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RINE MARTIN的家在法国巴黎南部小镇MONTLUCON。她是巴黎大学的西医学博士。她曾在英国工作了5年,研究脑部对药物的反应。科研工作使人紧张而专注。有一天,KARINE放松了下来。 放松,正是源于中国道教传统文化。1998年的一天,一位英国同事带KARINE去打坐。这是她第一次接触与道教文化有关的东西。\"打坐让我很放松,我从来没有那个感觉。\" KARINE回忆多年前的感觉依旧满脸新奇:\"过去我以为我知道很多的东西了,现在才知道那边还有更多我从来都不知道的东西呢。\"她说着,一边在面前比划了一下,又伸长了胳膊朝远处画了一个圆。对中国道教文化的初体验,激起了KARINE的浓厚兴趣。她找来法文版、英文版的中国古典文化典籍《老子》、《庄子》阅读,简直着了迷。终于,她辞去了在英国的工作,到中国来做一名道士了。 KARINE的家人朋友都以为她疯了。但KARINE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她要了解一个东方古国独具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并且要亲身体验亲身感悟。她来到西安曲江一个具有美好名字的村子--春临,跟随青华宫住持黄世真道长学道。黄道长早年曾到英国等地传播道教文化,他收下了这个洋徒弟,并给KARINE起了个中文名字:景秀。法兰西美女终于可以在道教文化的本土--中国的道观里,束起金发,戴上道冠,披上道袍,脱下布鞋,双手合拢,盘腿而坐,体验打坐的滋味了。 景秀说,以前我知道,运动对身体好、看书对脑子好;现在我知道了,打坐对调节心境好。她形容一开始打坐时有两个\"我\":一个\"我\"安静地坐着,一个\"我\"在旁边,很焦躁。慢慢的,景秀发现周围越来越安静,旁边的那个\"我\"也静了下来。最后,两个\"我\"合而为一了。景秀感悟出中国道教文化的一点滋味:看似简单静心的打坐,其实蕴藏着哲学意味的深刻玄机。 在打坐中慢慢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并非是景秀学习道教文化的唯一方式。她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汉语,短短一年时间,可以颇为自如地用汉语交流了。景秀在西安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她和他们闲坐、喝茶、聊天,她观察他们的言行和内心,她觉得他们都是彬彬有礼、心底善良、自然和谐的人。她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正是研习道教文化的好途径。景秀也在道观里向老道士请教。 以前,她也以为道士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其实,他们真是\"自然而然的人\",也开玩笑,很易接近,很好交流。他们对景秀并不多说什么,只是喝茶、做事。景秀就从老道士的斟茶倒水、打坐走路等等行为举止中,觉悟着。问她\"道是什么\",景秀会陷入沉思。她似乎屏住了呼吸,褐色的眼珠也不再游移,盯住了一个地方,冥想。是语言表达的障碍吗?景秀说不是。她说,对不同的提问者,她的回答不一样。比方说如果是一个孩子问她,她会说,道就像是你的母亲。因为道是万物之母。有言在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末了,景秀引用《道德经》里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形。景秀如此体会博大的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