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除夕至。通江县被清退的代课教师们过得如何?他们今后的出路在哪里?春节前夕,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莫大贡献的群体。 农村代课教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农村“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们以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蜡烛精神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为了顺应趋势他们将回归田埂,又再以特有的方式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代课教师”虽然说没有编制,但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代课教师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他们为我国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无愧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贡献!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农村代课教师的学历参杂——有小学毕业生、初中生、高中生等良莠不齐、在2010年之前实行全面义务教育,国家全面清退农村代课老师,也是在所难免。我们应当看到,农村代课老师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专业培训,教学水平普遍不高,长期任教不利于我国教学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农村代课教师退出学校三尺讲台,也是情理之中。但政府应该给他们一个答复,不能因为这种理由而卸磨杀驴。
教育部表示:教育部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问题,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随着各地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今天,是通江县政府答应全县代课教师解决回复的日期,来自各个区、乡、村的近100名代课教师再次来到县政府,希望政府能给他们一个说法(相邻的平昌县此问题几年前已经解决,不知道通江县为什么就没有做好此工作),让他们能体面的走下三尺讲台。当曾经教过的学生叫他们一声老师的时候,他们不再因为此事而感到心寒。
一个国家对待农民的态度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良心,对待教育的态度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