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网事之“59共享剧场”
轻点鼠标,在土豆网、优酷网等视频网站上找到“59共享剧场”,就像进入了川剧“大观园”,上面各种川剧视频、老照片、图书等资料还真不少。可谁知道,它的创建者是一位65岁的川剧老戏迷——网名“59老先生”,他将几十年来积累下的川剧资料放在网上供票友们观看。
玩转电脑——
为川剧建起网上剧场
2005年,土豆网等大型视频分享网站刚刚兴起,“59老先生”便成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我以前在文化部门工作过,本身就有很多川剧的资料。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我想正好可以与大家共享。”
川剧电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川剧电视剧《欲海狂潮》《白蛇传》、川剧名段卡拉OK、川剧交响乐……进入“59共享剧场”,会有惊喜:“原来邓捷也演过川剧电视剧?”“原来川剧还有卡拉OK?”
2007年,“59共享剧场”因为上传视频超载,老先生又先后开设两家“连锁店”:在土豆网、优酷网等视频网站开辟川剧剧场和曲艺书场。
在“59共享剧场”的公告栏里,老先生如此打趣自己:“找点空闲,花点时间。隔山打鸟,借锅下面。”听起来似乎轻松,背后却凝结着老先生无数的汗水。为了搜集有价值的川剧资料,“59老先生”常年奔波在四川各地,听到哪里有珍贵资料就通过朋友借,或者登门求索。
对于老先生来说,一段视频就像一个“宝贝”,到手之后并不急于马上上传,还要先深加工一番:打上标题,配上字幕,编辑视频,加入转场等特技效果,然后压缩转换格式,上传到网上剧场。光影魔术手、格式工厂、会声会影……在他办公室的电脑上,这些时髦的图片、视频处理软件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一个老人干这些技术活,听起来很“潮”也很不可思议,老先生总是淡淡一句:“我是自学成才,慢慢摸索出来的,并不困难。”
如今,“59共享剧场”已是声名在外,经常会有热心的票友将自己拍摄的川剧表演视频交给老先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此,老先生颇为欣慰。
“百宝箱”——
网上剧场成活态“博物馆”
“59共享剧场”被票友们尊称为川剧的“百宝箱”、“大观园”。的确,进入“59共享剧场”,就像进入了一座活态的川剧“博物馆”,从音频、视频到图片,从折子戏、大幕戏、电影、电视剧到纪录片,甚至是宣传海报,只要和川剧有关的,就会成为“59共享剧场”的一员。
如今,“59共享剧场”的第一家剧场已经上传了470多条川剧视频短片,总时长达230多个小时,播放次数超过两千多万。而曲艺书场也汇集了四川扬琴、清音、金钱板、谐剧、竹琴、花鼓等十多种四川曲艺演出的视频片段,点击率上百万。
“59共享剧场”的“主角”们,个个都是“角”。在“剧场”内,记者见到了“年龄最大”的“成员”:一段1959年的音频资料。这段由“川剧卓别林”刘金龙演唱的灯戏《一只鞋》选段被配上刘金龙演出的剧照,制作成了一段视频。 而“川剧名伶”阳友鹤、“盖三省”魏香庭、“成都周旋”清音表演艺术家李月秋、金钱板大师邹忠新……这些芳华已逝的艺术家们在“59共享剧场”里,还在为成千上万的观众继续上演经典。
除了这些难得一见的音频、视频资料,每逢有新的演出,也总会及时出现在“59共享剧场”内。从2007年开始,老先生还开始为川剧、曲艺的艺术家做专辑,海报、剧照、演出视频、评论应有尽有。
“59老先生”不仅担任着上传视频、管理剧场的责任,还义务地成为“59共享剧场”的“解说员”,向网友解答川剧流派、名角传承的提问,为了编教材、找资料的求助者提供方便。对此,老先生有一句自己的名言:“乐人乐己,共享资源。保护遗产,益寿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