四年半,广州市海珠区法院在2011年12月15日终于有了一审结果:出事船只“南桂机035”船船长石桂德被判有期徒刑6年。法院依据交通部安全委员会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于2008年9月作出了“事故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是一起船撞桥梁的单方责任事故,“南桂机035”船应负全部责任。 事故调查组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九江大桥惊醒调查的小组。在2007年6月19日,10位国内知名的桥梁专家也曾组成九江大桥船撞桥梁事故技术鉴定组,对九江大桥的坍塌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于次日上午11点公布。在短短的4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包括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总工、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廖朝华,同济大学教授姚玲森,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陈冠雄在内的专家组一再地表示,九江大桥的设计和质量都是没有问题的,九江大桥的设计是超前的,这次的事件主要是由于船只偏离主航道而造成的。45分钟后,专家组就因为机票时间问题要提早离开,发布会就此结束了。 在发布会上,专家组一再地强调“大桥设计有一定的前瞻性”,“我国对非通航孔的防撞度是超前的”,现在看来,我国不仅大桥设计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我国的大桥坍塌事故更加是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别的不说,美国就一定需要向我国学习。在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桥梁发生结构性坍塌,可谓坍塌得一塌糊涂。美国有关方面立刻进入调查。“调查人员警告说,调查坍塌原因的工作费时费力,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这18个月的估算,还是在高科技帮助下进行的时间估计。他们动用直升机,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器材,到现场展开仔细调查;用激光导引探测设备,绘制出大桥残骸的全方位图像;水下复原小组则使用水下摄像机来观测废墟的情况;利用计算机成像技术,在电脑上重构呈现灾难全过程的软件,当前的分析已经纳入了一整套数据,包括天气、经过汽车的数量和速度以及坍塌时桥梁上的建筑设备的重量……现在看来,美国花费这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完全是白费的,只要把九江大桥船撞桥梁事故技术鉴定组请过去,这个高效率的专家组一定可以在24小时内公布鉴定结果。 在整个调查事件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太短了,来不及让专家组和我们分享九江大桥的设计前瞻性和超前性,但现在这一遗憾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肇事船长的儿子石瑞灿已经亲身去探讨九江大桥设计的伟大之处。 在2012年的2月25日和3月19日,石瑞灿亲自租船和聘请潜水员,了解九江大桥桥墩的桩基状况和河床深度。他用钢丝绳悬吊铁柱垂入水底测量水深,让潜水员潜入水底用铁钎插入河床测量河床地质。两次测量结果可知,九江大桥的28#桥墩承台底部离水面高度为0.93米;24#桥墩西侧水深,四个检测点分别为30米、28米、30米和30.8米;24#桥墩底部周围四个勘测点的河床沙层和淤泥层的深度,其中有三个大于2.2米,一个为1.6米。根据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就九江大桥坍塌事件作出的刑事判决书中提到“24号墩基岩岩面标高为-30.8米,”而经过实地考察的测量结果可知,24#墩处附近-30.8米标高处为沙和淤泥层,为确保误差问题,勘察人员在-30.8米的基础上再深入2米,发现再下去2米也还是沙和淤泥层,九江大桥的设计前瞻性和超前性就在于如今的桥墩完全可以不必打到岩层,沙和淤泥层完全可以作为桥梁的桩基础持力层。 由此看来,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已经无法超越中国,中国完全可以不必因为科技水平而烦恼,我国的大桥,只需在沙和淤泥层上建设其防撞度就已经是超前的,我国的专家,只需用肉眼就可以检测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让一切的高科技都靠边站,湖南纪委完全是捉错了人,陈明宪怎么可能在工程招标中严重违纪?他负责的九江大桥完全可以证明他是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