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堂号也称“郡号”,郡是古代行政区域,秦前比县小,秦后比县大。她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先祖惧后世源远流长有所失,而立“堂号”为信。这样就岀现居住同一郡的多姓氏同一堂号。如某地文氏与田氏,两氏先祖同居雁门郡,即山西旧代州,汉时为郡,即如今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因而文、田两氏同属雁门堂。还有诸如济阳堂、西河堂、河南堂等,同堂号多姓氏。
祖宗牌上的“考妣”祖宗牌上的抬头是“显考”或“显妣”,“考”指男性,“妣”指女性。其意思是区分男女,但宗祖不能有别,都要尊敬。
四、相关文化事项
居家祭祀 民间一般在逢年过节,尤其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半祭祖也称接祖,过世直系长辈生辰日或忌日,都会在神龛前举办祭祀活动,如点燃香烛、燃放编炮(或敲神鼓)、焚烧钱纸、宰杀家禽、摆放歺具、食物祭品。
祭祀器具 过去神龛下有香几,旁边有神鼓、铁铸的“唱”、香几前有香炉。现在,基本上只保留了香几和香炉。香几主要用于摆放先辈遗像及祭祀用品等。香炉用于插香烛。顺便提及一下,香灰多了,可以取出一部分,用干净纸包好,倒入干净河水或海水中,也可就近倒入附近寺庙香炉。
当今,随着居住条件变化如楼房套间,民间岀现了在神龛前摆放花卉。一般冬春摆[水仙],夏秋摆[百合]或[莲花] ,象征“纯洁幽香”与“佛光普照”。 还岀现了环卫产品电子香烛,让祖宗们同步享用现代文明。
司命菩萨神龛左边是“九天东厨司命定福禄府君”,亦称灶神。民间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上天奏善事,下界降吉祥。灶神到了腊月二十三日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家在新一年中的命运交于灶神之手。因而,灶神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网络整理,如有错误不全之处,望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