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014|评论: 42

西充莲池乡兔儿沟任氏家谱---给有杕之杜发的家谱,望查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悠  悠  万  世  功 ,
        当  年  苦 。
湖  北  填  都  蔚 ,
分   支  空   顶   居 。
龙  前  福  牛  垭 ,
同  祖  又  同  宗 。
庄  园  处  处  有 ,
家  家  金  满  斗 。
读  书  育  贤  才 ,
古  今  行  行  有 。
不  是  望  金  山 ,
我  是  思  量  祖 。
家  传
前言
  长辈们、亲友们、朋友们、晚辈们,你们好,恭祝大家身体安康,家庭和睦,荣华富贵,文韬武略,奇才代代。
   各位,我想将我们任氏家族的由来,世代的传递作大概记录,以使其不绝传递。
再三申明,这部家话传实为摆摆龙门阵,又因本人才粗学浅,写不出好的文章来,这些叙述像流水一样,慨不成章,还有许多错误和错笔字,对这些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出,还请我们任氏家族的有心人一起完善本家族的图谱。
  各位亲友,看这份家谱容易使人厌倦,就请耐心点吧,这也是自己对前人的敬孝。本谱对每位而言,无论我们生在何时,身在何方,它可以作为生活的参考,让我们对自己的根有章可循,不至于连自己从何处来都不知道,望妥善保存。在此特别说明,如果对此有些厌倦了,可以不看,可以骂我,但不能把它随意丢弃,就请把这传递给本族中的热心人吧,这毕竟是任氏家族的文化遗产呀,是前人的心血呀,切记。
恭祝大家贵体安康。谢谢
                     


  
2002-11-31


农历1027
                            
兔尔沟任氏家族
 第一节:任氏家族之源
兔尔沟任氏家族从何说起无具体历史考证,其起源无法探寻,这里只能从人们常说的两湖填
四川说起,但都系人们追忆和传说记录而成。(仅供参考)

一、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兴起。
 
   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程度,太湖流域就有90%的人失去土地,又不断加派田赋,明
朝末年困苦不堪的农民又遭遇天灾,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首先在灾情严重的陕北爆发。起义
迅速发展,湖北出现几十支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后来发展成最具影响的两支,一支由李自成领军,另一支则由张献忠率领。张献忠1630年参加明末农民军,自称八大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占领成都,建立大西政权。

1 、清军入关,农民军失败。
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在辗转各地同时,清军也攻入四川,占领成都,张献忠被迫撤退,带领起义军退出成都,辗转各地(1646年)后来退到西充驻扎在多扶凤皇山,清军追到凤皇山后,由于内部出卖,张献忠战死于此,这支农民军全部壮烈牺牲。轰轰烈烈的农民起成这样的惨痛教训而告终。清军与起义军激战期间,四川百姓惨遭杀害,尸横遍野,四野无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张献忠绞四川。

2、 从顺治到康熙
清朝前期,(即康熙时期)总结前朝治国经验教训,改革朝政实行休养生息,兴修水利,大量开荒,国家逐渐兴旺,人发安居乐业。由于在战争中,四川人口损失巨大,土地成片荒废,而相邻的湖南湖北受战争的创伤小,人口众多,国家不得不从湖南湖北移民开荒,建设四川,其中又以湖北的麻城、孝感两县迁入四川为最多。

3、 兔尔沟的任氏祖先来是何人。
两湖人民具体何时来川现已无从考证,总的情况是在1643年,顺治帝后期或康熙年间,湖北省麻城、孝感两县来的人分居各地,开荒建立家园,南充市都慰坝就是我们的始祖来川后建立的第一个安居地,还建有任氏家族祭祖庆典的祠宅叫“任公祠”,以便以后的任氏兄弟姐妹团团聚相会祭祖之用。到各地的任氏兄弟叫分支,西充木桷四大队空顶山都尉坝到各地分支之一是我们的始祖任天成(长房),来西充福家坝安家落户,开荒造田,繁衍后代,任天成死后葬于五里台(现在的兔尔沟长坟山)。
    据天成碑记载,龙神店(西充木桷四大队)牛桷垭(群德乡三大队)前沿宫(车龙乡)与福家坝兔尔沟均属血缘亲属。只可惜这些珍贵史实被破坏而无法取证,上述情况一是据小时候每年吃清明会都有上述亲人来参与祭祖人得知,二是自己小时从碑刻文中记来的
  
   木桷空顶山姓任的最多,任氏祠堂就建在那里,一年一度的秋季祭祖,各地的任氏兄弟都要前往空顶山祭拜祖先。据大人说,在解放前的47年~48年之间,西充县姓任的联合起来在县城的西街修建任氏宗祠,由于时代变迁快而最终也不了了之了。而空顶山任氏宗祠有较雄厚的资产,一是管理不善,二是一年一度的秋季会只有支出没有多大收入,吃来吃去资产就没有了,秋季祭祖会就跨了,解放前夕,所谓的祠堂首领们商量把我们始祖葬地(长坟山)的木材卖了个精光,
买者来砍树我们才知道,当时不管大家如何阻挡,树还是被人砍走了。当年的秋季祭祖会又举行了,我也去了,去的人带香钱拜祖宗,吃了一顿丰盛的会餐,大家都笑了。



第二节 子子孙孙

一、 福家坝任天成始祖生二子,分别叫任章、任亮。任章后代永居于福家坝,任亮生任文,即兔尔沟任氏家族祖宗,任文自幼智力不开,其父请来教他的老师后来不教了,后来再三哀求下,老师答应继续教,但老师看任文有无转心之意和希望,于是老师和其父共谋一策:在二人共同欣酒时,反任文叫来,并把两手捆于扁担上,一声喊打后,看他如何出门,只见他倾刻间将身子一侧,原本横于门口的扁担就和人一起跑出了门,这时宾主大笑:老师说,我有帮法了,我答应,好好教下去,后来任文中了举人。任文后来生任银盛、任品盛、任清盛、任连盛、任福盛、任万盛六兄弟,他们中有的后来成了兔尔沟出去的几个分支,到这里大概就是任氏家族最早的情况吧。

二、 任银盛六兄弟生任长清(妻任杨氏)、任长发、任长光、等若干兄弟又生任炳文(妻任李氏(西充大回坝人))任仕文、任洪文、任光文、任福文、任成文、任载文、任见文、任昌文、任仲文、任邦文、任玉文、任全文、任祥文、任贵文。

三、 任炳文等兄弟后代成为现今兔尔沟一个大家庭。即是锡字辈:锡双、锡富、锡贵、锡全、锡晏、锡培、锡志、锡阳、锡良、锡云、锡义、锡珍、锡奎、锡礼、锡章、锡江、锡林、锡福、锡怀、锡成、锡孝、锡民、锡平。


第三节、任氏家族的发展
    
一、任氏兴旺时,据推算来讲应是从任章、任亮到任文再到盛字辈的时期里。期间,家庭合居多,大概正是清康熙盛世时期。任章后代任弼住觜上户(现在九大队6队),是一地主庄园,有马坊等,据传说,任弼在水都骑马,一次看水,见一年轻妇女在三角弯过河,打扮得很妖艳,他说:应把她活埋了,那知,那女人走陇来才叫了一声爹,当天晚上他就备了一桌好酒菜叫她吃了,后来把女儿活埋在李二坟,事后女婿哭个不停,他说:哭什么,我给你另取一个就行了;后来,河边李家户祖宗没有安身之所,免尔沟岭干下河边送给李家。免尔沟任氏家族的居住地面积当时从嘴嘴上到免尔沟,纵横三里,境内土质水利都相当优越,济好,能够呼风唤雨,但从任弼死后的两三代内,人口增加加上天灾和其它原因,任氏家族走向衰退。具体衰落时期大概是在清嘉靖的后期,即盛字辈到长字辈和以后,因这段时期清朝政体上的弊端,人口增加则分裂,加之弥勒寺(占山大石桥)地主杨氏家的兴起,向下开拓和灾害,而形成上压外困内闹,再加上连遭人命官事,县令到处抓人,任氏家族陷入贫困之途,先后卖了老家上给杨汉武、杨保成等大地主,福家坝只剩下白坟山下油坊后的三四亩田地,免尔沟因基础差卖不出去才保下来了,这就使得从文到锡两代人过上牛马不如的生活,在遭人命期间,幸好有坡上户(十大队)秀才田子仪是任氏家族的拜门(上门女婿),每次差役来时,都被挡回去了,所以任氏家族没有遭到人员的损失,任氏坟碑上的好多碑文都是田子仪作书,有的名字至今还可看见(祖尔坟一外保留得很好)。    

二、免尔沟的由来
      据前人讲,有一次任氏和范氏为了地理介限而打了一场官事,由于两家势众,县令无法坐堂判案亲临争议之地,正在为难里,一只兔子从两姓相交处跑过,县令就以兔子走过的线路为据划线立介,故此,后人把此地就叫免尔沟。 
  
三、艰苦的生活,浓厚的仁仪
   免尔沟和福家坝共有七八十人,一直住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山沟里,过着极苦的生活,出门就是别人的土地,全沟人有讨口的,有背景离乡的,给地主当长工的,终年借贷当佃客(租地住),卖儿女的,冬背桐籽的,得以少许的东西业养活家庭,剩下的就在油坊里打油,我的叔父任锡良外逃求生,死在外面,冬天没有被子,夏天没有帐子喂蚊子的艰难生活,好多人饿得死去活来,没衣没裤钻油坊,世上的人均称免尔沟人叫活人完不起?差,缺鼻子,那时有一歌谣:“有女不嫁福家坝,拿起烧箕没米撤,免尔沟干沟沟,一出门坎就踩别人的坡,全沟人呀真是哑吧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忍呀忍呀叫呀叫呀,只等天明见太阳”,但免尔沟的人穷是穷,穷的有志气,那怕是穷死,从不做有损免尔沟名誉的事;从不屈列强的侮。一次一地主从莲池赶集回家,遇见我们的长辈任锡晏在田间优劣,地主不准他撒一点泥到他的田里,话完刚好掉了一块下去,他要晏去摸上来,晏的好话怎么说都无用,就说:二先生,这亲不行,那样不行,好,我舍得你舍得,走,我俩去滚河,他话未听完就溜走了。
免尔沟人因贫困而少有读书的机会,但无论大人老人小孩,都是个个艰苦劳动,免尔沟人穷得干净不畏强暴,待人友善,以礼待人而受人的欢迎,无论是本乡外地,都有一个对免尔沟较好的评价。虽免尔沟人受生活的折磨,但对老祖宗从无怨言,代代对祖葬地,如梨树塔、新坊弯坟山、乱葬坟等存完整。

第四节 辈轮与字辈
    我们的字派又红又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然后不断完善的过程,繁衍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要求的完整辈轮。先从老祖看辈轮,会感到很零乱,在当时的情况也没法完整,所以天成、章、亮,进而形成亮、文、盛、长、文、锡、祥到后来空顶山秋季全祭会后,长坊才定为:志、善、锡、祥、瑞、臣、良、定、邦、家、富、德、培、桹、本、万、世、尽、荣、华等二十字,二十字一轮,我们的祖先曾对我们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和希望,其目的是望大家族荣华富贵万万年。

第五节 各辈名人与外拓
  
  免尔沟各辈文人志士稀少,因生活的奔波,那有什么机会学文化,祖辈中,除先祖有一定高才外,到文字辈时还有文号叫任为宇,是福文、成文的堂兄,也只是略懂文采,能作民间小艺而已,在本地无法立足,全家逃至青川县而成了绝户。
  
  锡字辈那就是出了名的教书先生任锡双,才学渊博,桃李满门,解放前能对全沟人支撑点小事。
 
外拓者只有任锡福之子任志祥居住在凤鸣。
 
  还有件奇言,免尔沟的油榨坊原在福家坝,任福文为了经营方便而迁免尔沟,油坊建 成后,打得免尔沟大坟山、长坟山一带学牛叫,先从沟中叫,到人去看时又在山顶上叫,这里看它那里叫,那里看它这里叫,连续两年之久,这就是有人说的免尔沟把土龙打死了,故没有多大起色,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穷,没法深造人才是真。

第六节:家训
 
   以人为本,诗书领先,兴礼仪,忠孝仁爱重传统,清廉勤俭讲齐家,美化环境除陋习,和谐四邦人夸讲。

第七节:向祖盟誓,请祖安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朝已是人才荟萃山川美,丰衣足食人各谐,村村庄美丽路宽敞,鸟语花香春常在。尊敬的先祖请安息,我们世世代代铭记您。
第一至四代
始祖:任天成
次祖:任章、任亮
任亮:任文
任文:任银盛、任品盛、任清盛、任连盛、任福盛、任万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1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太长了,看的头昏哦。:lol:lol

发表于 2011-5-11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O看了一点,不关我事,所以没看了。

发表于 2011-5-11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咋要给有杕之社发呢?

发表于 2011-5-1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闲时听雨 的帖子

是这个兄弟的家谱当然要发给他哦!楼主到底是干啥子的?连别人家家谙也知道,那也帮我查查我家家谱。:handshake

发表于 2011-5-1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独上西楼0 发表于 2011-5-11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闲时听雨 的帖子

是这个兄弟的家谱当然要发给他哦!楼主到底是干啥子的?连别人家家谙也知道,那也帮 ...

你们知道有杕之杜姓任吗?他是不是姓任呢?

发表于 2011-5-1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人,没听说过兔儿沟福家坝的飘过。。。
不过家谱写的很好,很有纪念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643年,顺治帝后期或康熙年间,湖北省麻城、孝感两县来的人分居各地,开荒建立家园,南充市都慰坝就是我们的始祖来川后建立的第一个安居地,还建有任氏家族祭祖庆典的祠宅叫“任公祠”,


始祖任天成(长房),来西充福家坝安家落户,开荒造田,繁衍后代,任天成死后葬于五里台(现在的兔尔沟长坟山)。


龙神店(西充木桷四大队),牛桷垭(群德乡三大队),前沿宫(车龙乡),与福家坝兔尔沟均属血缘亲属。

发表于 2011-5-1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P:P

发表于 2011-5-1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闲时听雨 的帖子

很明显是位姓杜的人,可能是帮他老婆打听姓任的吧:P

发表于 2011-5-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做得很有意义!很好!但好像语句不大通顺似的?!

发表于 2011-5-12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坊才定为:志、善、锡、祥、瑞、臣、良、定、邦、家、富、德、培、桹、本、万、世、尽、荣、华等二十字

姓任的飘过,我们那的老一辈名字有这些字在里头哦,想当年咱的名字里面差点也有这些字了,呵呵:lol

发表于 2011-5-14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得很好  虽然我的姓氏与这无关   不过也学习了………………  能不能说说莲池庞姓???

发表于 2011-5-1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庞姓应该跟木角照月坝庞姓有关系,听老一辈人:讲庞姓原来是三兄弟,其中一人去了莲池,两人在木角照月坝安家.照月坝也就是楼主说的木角空顶山右上角那个队。字辈有周、家、世、泽、成......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庞家记得不错的话,好像明代就在西充定居了,祖上有举人哈。

发表于 2011-5-1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详细点的资料,或者说一下从啥地方能找到这些资料也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西充县志办

发表于 2011-5-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志办我07年就去过了,领导说西充的记载只有《康熙志》,不过他手头可没有。还有就是1958新写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本县志,他手里也没货了,就连市文化局的领导向他要都没要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8385 的帖子

西充县现存3部旧方志:康熙1722《西充县志》、光绪1886《西充县志》、《西充县乡土志》。

光绪《西充县志》丛在《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中出版过,

《西充县乡土志》丛在《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中出版过,

唯独康熙志没有出版过,甚至国图没有将它制作电子版,在数字方志库中查不到。好像在上海图书馆作为珍品收藏,不外借。

至于新中国后的出版的县志,是1993年出版的,我上大学时候读过。全是罗里罗嗦的,不过方言志写的很好。记忆深刻的是
明末大概全县有5万人,战后只有“土著之人,十去六七”剩下三分之一多点,估计就1万多人,是当时南充人口的三倍多,

比起南充其他县算人口大县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