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蓬安县柳滩乡鱼形村泥泞的山路上,一辆白色的宝马车十分引人注目。车的主人是位女士,蓬安金土地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唐杰。 女老板驾着“宝马”办农场
唐杰的老家就在柳滩乡鱼形村,她很早就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后来,她结识了现在的丈夫、台湾商人吴昌明,在丈夫的帮助下,唐杰一步步从公司业务助理到公司法人,一番辛苦打拼后,完成了“原始积累”,开上了宝马车。
从农村走出来的唐杰,没有忘记家乡的那片大山,于是,她把人生二次创业的根据地定在了老家柳滩乡。
老家柳滩有肥沃的土壤、大片的草地,建一个现代农场,致力于生产有机食品前景多好呀。谁知,她的想法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唐杰终于说服家人,今年初,在这片赐她生命的土地上,创办了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邀请当地农户加盟,成立蓬安金土地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一个投资600多万元的现代农场已经初具规模,包括有机葡萄、生态放养鸡、五星批杷等四大基地,其中,有机水果基地占地约400多亩,年产有机水果约数万公斤,生态放养鸡场占地400余亩,年出栏土鸡3万多只。
她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
在唐杰的名片上,“健康第一”4个红字显得特别醒目。在她的葡萄园,葡萄的根部堆放的是农村废弃的谷草,在葡萄园中的几个大池子里,是正在发酵的猪粪、鸡粪。她说,谷草和动物粪便腐烂发酵后,就转化成了很好的有机肥。
只要唐杰的宝马车一发动,车里便开始播放一些企业管理讲座,而在她驾座旁,摆放着一本名叫《系统的力量》的企业管理类书籍。
她不仅自己随时学习,甚至还要求到企业打工的农民也加强学习。她说,学习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希望通过学习,让更多的农民成长为现代新型农民。
公鸡戴上塑料“眼镜”
10月19日,唐杰开着她的宝马车到她的生态养鸡场去。当天下着小雨,通往养鸡场的乡村小路泥泞湿滑,车只好在半路停下,后在一辆货车的拖拽下,才爬上了海拔300多米高的山顶。
养鸡场被群山环抱着,见到有人来,鸡群呼啦啦拥了上来。唐杰立即来了兴致,跑进堆放食料的小屋,不一会儿,就和饲养员提着满满一桶玉米粒走了出来,鸡群叫得更欢了,围着她转来转去。
唐杰蹲着身子,扬着一大捧玉米粒朝鸡群撒去。一只抬头张望的大公鸡的眼前挡着的一块红色塑料牌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再仔细瞧瞧,原来所有的公鸡都戴上了这个玩意儿。唐杰向笔者解释道,目前,生态养鸡场养的全是清一色的公鸡,公鸡天生好斗,不得不给它们戴上塑料眼镜。这样,这些好斗的公鸡若要争斗,只能斜着脑袋侧面攻击,这大大降低了它们“作战”的频率。
“为了保证出栏的鸡是真正的生态鸡,我们还采用一整套生态养殖法。”唐杰给养鸡场定下“三大准则”:一是放养,二是用井水、玉米、稻谷、小麦等进行饲养,三是养至5个月即出栏销售。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11026/39071319644595968.jpg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11026/29131964459598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