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194|评论: 11

原创:从一件袭警案说起(纯属龙门阵,勿对号入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用文字发帖,这个龙门阵算是“纯属炼笔之作”,最怕人联想,因此有必要先作声明:请勿对号入座。

      第一章节:
      2月28日晚,三婆租了个黑车,把于江从看守所接回来。
     进屋前,先在家门口的地坝上放了一串雷炮,说是能消除晦气。又让男人换下身上所有的衣裤,丢到路边焚烧。等到于江洗完澡、穿上新装,这才邀请客人们上桌喝酒。
     这些客人实际上都是平时来这儿喝茶斗牌的牌友,三婆因担心于江在山上泡了半个月的号子心头窝火,这天专门杀鸡割肉磨豆腐,嘱咐牌友们全都留下来,今晚陪陪自己的丈夫。
     14岁就闯荡江湖、历尽艰辛的于江,20多年后却空着双手回到故乡,这般羞愧使他平日里自觉低人三分。可打这次从山上下来,他仿佛变了个人似地,竟毫无忌讳地大谈起在监狱的遭遇,眼睛炯炯有神,目光顾盼生辉,像中了元奎,兴奋得满脸通红。三婆吃惊地瞅着他说话,揣摸着他话中的虚实真假,不断给他递去制止的眼色,他都一任性子不当一回事,甚至瞪了眼睛说:老子摆的都是实事,没有乱编丁点。你狗日的不信可以去问华华,我们关在一个仓,他比我早出来两天。
     华华是这次农村土地征用拆迁中的钉子户,多次抗拒行政执法,领头闹事,“几进几出”已经小有名气,于江拿他作挡箭牌人们自然深信不疑。
      2月29日晚,三婆的坝子里坐了许多人,都是听说于江回来了过来看稀奇的。大家始终不明白一点:于江是受害人,咋个反被警察抓去拘留?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正月初三,于江三兄弟团年,在大哥家吃饭喝酒。酒足饭饱之后,于江开着机动三轮要进城去拖潲水。家里养了一群猪仔,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头等大事。三婆拉住车子不让他走,说你喝了酒,春节路上行人多,出点事不好。于江认为自己喝酒有分寸,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自己肯定会多加小心。老婆松了手,他兴冲冲上了路,想的是抓紧时间把潲水早点拖回来,下午就可以扯伸来“啄一四”。从基耕道拐上公路,就是一个左转弯的下坡。横过公路时必须加速,以防止后面有车突然临近,通常于江都是用这种方式避险,从未出过一点事。那晓得今天日子大不吉,凭地从另一个口子窜出几个小孩来,离刚急速转向的地方仅几米远,且被一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遮挡了视线。好在于江驾车多年,有危急情况下灵活处置的种种避险经验,成功避免了一起重大交通肇事事件。正当他幸庆自己处理得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时,殊不知闻讯赶来的大人们则不肯罢休,生生把他痛揙了一顿,他在医院住了10多天,正月15出院,16就被拘留。这不是祸天冤枉么?孩子们受到惊吓,是他于江不对。但没有造成损害,已是老天有眼。你大人有怒气,让他跟你道个歉、赔个不是不就完了吗,你群欧人家一顿,新年里住在医院,是不是太过了些?而且人家刚出院,又抓去入狱,刑拘15天,谁能想得通、不生气、装宽宏大度?
     于江对大家疑问一一予以了解释,概括起来就这么三颗字:不懂法!
     大家愕然...。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于江挨了一顿痛揍,心下很气愤,加之酒精后劲燃烧作崇,掏出手机给大哥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在某处无辜被打,要大哥让家里“所有人”的下去帮忙。
    当时交警已经赶到了现场,对双方施以规劝,此时于江给大哥打电话呼救,等于是人为在扩大事态。
    大哥接到电话,连忙转告二弟,说三弟出了事。二弟抽身离席,急忙赶往现场。此时距老三驾驶机动三轮进城拖潲水仅10多分钟,路程特别的近,抬脚便到。
    老二目睹的情形是,几个大人正摩拳擦掌在老三面前暴跳如雷,而自己的兄弟却被警察死死困住,无法招架,只有挨打而不能还击的份。
    老二是个憨厚人,认死理,以为警察在拉偏架,致使自己的兄弟头破血流,受到伤害,顿时气愤难当,抓起路边的一块破砖头,砸在一名紧抱自己兄弟,“不让其还手”的警察头上。
    也许当时的情形并不是种这样,谁也没有亲眼目睹。或者说,即使有人目睹,也不想卷入是非,去做证人。因此老二的话就只能权当“一面之词”,或是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进行狡辩。
    但老二这一出手,性质就被改变。他砸伤的是警察,其行为属袭警。以此类推,老三打电话求助,就意味着聚众滋事、妨碍公务。
    那么,警察逮捕老二,拘留老三,也就合乎情理,有法可依。老三所谓“不懂法”才吃大亏的总结,就有遁可寻。
    老二帮老三,是亲兄弟的情谊。但你拿砖头砸警察,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弟弟。三天后老二被抓,半月后老三也被请了进去。
    老三有喊人来帮忙的情节,处罚上可轻可重。认了罪,交了一笔罚款,15天后就放了回来。老二就不同,他打伤了警察,触犯了刑事,没有谁能救得了他。
    就在老三出来的同一天,老二被正式逮捕,案件移交给检察院,这让二婆很不理解:你能回来,为啥子你二哥不能回来?
    尽管老三不厌其烦地一再解释个中原因、性质,二婆都不依不饶:他是帮你才进去的,你要把人还我,其他事我不管。
    二婆没有文化,凡事好较劲,不承认自己的丈夫出手相助反而是“帮倒忙”的说法,横眉竖眼要老三托人找门路,花钱消灾把自己的男人弄出来。
    事情毕竟因自己而起,老三只得一忍再忍。更何况自己原本就十分清楚二哥得过脑膜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平日里脾气又火暴,惹出事来自己总得担一份责任,于是一肚子气恼只能自个分解消化,每天愁眉不展。
    然而他始料不及的是,二婆拿他的退让容忍当成理亏,竟步步紧逼。不仅耍脸色,还常常恶语相加,连讽带刺:你不是很多江湖朋友,个个都不得了么?咋子连个影影花花都见不到?
    于江说,每当听到二婆说话的声音他就要崩溃。那个狼狈样,被三婆戏称为“比被人扒了裤裆,掏出鸟蛋来都难堪”...。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坝子里坐了这么多人,叔嫂之间掰着这脸,言语不断磕碰,象是在专挑事让大家看笑话,老三连忙转过身子,谈起这次蹲大牢的感触。
    进去的第一天,要罚洗七桶冷水澡。为啥子罚七桶,而不是六桶、八桶,我也不明白,反正人人进去都要过这一关。每天读两次监规,读错就挨打。唱方言歌:“逃跑打到足,抗拒没出路...。”
    老三唱歌的嗓子真不怎样,惹来一片笑声。尤其是他一边哼哼哈哈,一边摇头晃脑的样子,活象一只从石头缝里探出头来的王八。脖子瘦长,一个脸象被刮净了肉,只剩一副又黄又黑的皮囊。
    虽然老三脸似枯骨,可体格却相当地健壮。那一块块鼓胀的疙瘩不是拿哑铃练出来的,而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江湖,在极为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用血、用汗、用命磨砺出来的--有点神似第一滴血中的兰博。如果那天他真要出手,那群人应当绝对不在他的话下。那么,是啥子原因致使他自己不还手,却把二哥给陷进去的呢?他的解释有两点。一、国家已经步入法制年代,出手先输三分理。对方的孩子受了惊吓,大人冲这点要发泄发泄,我能接受。但他们得理不铙人,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恣意把事情闹大。二、忍让无济于事,场面完全失控,警察劝阻也不管用了。我以为招几个人下来吓吓他们,或许人多势众之下,有商量调停的余地。那知道二哥一来,就让拳头砖头说话,反把事情扩大了,造成这个后果。
    从他被抓到放出来,就仅15来天的时间,他的变化这么大,正好印证了他的话:监狱不是人呆的。
    “进去的人都要剃光头吗?”说话的人是老三的老表:“剃得太难看了,长短不齐,啥子手艺嘛。”
    老三皱起了眉头:“每个月剪一次头,一个仓的犯人都要剃,三下五除二,敷衍了事呗。”
    “有些人被关进去,咋没剃头发喃?”有人质疑:“上次刘大娃酒驾关了半个月,就没剃,是不是?”
    “剪脑壳也要分个月初月尾,刘大娃是月初关进去的,还没有等到剃头的时间就出来了,好奇怪吗?”
    大家七嘴八舌问个没完。
    “听说里面的菜天天都是萝卜、青菜,油腥腥都没有一点,吃得人直想呕吐。”
    “里面的东西要是好吃,山珍海味,还不个个都想拱进去,你真他马的是个笨蛋!监狱是啥子?就是要你进去了一次就终身难忘的人间炼狱。你要想吃好的也有,单锅小炒,贵得吓人,老子15天吃了1200块,婆娘每个星期送600来,你们不信问她噻。”
    三婆连忙接过话头:“真的,我每个星期给他交600,生怕他在里头闹情绪,他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哒。”
    “都说里面早已实现共产主义、共和制。还不是大家吃,把你当冤大头。”老表咧着嘴挖苦:“坐牢还要吃嫩好,充有钱人。”
    老三的脸有些挂不住,正待要发作,三婆抢过话头:“你晓得个铲铲,不拿点钱出来把里头的关系搞好,要得过屁。你三哥大字不识,天天喊他背监规,背错了就遭打,那个承得起?就是花钱免灾噻,给自己买出路。你看你们三哥身上的伤,这儿,还有这儿--那边,都是犯人打的。你狗日的说话不腰痛。”
    老表笑了笑说:“其实监狱跟社会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欺善怕恶的地方。大家都是犯人,没有什么‘先来后到’,那个牛不牛、谁吃霸王餐的事。关键是你自己心头有个畏惧,人家不伙起来欺负你才怪。”
    老三呶了一口酒,换了一副正二八斤的面孔,把脸添到老表的肩坎上小声说:“不错,监狱确实跟社会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欺善怕恶的地方。就像你,一边喝老子的烧酒,一边嘲笑你三哥。你认为你三哥是怕事的人?应该在里头跟人拼个半斤八两才算好汉?三哥跟你说,我们那个仓,不是杀人抢劫,就是贩毒夺命的重刑犯。你有本事在里面呆半个月,三哥给你出钱,看看你咋跟他们较劲。不是三哥吓你,他们反正是死刑,你要犟,他比你更犟,无非多拖一条血债。”
    这番话大家都听到了,也悟出点什么:你不过交通肇事,或者勉强算妨碍公务,咋会跟重刑犯关在一起喃?
    看过《水浒》没有?啥子叫“杀威棍”?
    大家都收起了嘴角上的笑容,刹那间一阵沉寂...。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2-5-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节:
    仓里关押了好几个重刑犯:兰三恋爱不成,亲手将杀恋人捅死,手段残忍,其罪必判死刑无疑。候四则集偷窃、抢劫、敲诈、贩毒于一身,几进几出,属于累犯,已经戴上手链脚镣。老三与他们关在一个仓,说明“暴力袭警”引起了“警愤”,他们要给他点颜色、一个下马威。因此他觉得恐惧,要以物质方式来贿赂这些人,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二十天前,医院打来电话,让他到外科做一个复查,然后办理出院手续。当他检查完毕,三名便衣就把他堵在了医生办公室,说他涉嫌妨碍公务,要求他配合调查,把他强行塞进了警车,并没收了手机。他被询问了一个下午,在一页一页的询问笔录上按下手印,被宣布刑事拘留,送上了山。
    按照监狱管理人员的吩咐,他交出了随身携带的物品,解下了鞋带、皮带。然后被责令举起双手,让管理员搜身,告知他监狱的纪律,随身物品的处置、领取、使用等等。
    他在被带到仓前,买了些香烟,当然管理员还让他在一个露天的沙堆上“领取”了一双筷子,一个饭碗。
    老三到医院复查身体、办理出院手续,他的老婆并未疑心。她在村里开着一个小商店兼茶馆,也脱不了身跟他一起去。到中午丈夫还没有回来,电话打去却关着机,她顿觉事情有些不妙。下午5点,她接到来自当地派出所的通知,说老三因涉嫌妨碍公务被刑拘,让她去送被盖,才想起应验了几天前自己兄弟的分析:“只要三哥出院,他就会被抓。”
    但她当时认为自己的丈夫是“受害者”,袭警的人是老二,跟老三没有半点关系。一句话,老三没有打警察,谁也不能强安一条罪在她男人身上。
    兄弟说:“三哥没有打警察是实事,但出事时二哥根本不在现场。是谁喊他去的?他怎么知道三哥挨了打?毫无疑问,是三哥打电话给他的,三哥就有聚众闹事、妨碍执法的嫌疑,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二哥已经进去了,肯定要如实讲当时的前因后果,三哥能轻易脱得了干系?”
    可惜她听不进劝告,自认为丈夫被人追打受伤住院很委屈,如果他还会被抓,那就是老天爷的额头上没长眼睛。
    现在想来,如果事情发生时,自己的男人处置得当,那么,他便是受害人无疑,可以要求对方承担医疗、误工、营养、护理等等费用。但问题就错在老三给老二打了电话,要求他带人去帮忙。结果仇没有报,老二却把警察打伤了,缝了七针,弄巧成拙,反而连累了自己。
    想到这起事,老三夫妇就十分后悔。虽然嘴上不说,从内心来讲,他老三是有愧于二哥的。
    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二哥的入狱,引发了二嫂对他的极大不满。随着二哥的案情逐渐加重,二嫂提出“如果你们二哥被判刑,我就和他离婚。”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节:
    老三是交了钱保释出来的,但到底花了多少,三婆一会儿说是8000,一会儿又说是10000元,没个准,大家也不感兴趣。
    大家感兴趣的是他眼下虽然被放出来了,会不会再被抓进去?
    别以为这样的担心很可笑,在以往,这样的实例可是多不胜举。人们都吓怕了,有这样的戒心并不奇怪。
    警察为了创收,常常会恐骇犯人及家属。夸大案件,故弄弦虚,不惜三番五次地抓了人又放,放了又抓,直到把你榨干为止。
    老三是妨碍公务,按刑法中的条款,只是一般性犯罪,最高可判3年,为什么一入狱就把他与重刑犯关在一起?如果没有人特别“关照”过,谁敢违反监狱的管理制度?
    毫无疑问是有人在公报私仇,极度痛恨这类敢袭警、渺视社会的人渣、流氓、泼皮。要他们尝尝在高墙内被剥夺自由、受尽羞辱的滋味。这心思虽狭窄了点,但在对犯罪分子的惩治上,还是能起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的老婆说,警察曾从侧面调查过他们家的收入状况,得知他们刚刚修过房子,欠了一屁股债的事,否则这次即使给10000元,不一定能保释得出来。
    老三十分后悔当初由于自己犹豫,不肯一下子掏出30000元来了结,结果前前后后的“损失”已经接近这个数字不说,反害得二哥至今还在牢里面临刑期,二嫂天天拉着脸吼来吼去:“你出来了,就不管你二哥了么?”。
    二哥从正月初六被拘留,2月25日宣布正式逮捕,已经入狱整整两个月。二嫂除送了些换洗衣服和一床被子外,一分钱也没往里拿。原因很简单,她也修了房子,也欠一屁股的债。与老三家的状况不同的是,老三家开着商店茶馆,每天有进账。而她有孩子在读书,花销只能给庄稼要。这连年的干旱,收入锐减,哪有余钱往监狱里送?
    当然,她的主张谁都清楚,自己的男人是帮兄弟惹下的麻烦,这个钱理所应当由兄弟出。
    老三出来后,托人给二哥送了200元钱,端了一盆猪头肉解馋、作营养。
    现在懊悔不已多时的老三,与队里的一干务工人员登上了西去的火车。他说一是怕再被抓,二是欠了钱要还债,三是交警一直扣留着他的驾照、行驶证,他无法营运。
    关于二哥的事,他表示手里没钱,什么都是白说。同时认为二哥袭警不是在帮自己,而是连累了他。甚至说二嫂的每天的骂骂咧咧,实质上是在对他进行敲诈,这让他很心烦、头痛。
    不知什么原因,在得知三兄弟要躲避这场事,外出打工的消息后,二嫂再也没有去他们家,而是依旧每天骑着电动车早去晚归打零工,这样每天能赚60元养家。
    现在正值春播季节,要扯谷桩、挖田、平整、泡种育苗。
    几乎每个晚上,借助着夜色,她都会在下班后钻进田里忙上一阵子。
    人们一谈到她,都于心不忍,言及的只有两个字:可怜!...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2-5-1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坐等更新,楼主每天多整点嘛。

发表于 2012-5-17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啊:lol: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临时工是我 的帖子

马上就端来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节:
     4月某日,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由于实事清楚、证据充分、老二认罪,庭审进行得很顺利,当庭判处有期刑6个月。
    走出法庭,律师有些不满地对二婆说:想判缓刑、保外就医,你又舍不得钱。
    二婆回应道:哪个半年能找两万元来交这笔罚款嘛,还不如让他坐牢来顶。
    律师是某律师事务所的“搭伙”人,据说目前这种凑合在一起“接案”的杂牌军比较盛行,庞大。有的律师甚至奔走多家,马不停蹄的穿行于各个律师事务所...。
    它的“特色”是只要你接了案,按案件标的交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运作费,就没有人在你面前指手划脚,律师们也落得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当初二婆凭人推荐去找他,律师的口气大得很,说他接过很多“复杂”的官司,认识很多“里面(不晓得是泛指官场还是仅限于法院)”的人。一句话:找他打官司,算是找对了人。
    他告诉二婆:这个官司准赢,你也别再东跑西跑,该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等我的好消息就是了。
    农村人地道憨厚,于是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只隐瞒了众人,说自己的男人很快就会放回来。对好追根究底的乡里乡亲的关怀,她露出一脸的不高兴,生硬地道:跟你说你也不会明白。
    男人出了事,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说话虽粗俗了些,人们也未往心里去,反倒安慰她:没事就好。
    正月到二月,连老三抓进去也被放回来了,仍不见老二动静,大家起了疑心,背地里议论纷纷,她才慌了神。
    给律师打电话,人家说在外地。问那个时候你才能回来,人家说不一定。多打了几次,律师不耐烦了,说你这个人咋子会这样,天天打电话干什么?我说过会给你摆平就会给你摆平,你信不过我,你就去找其他律师。
     她一想也是,既然你这么忙,那你就退钱,我另外找人。话一落地,律师说了一句“你神经病”,就把电话挂断,再也不理睬她。
    回来跟三婆讲,三婆气不打一处来,骂她是个“瓜婆娘”:一万元的律师费,你咋不跟人商量,就敢随便给人?协议书都没读,就敢跟人家签字耍?
    二婆说:他说了,包打赢哒。
    三婆说:他说包打赢,这包打赢的几颗字写在那儿?
    二婆拿着协议看了一遍,上面确实没有这几个字。但她固执地认为律师说了包打赢,就板上的钉钉。如果打不赢,律师咋会轻易表这个态,难道他会为这点钱砸自己的招牌?
    三婆听了这话,气得吹胡子:防火、防盗、防律师,难道你真的一点都不懂?
    从法院出来,二婆一脸的沮丧:一万元律师费打了水漂,男人要坐半年的牢才能回来,这难道就是信誓旦旦“包打赢”的结局?
    今天已经是5月17号,二婆的男人还在牢里。
    老二打电话回来,说西部大雨、泥石流、洪灾、山体滑坡,无法开工,不日将会回家...。
    (全文完)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