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10|评论: 35

消失的记忆--西充民间技艺大联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小NC关于石匠离世的帖子,回想起小时候见过的许许多多西充民间的各种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或因无传人而丢失了,发一个帖,请各位网友把自己小时候看到过,或者自已家里就有某种技艺的在这儿说一说,也算对我们消失的记忆一个重新捡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老家修房子大多是筑土墙,用木板做成的模板一层一层往上加,填上土,然后三个人用大石夯夯实,两个人抬,一个人掌方向,喊号子,那号子悠长悠长,传得好远,十分动听,我小时候最喜欢坐在阶沿边上,看他们打夯,听那号子,不知何时就没有了
发表于 2011-5-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是哪里的啊??第一次听说土墙房子。我记得老家都是木头,竹子夹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弹棉絮一般是冬天了,一个师傅来我们院子一呆就是十多天,因为这家弹了那家又要弹,记得很喜欢槌子打得弦上的声音,爱学那声音“槌子槌子,当....”槌子槌子,当....”槌子槌子,当....”,特别是晚上要对新棉絮压,他们叫“运”,那师傅要站在一个大大的园木盘一样的东西上转动,从这头转到那头,那双臂摆动像是跳舞。。。

发表于 2011-5-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弹棉花我也记得,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1-5-29 21:08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上的是哪里的啊??第一次听说土墙房子。我记得老家都是木头,竹子夹墙。


四五十年代一般人家建房都是土墙,六七十年代也有,但很少了,当时只有较为富裕的人家才用泥壁,到了七十年代用竹编后用稻草砍短后来用竹筋和头发混泥涂上作壁叫泥壁,能用石灰在表面涂一层的就算好房子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用砖墙上加泥壁,再后来,全用砖,这是我个人印象,不一定准确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2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那时农村用的那些农具,生活用品好多都是就地取材,自给自足,而且经久耐用,用现在的话说低碳、环保。很小的时候见过手工纺麻,具体操作过程,现在回想不起来了。

发表于 2011-5-2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家里面找木工来做的家具,木工都会在那上面雕花的,现在应当没有了吧!
发表于 2011-5-29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看到大娘嫂子到竹林里捡笋壳,然后把上面的毛用石头或旧鞋底磨掉,然后,卡在新做的鞋底中间,那鞋底穿着耐用。
发表于 2011-5-2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春节前,家里总要烧一段时间柴火,不烧碳,目的是集一些草木灰,然后用那灰来滴成黄黄的碱水,然后用来打米豆腐用,想想那食品才是真正的环保,记不得是如何做米豆腐的了,只记得米豆腐蒸的时候要用青菜叶包着。然后放在灰碱水里,吃好久都不坏的。

发表于 2011-5-2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充古建筑多为砖石结构,以条形石块彻筑勒脚,泥壁做内配竹片网墙身,屋盖多为挑山顶形式。而且石头柱式,台阶等雕工相当考究,唯独材料运用较差,不易保存。八十年代以前未出现新的建筑形势

发表于 2011-5-2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PS,以上所说为民间建筑,不含解放后县城建筑公司所修建筑物
发表于 2011-5-2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多扶以前解放前的房子好像都不是土墙哦,都是青石地板,木头柱头,柏木瓦格子小青瓦。墙壁好点是木头板子,一般的是竹夹子上面糊 谷草泥巴。
发表于 2011-5-3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都会变成回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3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金泉和大全关文一带过去土墙房子还是很多的,永清连池石板房很多,现在中江一带农村都还有土墙房子,并有人居住,从成南铁路坐火车都能看到一两家住土墙房子的

发表于 2011-5-3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在一个棚里踩泥,滑溜溜的好好玩,但不知道是做什么,应该是做瓦吧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3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头发换麻糖吃过的小朋友没有?小时候奶奶和妈妈梳头,我就在旁边等着,她们掉了的头发我收集在那儿,卷成小团放在竹泥壁的小洞里,等集多了,有换麻糖的来了,我就拿去换一小块黑黄黑黄的麻糖,那甜呀,让好多小朋友吮指头,哈哈哈:lol
发表于 2011-5-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糖
我以前上多扶小学的时候,门口有个冯家湾的小伙子,2毛钱一坨,一般5毛钱算奢侈品了
另外还有棉花糖,2毛。搅搅糖,2毛,糖人,要在转盘上转,转到啥就是啥,最高兴转到龙了,很大,耐吃。现在虽然生活水平高了,还是怀念以前的生活。

发表于 2011-5-3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逝的多了去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