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宝飞和汪洋两个镇掀起了公路建设的热潮,先是汪洋镇政府在久走烂路的人民的期盼中,将早已损坏严重汪(洋)铁(马桥)路有计划的彻底“破坏”,准备进行道路改造。但是在将汪铁路钻的坑坑洼洼,并在狭窄的路两边各修了一条长长的水泥墩子之后,改造工作就突然停止了。镇政府给汪洋镇人民留下一条烂路,同时也留下了无休止的通行烦恼,改造工作破产之后,汪铁路上就交通事故不断,甚至酿成一起命案。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及时管理,导致破烂狭窄的汪铁路堵车就成了家常便饭,最久的一次据说是堵了24小时,严重影响当地人民出行。不明白这公路改造工作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流产了,路也一直这么烂着,车也继续那么堵着,直到今年才有所缓解。后来在《眉山日报》上看到,原来这条路是在政府的重点改造计划中,只是要等时机成熟,也不知何为时机成熟,是等钱来了,还是路彻底不能走人了?继汪洋镇之后,宝飞镇也对镇内过境公路进行改造,还好这一次没有流产,虽然改造期间也出现了惨不忍睹的堵车现象,但毕竟顺利完成改造工作。满以为可以一路顺畅的往来与仁寿与汪洋,可惜! 2010年10月24日,有事去了一趟汪洋,结果在道路早就圆满改造成功的宝飞镇给堵上接近五十分钟,只是听司机再说在新街那里不知道干什么又挖了个坑出来,只能单行。看着身后的长龙,我不禁想到:我们的城镇道路建设能不能进行科学规划,不要今天修好了,明天又开挖了,非得弄出个拉链马路影响交通了才舒坦吗?听着车上乘客的咒骂声就知道老百姓对这种反复建设的愤怒了。每次政府施工都会打出“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的更方便”的招牌,但是百姓可不是想要的是支持一次不方便后换来长时间的方便,而不是在不方便之后还要继续忍受不方便。那不是便民是折腾民。宝飞一堵让人头疼,以为可以顺利到达汪洋镇,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 在距汪洋镇车站几百米远的镇口又给堵上了(图片见附件),迫于无奈只有下车步行了,因为据说上次也是在镇口从下午堵到晚上八点,富汪路竣工才一年不到,但是看看汪洋镇口的路,满是泥浆,路边是厚厚的淤泥,成了真正的水泥路,让人不忍下脚。整个镇口交通混乱,货车、小车、客车、三轮车见缝插针找突破口,车是堵了很多,但是就没见交警出来疏通一下,但是看见几个人,应该是货车司机在那指挥交通。真的是车站近在眼前,却难以到达。个人分析了一下堵车原因: 1、车流量大,镇口道路有损毁,加上覆盖淤泥,车行不便。 2、首先这条路本就不宽,但是乱停的现象很严重,司机的公德意识不强,没有考虑这一停会给其他人带来多大麻烦。很多大货车不按规则肆意的停在路两边,使本就不宽的路变得更狭窄,车流量稍微一多就堵上了。 3、交警部门疏于管理,汪洋是个工业重镇,车流量很大,交警部门应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管理镇上的乱停现象,特别是在交通干道上乱停的现象。但是你在汪洋街上一看,随处都可以看到乱停的车,有些破的不能开的车也随意丢在路边,还有很多大货车都是停在交通干道边上,严重阻碍了交通。既然你穿了那身制服,就该为保证整个汪洋镇的交通顺畅服务,而不是因为你的疏忽,让百姓承受堵车之苦。 仁寿到汪洋本来就那么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今天却花了三个多小时,当然这不全是汪洋镇的功劳。只是有感于汪洋镇的突出吧!前面汪洋镇政府说要将汪洋打造为生态、宜居的镇,但是看看汪洋这天晴满是灰尘,下雨全是泥浆的道路,你给估摸一下能说生态宜居吗?个人总结汪洋镇是“烟囱铸就辉煌,灰尘成就经典”。数次造访汪洋镇,遭遇最多的就是堵车,堵得是惨不忍睹,其次最大的感慨就是绿化跟不上,灰尘非常大,路不是一般的烂。真奇怪,汪洋镇政府居然都有钱大手笔的准备在汪洋修天梯(据说早已动工),怎么就不去把该修的路给修了呢,连基础都没有做好,就去追求高层次享受了,既然连便民都无法做到,何谈其他娱乐建设呢? 末了,引用乘客的一句话“妈的,这汪洋的路就没有哪里是完好的,就没的哪一年不堵车的!”相信这也是满受烂路折腾的汪洋人民的心声吧,真希望有一天汪洋的路能彻底好起来,不再堵车,以交通的通畅迎四方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