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居住在攀枝花市各个片区的十多个老人,组成了“攀枝花市川剧玩友协会”。每逢周日,他们就从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赶到东区市中心的竹湖园公园,相聚在一起进行川剧段子的演唱活动。有的背着20多公斤重的“玩意儿”(四川话,就是鼓锣之类的川剧伴奏乐器),有的带着30多公斤重的音响电池。他们的年龄都比一般的老年活动群体大很多。60岁的己算年轻,一般都是70岁以上,最大者今年已有97岁高龄。他们的活动至今坚持己有30多年了。原在西区文化馆举行活动演出,于2011年下半年,应广大川剧爱好者的要求改到了游人众多的竹湖园公园,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观众分享、同乐,了解和支持川剧,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进来。 虽然没有漂亮的服饰、艳丽的妆扮、豪华的舞台,炫丽的灯光和震撼的音响,但看了他们质朴的表演,就会被他们的扎实唱腔、专业演技、认真的表情和全身心的投入,以及鼓乐手的完美配合所打动。尽管动作已有些不很灵活,但仍然不得不佩服,常有观众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响起。 他们中间,既有几十年的老川剧,也有具有几十年业余川剧功夫的老川剧迷,甚至还有国家二级专业川剧演员,三级演员更是不少。现在,除附近区域有请他们演出的外,其他市外的一些城市,还不时邀请他们去演出呢。 他们对我说,有的人,要他花几元钱买一瓶矿泉水,他舍不得,但若说是买“玩意儿”,他舍得。有的人,每次乘车来回也要好几元。有的人承担起为音响电池充电的任务,也得花钱…..;还说那位97岁的老者,因年纪太大,大家都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和安全,不想让他再远道而来参加演唱了,但他还是不时坚持让家人陪同到竹湖园参加活动,不能演唱就打玩意儿。一次,大家准备去昆明演出活动,他也想要去,但大家为了他的身体状况,都统一口径瞒到他说,昆明演出活动取消了。 演出中,由于他们的音响太旧,使演唱效果得不到正常发挥,一位川剧爱好者就建议他们买个好的,于是他们纷纷自发凑钱,少者100元,多者300元。甚至还有两位热心的川剧爱好者,也各自捐出200元,终于买了一套效果较好的音箱。使他们的演出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的川剧爱好者的喜爱。 通过与之交流还了解到,他们这么积极投入,不仅仅是要度过一个愉快的老年,也不仅仅是要强身健体,而更是希望为川剧的传承做点贡献。他们说,川剧作为云贵川(包括重庆)的地方大戏,有走向低谷的趋势。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唤起人们对川剧的喜爱,传承下去而不至衰亡。 对于以四川为中心能覆盖西南地区的最大地方剧种,曾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遍了神州大地的川剧,这一群生活在偏远的攀枝花老人,虽然组建了“攀枝花市川剧玩友协会”,但是,拯救川剧的力量仍是显得有些渺小。特别是随着年龄一年年的衰老,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为心中向往的坚持、执着,所表现出对“川剧情”的无私付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