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山歌是炉霍先民长久传承下来的音乐记录。它乡土气息浓郁,种类众多,内容广泛,情感丰富且通俗易懂,其演唱节奏舒缓自由,抒情流畅,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唱者可即兴创作,任意发挥。在演唱形式上,炉霍山歌具有多种方式,分单唱、合唱、对唱、轮唱等,还有领唱,即一人唱众人和。这些形式因场面而异,行板自由,一般轻重急缓不受限约。这正如山歌手自己说的一样:“不配乐器不搭台,敞开喉咙唱起来。”其演唱风格,表现出一种特别纯真性情的自然抒发,老人的演唱沧桑厚重,少年的清新亮丽,男子的深沉宽广,女子的婉转高亢。此外,炉霍山歌还有着它独特的社会功能,寓乐于歌,寓教于歌。人们通过了整天的辛耕劳作,茶余饭后,左邻右舍,三朋四友,围坐星光之下,借明月之美,互教互唱,一首首或幽默或欢快或深情的山歌,荡漾在高原的夜空,让人们精神振奋,疲劳顿消。 炉霍山歌从高山到低谷,从牧区到山村,遍及各个角落。无论田边地角,还是屋场院落,都是民歌的驻足之地。据有关材料统计表明,炉霍县4万余人口,能唱山歌的就占百分之六十左右。炉霍也因此被冠于“中国西部藏族山歌之乡”的殊荣,同时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月的宗塔草原鲜花盛开,牧民以唱山歌的形式感谢党的好政策,他们再唱山歌给党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