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1/9/1315273206140.jpg “南瓜队”全体队员 四川新闻网南充9月6日讯 张晓东
“这几天,正是南瓜大量成熟收获的季节,我的背上都背起了几个大泡!”阆中市裕华镇千佛岩村75岁的农民老大爷鲜开模满脸汗水的说道。“但是我仍然坚持着,我们村上这么多年才引进这样土地流转大户,我们家家户户有土地流转金,我们现在工作每天还有工资拿,我一定要努力工作!”
9月3日下午,在阆中市裕华镇千佛岩村鸿丰农业开发园区,大棚林立,瓜果飘香,负责南瓜收获和运输的“南瓜大队”一派繁忙,“南瓜大队”大队长江兴俊正在组织队员们挨个田地对颜色泛黄、已经成熟的南瓜进行地毯式搜索,发现一个马上割掉,并负责背送到指定的地方过磅上车。“南瓜队”是种植大户们对这些从事南瓜收获运输人员的绰号,因为南瓜队员的工作很辛苦,他们每天与南瓜打交道,在齐人深的杂草和藤蔓中找到南瓜,再用镰刀熟练的割掉,用背篼把南瓜运到公路边过磅上车,这些程序都是南瓜队的工作。南瓜队有30多名队员,这些队员年轻的50多岁,最老的75岁,都是农村的留守老人。他们由于年龄较大无法到外地务工,只好守在家里,现在当地发展蔬菜种植,他们每天靠劳力劳动,可以挣上60-120元,虽然在烈日下辛勤工作,挥汗如雨,时常被荆棘刺破,遭到虫子攻击,甚至被藤蔓纠缠绊倒,但是他们为了使这些山里的优质南瓜快速及时运到外地去,拼命地干活。
http://pic3.newssc.org/upload_local/0/2/2011/9/1315273453078.jpg 我这一背,有120多斤 为了确保工作效率,他们严格分工,有专门从事收割的,有专门从事背运的,还有上车的,下车的和秤监督的。这些工作相互衔接,使成百上千斤的南瓜源源不断从地里收集起来,集中到公司的堆放点,然后装车运走。南瓜队工作的时间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多钟开始工作,晚上8点多钟才收工,除了吃饭和中午休息三个小时外,其余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忙,他们个个都是汗流浃背,从事背南瓜的,还要拿上一个 T字型的叫打杵子工具,一是在狭窄的道路上当拐杖,二是便于在路上歇脚。今年的南瓜分外高产,7-8个就是100多斤,这对于这些年迈的留守老人们来说,有些吃不消,但是为了完成收割任务和挣点贴补的钱,他们个个干劲冲天。天气炎热,舍得花钱的老人们,吃个冰糕,喝瓶矿泉水解暑。家庭经济困难的,就是喝点冷开水,或者喝点自己泡的土茶“香龙草”,他们最舒心的是老板们带上藿香正气液来看望慰问他们这些工人,其实不需要多少的关照,只需要一句温暖的问候,这些南瓜队员们就十分的开心,而且老实干活。
南瓜队最开心的是收割到最大、长的最奇怪的南瓜,他们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般高兴万分。在忙累了大家休息的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讲个笑话,拉拉家常,说说儿女们在外打工的事情,都十分快乐,心情格外舒畅。据了解:这段时间是南瓜的高峰时期,直到国庆前,还有大量的南瓜要收割。据介绍,今年业主在全村种植的优质南瓜有1200多亩,每亩产量达到3吨多,要完成收割,这20多人要完成3600多吨的采摘任务,还需要一段时间。由于现在村上引进了土地流转大户,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所以现在“南瓜队”不怕失业,还有冬瓜、甜糯玉米、蔬菜等需要利用他们的力量采摘运出去。南瓜队的辛勤工作,背出了业主丰收的喜悦。其实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也希望公路早日修通,但是农村的自然条件就决定了公路不可能通到每一块田地,所以他们的作用就不会磨灭。
年轻人在沿海打工挣钱,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也不甘寂寞,就近打工挣钱,像“南瓜队”的老太爷,老太婆们一样,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建设新农村,带来致富的希望!他们的坚毅和顽强展现了农民的勤劳本色,无论农村如何发展,他们都是农村经济离不开的生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