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62|评论: 93

壮丽黄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份154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神奇的冬景和壮美的日出,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山中有名可数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他们或崔嵬雄浑、或俊俏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巧然天成。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高度均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无时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最著名者有迎客松、卧龙松、探海松、黑虎松等30余株。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水质清澈,可饮可浴,是黄山一绝。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36条大峡谷、形成36源,汇流24溪。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瀑布中著名者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由于黄山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十分发育,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更有力带丰厚的文化积淀,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200多处。加上日出、日落、云雾、松涛、佛光、秋色、物松、冰挂等自然奇观,幽谷泉鸣,鸟语花香,整个景区犹如一幅幅立体的壮丽画卷。

黄山是美的综合体,是天地造化的宠儿。随便一处,或松或石、或云海清泉,无一不美,无处不奇,置身其间,使人似觉得到了天上人间,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美丽的黄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张开了热情的手臂,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四绝-温泉:可饮可浴 堪称黄山一绝

温泉,古称桃源仙境,游览黄山一般先乘车至此,它是黄山游览接待中心。该景区以朱砂泉为中心位置而向四面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这里别墅成群,楼阁遍布,黄山宾馆、桃源宾馆隔溪相对,景点有人字瀑、三叠泉、鸣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阁等。

温泉,又名汤池、灵泉。据明代学者潘之恒所辑《黄海》载:“香泉溪(今逍遥溪),溪中有汤泉,口如碗大,出于石间,热可点茗。”温泉每小时流量45吨,久旱不涸,常年水温在摄氏42度,可饮可浴,堪称黄山一绝。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题写的“天下名泉”使温泉景区更添光彩。现在温泉出水处建有游泳池和浴室。在温泉处沿着石级上行不远是人字瀑,又名飞雨泉,站在对面远处相望,只见两道飞流成人字形直泻而下,气势不凡。参观了人字瀑后,过回龙桥,左折而下是白龙桥,桥东有一巨石,形似龙头,石上刻有董必武手书“龙头”两字。溪边崖石上刻有“且听龙吟”四字,为庄文枢所题。再沿着桃花溪拾级而上,可看到药铫、药臼、丹井等古迹,这些都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证物。“丹井”两字为明代兵部侍郎汪道昆手迹。“丹井”路旁有一巨石,形似虎头,上刻“虎头岩”三字,为南宋史学家、《新安志》作者罗愿所题。过虎头岩不远处便到了三叠泉,泉水由高山下泻时经过三叠岩石,形成三折,颇为别致。

慈光阁在温泉北路端点,距温泉1.5公里,也可乘车。慈光阁始建于明代,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石涛等都在寺中居住过。现在的“慈光寺”已辟为黄山博物馆,匾额为董必武所书,寺内尚有千僧灶、法眼泉、披云桥等古迹,可见佛教徒对黄山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黄山玉屏索道站房就建在附近。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四绝-云海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黄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跌,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漂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清休宁人、诸生吴应莲的〈黄山云海歌〉有句云:“望中汹涌如惊涛,天峰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崖新震恐。山间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正是反映了黄山云海千变万化所形成的种种奇观。如至风平浪静之际,则白云茫茫,一铺万顷。无数的山峰,被白云淹没,只剩下几个峰间,象是大海中的岛屿。清人江盒亭有诗曰:“白云到海忽平铺,三十六峰连吞屠,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髻时有无。”描述的就是黄山云海风平浪静时的情景。但转瞬之间,又波起风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尤其是在云雪之后,日出或日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太阳在天,云海在下,霞光照射,云海中的白色云团、云层和云浪都染上绚丽的色彩,象锦缎、象花海、象流脂、美不胜言。从美学角度观察,黄山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其洁白云雾的飘荡,使黄山呈现出静中寓动的美感。正是在这种动静结合之中,造化出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四季
在黄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区不一样,在气候学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气温在22℃-10℃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春季,低于10℃的为冬季。如果按这个标准,黄山的4-6月份为春季,7-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3月为冬季(冬季较长)。
黄山不仅平均气温较低,而且由于黄山地势高耸,其温度又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半山寺、云谷寺一线以下,四季还比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顶、玉屏楼、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余皆为冬季。黄山季节还比平原来得迟,“高处不胜寒”,黄山冬冷,历时又长,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从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约推迟三天。温泉区4月3日进入春天,而光明顶则要推迟到5月13日。正如唐代白乐天在《游庐山大林寺》诗中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人描写的就是山区与平原在季节上的差异。
现在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黄山冬季的时间有所减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时那般寒冷。
黄山四季皆胜景,黄山的景色不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时,都有不同,黄山的美,就是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中让游人着迷,如果您想了解黄山的全貌,那么,就应该选择一年的不同的季节,在这自然造化中去领略黄山,感受黄山。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四绝-奇松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为“黄山四绝”,其中黄山奇松遍布峰壑,一般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高峰上,是植物学上一个著名的独立树种。黄山松的基本形态特征为:针叶粗短而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盘根于石,傲然挺立。
除黄山外,安徽天柱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湖南衡山和台湾的中央山脉,也有黄山松的生长,但与生长在黄山的相比,无论形姿、气势都明显逊色。
黄山松与其它的松树不一样,大多不滋生于土,而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破石而生,苍劲挺拔,虬枝盘结。那姿态美得奇,又奇得绝。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由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使黄山松苍劲而多姿:或耸立挺拔,是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枝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于威武,如猛虎归山,据《黄山旧志》记载的有九大名松或十六大名松,现在游人可以观赏的,约有24处。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可错过以下名松:
迎客松:位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国之瑰宝。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
送客松:在玉屏峰的道路旁。此松虬干苍翠,侧伸一枝,形势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
黑虎松:在北海至始信峰的岔道口,树高约15米,胸径65厘米,冠幅投影面积约100平方米,约700年寿龄。相传,早先有一僧人到狮子林,路过此处,忽见一黑虎卧于松顶,转瞬间,黑虎又不知去向,只见一株高大的古松。又此松干粗壮,针叶苍翠,干枝气势雄伟,一派虎气,且冠盖浓绿近于黑,酷似一只黑虎卧于坡下,故称黑虎松。
双龙松:在西海门回音壁对面,古松分作两干,从石壁缝隙中渗出,盘旋虬曲于悬崖峭壁之上,形似双龙嬉戏于云海松涛之中,故名。1977年遭雷击后枯死,现树干尚存,仍可见往日神姿。
凤凰松:在海心亭东200米处,此松地径30厘米,主干低矮,在树高40厘米处,分为两条枝干,一枝昂然斜伸,宛若凤凰引颈;一枝平展四射,恰似凤凰开屏。
接引松:旧志为九大名松之三。位于始信峰,始信峰三面临壑,唯有东南与另一峰相隔丈许,只此一侧可以籍物登峰,惊险异常。此松伸臂展枝,似接引游人过壑,故名。现修建有“渡仙桥”。
连理松:自黑虎松至始信峰去的途中,此奇松连地拔起,在离地2米处树分两干,并蒂齐肩,亭亭之上,直至顶端,且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至今生机盎然,神采不衰。相传一株为唐玄宗,一株为杨贵妃,生前约定死后同来黄山结为连理,杨贵妃死后,即遵守誓言,来到黄山,住在蓬莱三岛,玄宗去世后也按约赴黄山,与杨玉环相会,在北海始信峰化作这株连理松。正如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诗句。此松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四绝-怪石 黄山不仅是一座峰林石柱的大观园,而且是巧石怪石的天然陈列馆。在波澜壮阔的峰海里,争相崛起的无数巧石,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熠熠闪光的明珠,把黄山胜景打扮得分外绮丽。这些巧石形态别致,意趣无穷。大者石林耸峙、石笋罗列;小者玲珑剔透,造化精妙,巧中见怪,怪中有巧。有的酷似珍禽异兽,有的宛若各式人物,有的形同各种物品,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在黄山峰林中,巧石怪石星罗棋布,遍地皆是。有名可指的就有一百二十余处,它们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而且巧石多与青松为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图画。这些巧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诗的韵味,可谓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令人心驰神往。
怪石是如何形成的呢?黄山花岗岩岩体因受内外因素作用,沿垂直断裂长期崩落风化,形成了众多的陡峭群峰;其规模较小者,便风化成石柱、石林、而沿立方体或长方体节理风化则成浑圆或带有棱角的“石蛋”。这些石峰、石柱、石蛋,因岩体和风化条件的差异又导致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成为黄山最为奇特的景观。
黄山怪石有垂直、水平 、不规则纹路,经大自然千百年的风化,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洗礼而形成。它遍布前山、后海、幽谷、峰峦、峰之巅,崖之缘到处都有它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身影。黄山怪石还要靠观赏者用心去读,用情去悟,才能发现其潜在美,动态的美。感觉似与不似妙不可言的艺术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04-4-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春光
“山外春归百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黄山四月的平均气温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这时,山麓已经芳草萋萋,野花艳人,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大约需要推迟一个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逦十里的桃林,才枝枝献丽,一片粉红。那时,正像诗人王寅春游此峰时所吟诵的:“河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游兴。而在那时,黄山的高山峰顶,气候尚寒,春意姗姗来迟,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气息已经来到了游人中间。黄山春光是以妩媚动人见长。全身着绿,青翠欲滴;万花盛开,娇艳无比;百鸟欢唱,悦耳怡情。春季,在通往黄山的公路两旁,田野里满目金黄的油菜花,山岭上点点的映山红,让游客还没有到黄山,就已经陶醉于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游览黄山最佳的季节之一。

发表于 2004-4-7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哦,黄山!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 步 云 梯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 海 清 凉 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4-28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