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17|评论: 65

四川:留守老人正在老去 20年后谁来种地?

  [复制链接]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7-2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留守老人正在老去 20年后谁来种地?


--------------------------------------------------------------------------------

http://www.newssc.org 】 【 2010-07-22 10:38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今日推荐

· 万源安监办主任 隐瞒女儿失踪噩耗救灾 ·绵阳永兴镇现万燕奇观 又是正常迁徙?
· 女子患“误诊率最高”怪病 失眠就自残 ·这鱼模样怪 长得是又像鲶鱼又像牛蛙|图
· 80平米房摆25张床 "蜂巢族"挤跑教授图 ·双流奇观:花草空气带电 问题在测电笔
· 的哥肇事"活埋"被撞者 称被"鬼附身"图 ·成都第一窑清理完毕 汉代人也搞野炊?





手机看新闻:订阅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超特快

  仁寿县是我省农业大县,也是劳务工输出大县,近年来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或向城镇集中,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低、年龄相对偏大、体力不支的老弱病残。另一部分群体是生活在家庭的重重保护之下,一心只管读书的儿童。严峻的现实,令人急呼:20年后谁来种地?

  这不光是仁寿一个县面临的问题,而是广大农村的普遍性问题。

  老人咋扛起现代农业大旗

  今年初,笔者在仁寿县观寺乡采访,前来购买种子的绝大部分是老人。他们将不同的种子拿起来看看又放下,反反复复多次之后还是没法确定买哪个品种。一位老人说,他不识字,别人说哪个好,他就买哪个。

  今年6月中旬,仁寿县大化镇政府出资请来专家培训果农,现场来的人倒是多,但相当部分是老年人和背着儿童的妇女。传授技术的农技人员担心,他们能否真正领会到技术的关键,又是否有精力和体力去实际操作,这直接关系到技术掌握、推广的成效。

  富加镇农技中心负责人称,每年定期组织农民集中到农技中心进行农技培训,开头一两年,单次培训人数能达到一两百,现在根本没人再来。

  很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都曾向笔者提起,因为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造成很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难以推广。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包括经营理念都有很大区别,如果仅靠现在的老人,难以承担起这个重任。

  留守的村民们还是很希望多接受一些新技术、新知识,但受文化水平、年龄、体力等因素的影响,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老人面对小型插秧机的示范,一个劲地说好,却无法亲手操作,最终还是只能弓着腰用手一株一株地往田里插秧。

  土地最终还得要有人种

  一边是新技术推广的需要,一边是推广难的无奈,新的技术无法推广,农业现代化又如何得以实现?

  仁寿县富加镇互建村7组 (原复兴村9组),原有12户人家48人,现走得只剩下4户12人,有的打工举家外迁,留下的不是上了岁数的五保户就是低保户。村长李长金介绍,原互建村2组有180多口人,现在只剩下70多人了,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学生。

  如今,出现在田里村头的,大多数是头发花白、身躯佝偻的老人,再过20年,他们都会老去,即使健在的,也不能干活了。而那些在外务工的,到那时还会愿意回家种地吗?如今留守在家的儿童,很多是独生子女,尽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可是,对农业生产完全没有概念。要想把他们留下来种地,他们不愿意,他们的父母也不愿意。

  但是,土地最终还得要有人种。

  集约化经营破解难题

  仁寿县龙正镇、清水镇等部分地方已经有集约化经营的例子,将土地集中,引进业主进行开发,村民将自己的土地以一定租金租给他人,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谋取收入。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将农民从少量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效果十分明显。

  集约化经营土地还可解决许多生产技术上的问题。仁寿县富加镇东风村范华单家种了一亩多梨子,却引来众多鸟儿啄食,收成减半,而大面积种植的曹家,却少见如此鸟灾,原因就是大规模种植多了,鸟儿也不那么稀奇,啄一点,损失也非常有限。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指出,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必须解决土地集约化经营和谁来经营的问题。需要那些有志种地、有知识种地、有经济实力种地的能人,重新回到农村,才能释放更多农民进城,才能解决20年后谁来种地的问题。

  网评

  农业科学化今后靠谁

  7月19日,这篇调查由网友“浪卷云舒”转发在论坛,到20日,已有近2000人点击,就该问题有10多人发表评论。

  网友“pingshui”:这样的情况何止是一个仁寿?看看城市周边县份就知道了!不知农业科学化今后靠谁了?

  “stackaven”:要是能普遍实现农业机械化,人年龄大一点也没什么,但就目前来看,路还远着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啊,不重视是会吃大亏的。

  “Dannyxiao”:其实我想回家种地的,就是国家政策没有落实好。比如说大片承包,仁寿是一个丘陵地带,多坡多坎,大型的机械肯定是实行不了的。一般的农作物肯定是投入高,产出少,要种经济型农作物,文宫是一个例子。当然,种出来的东西要能够找到销售渠道。

  “一泓”:这是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农村打工第二代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再回到农村,现在的留守儿童也是独生子女,同样被老人和父母宠坏了,无论大小别说农活,大多数连生活也不能自理,最根本的是他们不愿意再留在乡下。20年后,不是地有没有人种,而是有没有人还愿意种地,即使是农场化的农业生产。汪开诚 黄桂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7-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知道 到底是谁的错:@:@

发表于 2010-7-2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普遍问题……

发表于 2010-7-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我家近一点的地方有一块地给我种,我很愿意的

发表于 2010-7-22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杞人忧天!
发表于 2010-7-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旺旺:时尚东东2008

店址:http://shop36693351.taobao.com

2010新款春夏装 长袖T恤 短袖T恤 夹克外套 陆续上架 敬请光临!

经营类目品牌:鄂尔多斯 梦特娇 恒源祥 劲霸 梦特娇 七匹狼 老爷车 吉普 圣大保罗 斯得雅 杉杉 羊毛衫羊绒衫  衬衣 长袖T恤 短袖T恤等……

发表于 2010-7-2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年太长。十年以后吧,不过也没必要担心,到时土地会有人来集中承包的,信不信由你。

发表于 2010-7-23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势大好不必担心,在外国进口粮食还便宜些全世界来养活13亿人还是得行

发表于 2010-7-23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普遍问题

发表于 2010-7-2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另一批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接班的。

发表于 2010-7-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担心没人种,年轻的还是要老。打工的整不动了,就回家做祖业。

发表于 2010-7-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应真正重视农业了,这个个共性问题!关注!

发表于 2010-7-23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22.jpg

发表于 2010-7-23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严峻,国家要重视。
   一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在外务工,留下老人和妇女孩子,成了“空巢村”,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
   二是随着农村孩子教育的普及,有一点文化知识的人,都在外面务工,不愿搞农业生产。
   三是搞农业生产根本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发表于 2010-7-2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投入,低产出,天天辛苦,年底一算收入还不如看门大爷!何苦?
发表于 2010-7-2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担心,有人种。。。。。。。中国从来就不缺人。。。。。
新的户口制度,会让农村的新贵走入城市,而城市贫民,也会向农村流动,这将是以后的一个趋势。。。。。。。。

发表于 2010-7-2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土地承包制定更好的政策,可能会有人种地的

发表于 2010-7-2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以后完全可以进行农业集体化,公司的改革,现在进行的土地流转试点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0-7-2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仪陇也是一样

发表于 2010-7-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年轻人已做不来庄稼了!!!!马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