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文钰)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杨昌林老师故土重游,茶余之间众父老诚请昌林老师回什邡演出。杨老师叹息之余:今非昔比,怎能唱独脚呢?要了却乡亲们的心愿,只有借重他人了。
于是要爱徒蔡少波帮忙,蔡院长满口应承,全力给老师扎起。
扎起归扎起,成都市川剧院毕竟是国家办的院团,兵马要动,费用就不少。
恰巧,什邡市互惠公司刘启富先生,早就有这个愿望,要为父老乡亲送一台精彩的川剧。
经杨老师搭桥,互惠公司出资,成都市川剧院演戏。其中,更是得到了什邡党政部门的支持,将演出的日程排进了“庆五一”系列活动中,演出时间就定在五月六日,一台四个折子戏,《八件衣》、《斩经堂 》、《曹甫走雪》、《贵妃醉酒》;演出地点:什邡中学汇演中心。
戏是好戏,园子又相当现代,演员阵容更是一流:杨昌林、陈巧茹、蔡少波、孙普协等超豪华组合。
但是,如果没人来看,那岂不是扫兴之极?哎!
真是左也愁来右也愁,愁来愁去就不爱愁了!反正是只有尽人事而听天命了!
在承办和协办单位的精心策划下,出人意料,到演出前,真可是一票难求。成都的、德阳的、广汉、绵竹、彭州的戏迷就来了五百多,加上什邡的观众,千人座的园子居然容不下,无奈之下又加了些站票,总算撑过去了。
第一出便是《八件衣》,杨老师宝刀不老,唱腔优雅流畅,主配对白入情入理,只一句:大老爷,我的儿那!使得台下哄堂大笑,莫不是雅俗共赏?
《曹甫走雪》,当老曹甫临别人生那一倒,博得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好一个有情有义的老义仆......
《斩经堂》中的那张花脸,真可是川中一绝,那声腔,时而高吭激越,时而婉转低回,情到尽处憾四座,腔行妙处绕回梁,纵是吴晓雷在世,也就不过如此了。
压轴大戏,杨贵妃借酒浇愁,寸心百结,那声腔,哀怨之处,使人柔肠寸断,把个深宫哀怨,儿女春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单单那回眸一笑,足以使众生倾倒,三宫无色。那下腰含杯,就是现代杂技,也可与之媲美;那神情,我见犹怜。
哎,再好的戏,终有结局,落幕时,台下千人久久不忍离去,那些粉丝、铁丝、钢丝你方唱罢我登场,手捧鲜花簇拥而至。献花的献花,道好的道好!
这台戏,可以说是当今川剧低迷中的空前。但愿此种形势、此种场景而不是绝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