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9时30分,来自川菜、粤菜、鲁菜、浙菜四大菜系的四位顶级烹饪泰斗,齐聚绵阳“兰庭十三厨”餐厅,现场分别拿出各自菜系的烹饪绝活,上演了一次中国烹饪界难得一见的“华山论剑”。川菜“烧汁迷您肉”,粤菜“烟肉香芋卷”,鲁菜“九转大肠”,浙菜“宫廷鱼头王”等名菜,经四大菜系名师泰斗精心烹饪,顿时香飘满室,令人望而生津。四大菜系名师还现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名师“论剑”
四大菜系各具特色
国家高级烹调技师、中国鲁菜特级大师高炳义第一个出场,现场为大家烹制了鲁菜“九转大肠”。清朝光绪年间,山东“烧大肠”一菜流行。道家善炼丹,有九转仙丹之说。山东文人墨客品尝此菜后,觉得口感非常好,有飘飘欲仙之感,故名之曰:“九转大肠”。
“此菜味型复杂,在中国菜系中极为少见。它将酸甜苦辣麻融为一体,让食客品尝后有五味杂陈的感觉,回味无穷。”高炳义大师一边施展身手,一边向绵阳厨师传授烹饪好此菜的一些秘诀和新创的调味方法,令大家受益匪浅。此菜做成时,现场市民在1米开外都已经感到异香扑鼻,味蕾大开,纷纷上前先尝为快。
浙菜泰斗、中国烹饪大师、浙江饮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定初,以及“广东十大名厨”、中华金厨奖获得者粤菜泰斗庄伟佳,随后登台献技,各自烹制了浙菜“宫廷鱼头王”和粤菜“烟肉香芋卷”。他们精彩绝伦的厨艺技惊四座,赢得一次又一次喝彩。
绵阳籍四川省特一级厨师、川菜泰斗史正良,代表川菜,也代表绵阳,以自创川菜老菜新做之“烧汁迷您肉”亮剑。史正良大师甫一掌勺,立即成为了3月12日的焦点。普通的五花肉,加之以油炸,再通过一番特别的烹制,10分钟即端上了餐桌。此菜的特点是色泽鲜活,质地酥软化渣,微咸微甜微麻微辣,是为佐酒佳品。史正良大师以简为美、以精为美的高超烹饪技艺,令在场人士为之折服。
“中国各大菜系之间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各有不同的文化与地域特色。相互之间多加强这样的交流切磋,才能把中华优秀的传统烹饪文化发扬光大。”四位名厨对其他三人的厨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表达了希望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烹饪文化的共同心声。
名师“献计”
绵阳川菜未来发展要靠创新
3月12日四大菜系名师荟萃,记者趁此契机,就如何进一步振兴绵阳川菜,使之走向辉煌,向4位全国著名烹饪大师“问计”。
“如诗如画、安全营养的菜品,才会让川菜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有51年从厨经验的史正良大师说,川菜和川味火锅,目前在全国发展得非常好,已经占有半壁江山。但是,川菜不能就此固步自封,停步不前。人们有一个误解,麻辣就是川菜,这不是川菜的真谛。川菜的真谛就是返璞归真,愈自然愈为佳品,要在回归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创造出不同的川菜新品。同时,还应该加强川菜文化的挖掘与发展,那么,川菜的发展之路才会更加广阔。史正良大师建议绵阳新晋的厨师,多学习一些美学知识、中医学知识和营养学,做一个有文化的一流川菜厨师。
高炳义大师说,现代的烹饪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绵阳川菜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他认为烹饪的时尚化和文化化,愈来愈受到业界的重视和美食家的欢迎。绵阳“兰庭十三厨”餐厅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引领了川菜未来发展的一个潮流,成为了绵阳川菜文化的一个新的标杆,值得庆贺。他希望今后诞生越来越多这样的川菜文化新生力量,为绵阳烹饪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最后,四位大师对绵阳市民如何丰富自己的餐桌,给出了极为宝贵的建议。他们建议市民多吃低糖、低盐、低脂肪和微辣菜品,对于活杀的动物,应该通过冰箱急冻之后,进行一次排酸处理,再烹饪使用,这样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大师们还特别提醒市民,煲汤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因为煲汤时间太长,汤中可能会出现尿酸偏高的问题,不利于健康,建议煲汤最长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