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金沙博物馆春光明媚,桃红李白、柳叶飘扬。3月31日,与其相邻的金沙讲坛,迎来了京剧舞台上最时尚的演绎者王佩瑜。
金沙讲坛,设在一个新建的金沙剧场内,比当初的市图书馆讲演厅大得多,当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时,己经有几十个先到者在最隹位置上就座了,于是寻了靠过道的位置坐下,我感觉到,这靠背软椅,坐着相当舒服。随着观众陆续进场,临近讲演开始,剧场上座率己达七、八成,看来,爱京剧(亦爱川剧)成都人还真不少。
14∶20,四川电视台的帅哥主持人说,今日主讲嘉宾2011年凭其所演的《赵氏孤儿》获得第25届戏曲梅花奖。(与川剧演员王玉梅同时)曾在电影《梅兰芳》中为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配唱。简短介绍之后,王佩瑜帅气登场:头上只留寸许短发,穿一件套头短风衣,休闲鞋,牛仔裤,中性的打扮,上得台来,乍一看,仿佛一个时尚小青年。虽然气质儒雅,眉目之间流露出同龄人少有的自信和从容,但如果你没有看过她的京剧,就很难相信她就是有“当代孟小冬”之誉的余派老生。
她撤去讲台,也不要座椅,在台上站着开讲。甫一开讲口,我们听到的是一个清秀的女性声音,以至于有听众提问:“你怎样在饰演角色时将嗓子转化为浑厚的男性发音?”这个问题,让全场气氛活跃起来。然而,王佩玉的回答二两拨千斤:“这其实很容易,只要经过训练,每一个有志的女孩子都能够办得到”。
在即将举行的2012年全国6城市巡回演出中,成都是其中之一站。王佩瑜说,这齣《赵氏孤儿》保留了余派的唱腔神韵,结合马派的叙事表演,将原本长达3个半小时的演出精简到2个多小时,删去了一些冗长情节,直接由程婴盗孤出场,而诸如盘门、白虎堂…等最经典、最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场次都保留下来,使剧情冲突更集中,一改传统戏给人拖沓冗长的印象。京剧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必须大胆改革,这不是迎合市场,因为这样才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符合青年观众的欣赏习惯。她说,若死抱着传统不放,一点不敢变革,京剧艺术就没有生命力了…。
王佩瑜说,京剧表演的程式与其它剧种一样,讲求虚拟、写意,说到人物表演…突然打住,她邀请台下听众回答。有人说,眼神、形体。有人说,手、眼、身、法、步。王佩瑜得寸进尺,请听众上台跟她学习表演,台下顿时有几十只手踊跃的举起来。王佩瑜选择了5位男女观众,其中大多是年轻人,从他(她)们的简单自我介绍中得知,大学生居多。她让他(她)们站在自己的身后,面向观众,亦步亦趋的学习表演:抬手、举头…等等一系列动作。最难的是走台步:左脚踏稳,抬起右脚,但不能立即放下,而是要前伸、上举,停顿片刻后才能慢慢放下,再抬起左脚…双脚交换,这个步态叫做《亮靴底》。没经过训练的几个年轻人东倒西歪哪里站得稳!引起台上台下,一片笑声。笑他们与王老师的示范相差十万八千里;笑王老师慷慨赠予他们“表演得好”的高帽子;笑他们敢于上台重在参与,不怕“洋相百出”。
王佩瑜说道,当年马连良先生表饰演××角色时,一只脚前跨;另一只后伸,身子下沉,这个亮相好帅!“而我就不敢,因为马先生他高呀!我要是也这样”说着,她比划姿势:“观众会说‘王佩瑜怎么没啦!’,”台下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笑她的幽默和自嘲。人们说,敢于自嘲的人是自信的人,我看到她的个子的确不高,也就一米六左右,可她一但开口,就会让我们沉醉在那浑厚古朴而不失细腻,颇带书卷气的念白和唱腔里,此刻,谁还在乎她个儿是高?是矮?谁还在乎她是男儿?女身?
“千金白话四两唱”王佩瑜如是说“京剧念白是无伴奏,无依托,有调门,有韵味的,有强烈的音乐感的,不是唱歌的歌唱”。她指着屏幕上打出的一段《赵氏孤儿》中程婴的台词:“小人与公孙杵臼有八拜之交,只因他隱藏孤儿不报…”邀请一位女生念白,女生的普通话虽然吐字清楚发音标准,但毫无韵味可言。接下来王佩瑜作了示范:一句话的吐字中有的峻急、有的舒缓,有的升或降了一个调,有的字拖长音还拐了一个弯,念到“怎奈大人有令在先,知情不举者罪加一等…”时突然加快了语速,字字发音刚劲而激烈,丝毫不稍停顿,一鼓作气地“…特此前来禀告大人!”。念毕,己是全场掌声雷动。
没有人晃悠的荧光棒,没有人高举“××我爱您”的标语牌,只有给予京剧艺术的热情掌声。这就是超女歌星和“当代孟小冬”之间的区别。
在与听众互动性中,王佩瑜一时讲演,一时表演,2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临近结束,在全场听众的热情要求下,她又唱了一段余派名段《搜孤救孤》中“白虎大堂领了命…”儒雅苍劲之声,直达金沙剧场的穹顶,人说,“余音绕梁”或者“瑜音绕梁”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