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80|评论: 27

锣鼓听音:今天的《人民日报》在批评谁?

[复制链接]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2-2-2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锣鼓听音:今天的《人民日报》在批评谁?






...................................................

    今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宁要微词,不要危机》,通篇阅读,与其说是呼吁,更近乎是一篇檄文。

   全文共分为十段落,以下为简单摘要:


   第一段:“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第五段:“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第六段:“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你没有看错,俺也没有摘录错,这句话奇怪的一字不少在这里又出现一遍,

   第七段:“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

   第八段:“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

   怎么看文章的这些内容似乎不像是说给俺们群众听的。

   文章的其余内容基本上属于废话经典回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观点·深化改革认识论①)


    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崩溃边缘,到南方谈话前的历史徘徊,我们党正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才能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巨轮劈波斩浪,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如此,我们就一定能把风险化解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人民观点·深化改革认识论①)


    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诫:“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崩溃边缘,到南方谈话前的历史徘徊,我们党正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才能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巨轮劈波斩浪,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如此,我们就一定能把风险化解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发表于 2012-2-2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批评保守派,及论坛的刀子嘴儿
发表于 2012-2-23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笔杆子,文采非同凡响。。。。。。

发表于 2012-2-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刀狗还不现身。。。。。。

发表于 2012-2-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D:)

发表于 2012-2-2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提醒某些人:玩瞎折腾不叫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两会上曾明确强调:改革要推进,但不能瞎折腾。再对比今天中国的现实情况,有多少打着“改革”旗号瞎折腾的事情?目前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危机不是因为不改革造成的,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乱改革引起的。一个好好的免费医疗制度改革成市场医疗制度,结果人心向背,怨声载道,再回过头来又往回走,这不是折腾吗?

发表于 2012-2-2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狼魔鬼 的帖子

假洋狗崽子二世,这日报让你兴奋了吗?要提醒某些人:玩瞎折腾不叫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两会上曾明确强调:改革要推进,但不能瞎折腾。再对比今天中国的现实情况,有多少打着“改革”旗号瞎折腾的事情?目前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危机不是因为不改革造成的,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乱改革引起的。一个好好的免费医疗制度改革成市场医疗制度,房改搞得百姓买不起房,教改搞得百姓读不起书,这些结果人心向背,谁受益谁获利?怨声载道,这不是折腾吗?什么叫“不完美”的改革?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这岂能用“不完美”来掩饰?这算不算是小平同志所言改革的失败?

发表于 2012-2-2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今天的很多问题就是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造就的。
当初搞经济改革时,政治体制改革没跟上。
虽然目前的改革并非是最完美的。
但是大多数人是肯定不愿回到搞个人崇拜,极端专 制 集 权的毛时代。
那样中国的未来就会毁在那些少数的文革余孽手里。。。
我不知道刀狗是真糊涂还是假明白。或是故意为之。。。你看看还有几个人支持的一些说法。
真的觉得你很可悲。。。。

发表于 2012-2-2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儿,老夫再给你上上课。
民 主法 治不是西方独有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结晶。
所以民 主没有东西方之分。只有真假之分。
连我党都不会公开反对民 主。而是在大力提倡民  主。
虽然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
而真正反对民 主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
这也是由于政治改革没跟上,权力的垄断造成的。
要不就是那些洗脑太深的文革余孽。
认为要回到高呼万岁时代,保持大锅饭的状态,才会体现出公平。
据老夫从你的言语观察所得。你作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最后送你一句话,你慢慢去体会吧:
“跪得太久,不知道站着的好处”。

发表于 2012-2-25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狼魔鬼 的帖子

狼二狗!眼开你的狗眼看看,谁才是既得利益者!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最颠倒黑白的地方,就在于把深受其害的广大弱势群体称为是“既得利益者”,如此丧尽天良简直超出了人性底线。文中说“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当今中国的既得利益者,无一不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根本不可能阻碍改革,唯一阻碍和反对悖逆天理人伦改革的,是遭受抢劫和剥夺的广大弱势群体,是被暴力强占土地的农民,是被赶出工厂大门的数千万下岗工人,是出卖和伤害自己身体还被押着游街的小姐,是一辈子血汗积蓄都被抢劫一空的股民,是用双手建造了一座座城市却连一平米房屋都买不起的民工,是还富有良知和人性的那些知识分子、公务员、企业家……就是不可能有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发表于 2012-2-2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骇人听闻的政治谎言,1%对99%的政治宣战

发表于 2012-2-25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人民日报不要成为愚弄人民的工具,不要成为反共反人民势力的喉舌!

发表于 2012-2-2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刀狗已经疯了。。
大家小心。:lol:lol:lol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1121949197701358.jpg
201117210294663775.jpg
2011322358294492663.jpg
发表于 2012-2-2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大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监督机制,人们根本无法监督这些钱怎么用的。
党内监督,是骗人的。

发表于 2012-2-2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广安你好 的帖子

假洋狗崽子广安你好,我说过你去凯迪论坛粘贴几张造谣污蔑开国领袖的文章一点不足怪!谁会相信呢?凯迪网站是个什么地方,本人已发贴早已揭穿。你还是就人民日报评论的内容好好讲讲谁是“既得利益集团”吧?谁在改革开放中得了利?是得利的在高呼继续改革开放呢?还是没有得利的在高呼阻碍这种只让少数人得利的继续改革开放呢?继续改革开放的方向和目的是什么?继续改革开放能把房改、医改、教改这压在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改掉吗?继续改革开放可以让所有老百姓参与吗?继续改革开放由哪些人来作“顶层设计”?继续改革开放可以让三十年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消失吗?而导致中国严重贫富两极分化的改革是不是失败的?是不是已经成了小平同志所预言的已经走上邪路了?这些事情讲清楚了说明白了,就可以搞懂人民日报编辑部所言是什么意思了!

发表于 2012-2-2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的目的是要求加大改革力度, 这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心愿       但问题在于是政治更民主的改革还是 经济更私有化     民主改革阻力不小,要不然早就完善了,但普通老百姓渴望多些民主改革除    私有化于普通老百姓最不利,但有权有势者稀望这样的改革更大更快      于是各种声音就出现了     

发表于 2012-2-2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0539781 的帖子

朋友,你还算是听清楚了点点他们改革的锣鼓音了,私有制就是他们的终极目的!只不过人民日报是假人民的意掩藏着彻底私有化改革的算盘,这和近来民间投资新三十六条公布 鼓励参与国企改革是遥相呼应的,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最后的几个国有企业!只不过这次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因为人民大众拥护的改革不是这样的改革!假洋狗崽子广安你好!你身上能拔下来的不管是阴毛阳毛,你高兴都可以随便拔,不过没有事一天就知道拔自已阴毛的人,估计是得了意淫症!还有脸拿到这论坛上来讲,哎呀,狗就是狗,没有人的廉耻之心的!我也不会计较,你最好拔得一根不剩!呵呵!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