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48|评论: 2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振翅涅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振翅涅槃
成都市机投中学 李岚
有一种责任,镌刻在我们的脑海,我们无法将其抹去;
有一种感动,沉淀在我们的心田,总是会被轻轻唤醒;
有一种敬畏,浸入了我们的血液,激发了我们的追问;
有一种关注,伴随着人类的存在,鼓动起奋飞的翅膀。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当灾难淹没沃野良田,当灾难摧毁烈日晴天,当奋力拼搏只换来一场虚空;当一觉醒来却发现再也看不见柳绿花红,听不到啾啾乐音;当昨日还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消匿,当生死不期而遇……如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感谢生命的不易……
当灾难来临,你会发现你无处逃匿;当灾难来临,你会发现你不得不挺立;当灾难来临,你会发现碎了一地的心还得一片片拾起一次次缝合;当灾难来临,你发现时间依然流逝,生活依然继续……如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感谢给予我们生命的机缘和那一双双伸出的温暖援手……
回望已逝岁月大地震的怒吼还在耳边萦绕不绝,泥石流的翻滚还在梦中澎湃,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幸福化为泡影.....人们的心被一次次抓伤,悲伤只能逆流成河……
两年里,也许因为太过悲痛,我们似乎对那些惨痛回忆淡漠了。除了祭奠,我们也在思索,灾难过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每一次的灾难,对我们的心灵都是一次洗礼。有那么多让我们动容的情景——老师、父母用自己的身体顶住钢筋水泥,保护幼小的孩子;救援的战士赤手空拳在废墟中抛挖,指甲全部掉光还浑然不觉;城市里为灾区献血的队伍排成长龙,堵塞了交通;全国各地为灾区祈福的烛光,照亮了夜空……这一刻,我们感到了人性的温暖,有一种情绪,在你我心中涌动。
感谢有你,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目光如炬,洞察人间百态,世间真情。
当灾难来临,第一个站出来就意味着用血肉之躯去支撑一栋倾覆的大楼,就意味着那能逃生的几十秒只能换来死神的魔掌;就意味着最后一个可以生还的名额只能给予除了自己以外的处于危险中的学生。在千钧一发之际,默默无闻的老师,变身为撼天动地的英雄,在天地之间傲然挺立。
感谢上天,立我于高山之上兮,让这样的骄傲,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心中涌动。
离教室的门只有一步之遥,逃离地震的大不幸也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张辉兵老师却始终没跨出这一步,把唯一能逃生的出口留给了学生。在墙倒房塌的一刻,教室唯一能藏身的地方就是讲台下面,谭千秋老师把四个学生推挤到讲台下面,然后用身体来护住讲台,他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加固最后一道生命的防线。所有的妈妈在地震的那一刻第一个想到都会是自己的孩子,然而顾小燕首先救出的却是别人的孩子。来不及啊,来不及啊,先人后已,却是一位母亲对自己遇难的孩子终生的遗恨。
当你选择了这样一个行业时,你也许只是把它当成了谋生的方式。可是当那一声“老师”的呼唤响起时,你的生命冥冥中就注定成为一种牺牲。是灾难量出了师魂的高度,是灾难量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句承诺的重量。那是心存一念的执着坚定,那是舍生取义的无私无畏,那是杜甫笔下的“受冻死亦足”的人间大爱。
  他们胸中深藏大仁大义,但从没想过去做英雄;他们不愿这样匆匆离去,但为了让学生留下,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去;他们从没想过流芳百世,却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让生命最芬芳的绽放。
逝去的你们永远不会孤单,因为我们会继续挺起同样的脊梁,伸出同样的双手,继续同样的脚步。
  灾难来临,他们化作了屹立的高山,灾难之后我们传承着他们的大仁大义,继续着讲台前无悔的耕耘。这是逝者用生命交付给生者的一个接力棒。让我们用教师的名义向他们宣誓:我们会把爱的事业进行到底。
感谢有你,立我们的生命和信仰于高山之巅,振翅涅槃,烈焰重生。
灾难让我们以前似乎有些麻木的心灵猛然惊醒,从前那每一个平安、和谐的日子是多么的珍贵。或许,以前的平淡、琐碎、烦恼,让我们忘记了很多本不该忘记的人和事。当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因为灾难,失去生命,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自己还能拥有正常的生活而感恩吗?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宽容、悲悯,也能让我们更加坦荡,更加坚强。
灾难终将过去,美好的家园重新屹立,笑容和希望又重回人们脸上,心怀感恩吧,因为只有一个懂得彼此关爱、彼此感恩的民族,才有资格在人类的文明竞赛中历久弥坚,即使偶有挫折,也定能在低潮后奋起,笑到最后。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多难兴邦。展望悲中奋起兮,中华坚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里,也许因为太过悲痛,我们似乎对那些惨痛回忆淡漠了。
两年里?
应该是三年吧?还是作者去年写的??

发表于 2011-5-6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悲中奋起兮,中华坚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