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91|评论: 6

离开家乡14年之久的蓬安人“傲霜雪漫”被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美景感动哭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7-1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近鸡鸣   文 / 邓四平
    鸡是乡村最勤奋的歌手,也是儿时的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朋友。尤其是那嘹亮而美丽的鸡鸣是最使人难忘和记忆犹新的。
    小时候,贫居乡村。每天天不亮,我家周围农家的鸡们便如准时的闹钟一般,先是某一家某一只鸡第一个拉直嘹亮的歌喉,伸颈蹬腿,唱出"哦哦哦——"的曲子,那鸣声宛如一个合唱团的指挥,只用指挥棒轻轻地一点,其余方圆里许的鸡们便恍然大悟似地苏醒过来,次第拉直了嘹亮的歌喉,"哦哦哦——"洪亮的歌声此起彼伏,由近而远,由稀而密,由少而多,由低而高。像清风拂过琴弦,似珠玉散落玉盘,如骤雨敲击湖面,似鼓点,像号角,更似一江羞涩而碧绿的春水,被一个调皮的孩童轻轻地投进了一颗小小的石子,那明亮的浪波便四散着,四散着荡漾开去了,最后逐渐变成了一支汹涌澎湃于山乡黎明美妙的交响乐,唤醒了山林的鸟儿,唤醒了日出山坳,唤醒了林间小溪水潺潺,唤醒了牛儿哞哞和农人匆匆的脚步,唤醒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新的一天也就款款而到了。
    记忆中,鸡是一种慈爱而伟大的动物。
    那时候,一进腊月,勤俭的母亲便会找来一个大竹箩篼,仔细地铺进柔软的稻草,形成一个圆圆的凹形的草窝。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二十个平时积蓄的鸡蛋来,一个一个地放在耳边轻轻地摇一摇,再在灯下照一照,便一一轻轻地放进箩篼的草窝里,再捉来一只"打暴"待孵的母鸡放在蛋上孵化小鸡。
    "鸭鸭鸭,二十八;鸡鸡鸡,二十一。"一天,两天……顶多二十一天后,小鸡雏们便会破壳而出了。先是听见一两声春雨轻叩屋瓦般的沙沙声,接着听见一片春蚕咀嚼桑叶的悉悉索索。仿佛春笋正拱土而出一般,先是从碎了一条裂缝的蛋壳小洞处,啄出来一只尖尖的嫩黄的鸡嘴。接着,一个个湿漉漉茸毛稀疏的小鸡雏便挣扎着争先恐后地爬出了蛋壳,并探头探脑地从母鸡腹下伸出小小的脑袋,睁眼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做了妈妈的母鸡便成天兴奋地率领着一大群鸡雏们四下活动、奔跑、觅食、歇息。一个个小鸡雏实在是可爱极了,嫩黄的鸡嘴不时发出"叽叽"的鸣声,它们围在鸡妈妈的前后左右,翘首等待鸡妈妈的赐食。米粒、虫子,鸡妈妈总是先啄进嘴里,并不自吃,待啄碎啄细之后,重又丢回地上,鸡雏们便争先恐后地抢食。吃饱了,跑累了,成群的鸡雏们便一个个钻进鸡妈妈的腹下取暖,有时也有一两只鸡雏力小挤不进,鸡妈妈便会努力地蓬松起羽毛抑或垂下翅膀来遮护。有时,儿时的我们也曾调皮地试图去捉小鸡雏们,鸡妈妈全身的羽毛顿会顷刻膨胀,孔雀开屏般根根抖擞,并会伸长脖子,努力护住鸡雏,发出大声而吓人的鸣声,仿佛就要立刻奔来啄食了我们一般,吓得我们四散而逃。
    儿时体弱多病的我,让母亲心疼不已。每天一大早,母亲便会从家中的米升内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全家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蛋来,和蔼可亲地走到我的面前,手执鸡蛋,滚过我的头顶、脸、颈项、身子、手脚,然后又让我对着鸡蛋深深地哈一口气,母亲便会絮絮地念叨着:"滚鸡蛋,滚鸡蛋,滚去疾病和厄运,滚来健康和长命!"然后,母亲拿着鸡蛋进厨房去了。天天如此,天天的时光倒也真如圆圆的鸡蛋一般一滚竟也过去了。
    是啊,母爱往往都是伟大而无私的!
    后来,长大了,成人了,离了乡村,住进了单位的楼房。临街的小镇交通发达,国道线穿镇而过,成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单位不许养鸡,因此也很少听见儿时那交响乐一般嘹亮而美妙的鸡鸣了。天天心中竟也失落了许多,妻便买回一个带有鸡鸣铃声的闹钟,每天天不亮便可重又听见鸡鸣声了,但那鸣声太孤独、太单调了,没了群鸡的应和,没了乡村的气息和有趣。因此,常常梦中也想起那山青水秀的故乡来,想起美好的童年时光,想起儿时母亲的呵护与念叨。唉,好想好想,再亲近一次那嘹亮而美妙的故乡的鸡鸣啊!
    鸡鸣,总也是故乡的亲。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7-1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7-1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山水如画


   
您的位置:新华网主页 - 新华副刊
岁月深处的赶鸭人
2010年07月03日 14:41:29  来源: 四川日报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邓四平
    俨然浩浩荡荡的军队,迈动着摇摇摆摆的步伐,晃动着毛乎乎的身体,唱着嘎嘎嘎的歌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鸭群在赶鸭人长长鸭竿的挥舞下,蹒跚地行进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
    最使人难以忘记的是那辛苦的赶鸭人,那赶鸭的竹篙,那走到哪里黑便在哪里歇的随遇而安的鸭棚,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昨天一般,唤醒着我最美的记忆。
    仿佛电影中苏武牧羊的旌节,那长长的赶鸭竹篙的顶端,往往都绑着二指宽的布条或者撕成条状的亮油纸,旗帜一般。伴随着竹篙的摆动,随风翩然飞舞,迎风招展。那竹竿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在赶鸭人的手中,竹竿往后一挥,那走在队伍后面因贪食而落伍的鸭子,便会迅速地摇摆着身子赶上队伍;竹竿往旁边一摇,那走出队伍外的调皮鸭子又会听话地挤入行进中的鸭群;那竹竿横着一拦,整个鸭群便会立即停下前行的步伐,迅速收缩队形。当竹竿在赶鸭人手中俨然古时英雄手中的长枪大戟倚天而立的时候,在田野里觅完食物吃饱了肚皮的鸭群仿佛接到了鸣金收兵的命令一般,排成一溜长队规规矩矩秩序井然地走进依山靠水围起来的鸭栏,开始了一天的歇息。那长长的赶鸭人手中的竹竿俨然神奇的魔棒,令人啧啧称奇。
    赶鸭是一种辛苦的职业,气温日高,绿染大地之时,赶鸭人就要别过亲人,叮嘱过孩子,挑上沉沉的鸭棚,和他的鸭群一起走上离乡背井漂泊的旅程。长年累月随着鸭群的觅食而逐水而居,漂泊在天地之间,山野之中。
    走到哪里黑便在哪里歇。当沉沉的夜色降临,赶鸭人随遇而安的鸭棚便就近安营扎寨。赶鸭人的鸭棚形状大多俨然一座半圆的石拱桥一般,上圆下平,用竹木编制而成。竹席一般的顶棚,顶棚上遮掩着能够隔水的塑料油纸,能防雨,鸭棚内铺有竹席,棚内的竹篾壁上甚至挂有能够防风防雨的玻璃罩子油灯,整个鸭棚其实就是赶鸭人一个移动的家。
    当鸭棚安顿下来之时,赶鸭人便会在鸭棚附近的田边地头挖个小小的土窝,垒上两坨石头,安上铝锅,拣拾些许柴禾,舀些河里的清水,淘洗上一点点米,和上一点点水腌菜,生火做饭。我很少看见那些辛苦的赶鸭人杀过鸭子打过牙祭,他们吃的往往都是些很简单的饭菜,也许在他们的心里,所有放牧的鸭子都是他们的亲生儿女。
    当饥肠辘辘辛苦了一天的赶鸭人端着饭碗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简单的饭菜,围绕着鸭栏转悠;当苍茫的夜色渐渐笼罩着静谧的乡村四野;当晶莹的露珠在淡淡的月色中渐渐爬上草叶尖又滴答滴答往下掉落;当鸭群在嘎嘎嘎的歌谣声中渐渐安静,赶鸭人才会拖着疲惫的身子,蜷缩着,和衣而歇。但苍茫夜色中,那微弱的玻璃罩子的油灯光却会始终亮着,仿佛瞌睡人的眼。据赶鸭人说,那灯火亮着一可以防偷鸭的贼,更可以防山野之间的野兽等物伤害鸭栏里的鸭群。在荒芜的山野之中,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尽管气若游丝一般,仿佛任何一阵风过,便会将其吹灭,但那灯火却总是那么耀眼和醒目,在赶鸭人的心目中,那是孤独行旅中亲密的朋友与伙伴,伴随着孤独的乡村赶鸭人,打发走每一个孤独寂寞的乡村之夜,迎来每一个曙光初露的黎明。那灯光虽然微弱,但却镇定,顽强,乐观,开朗,无畏,给人生存的信心、勇气,生活的希望,以及力量。
    逐水而居,随遇而安。草长莺飞,春华秋实。这些南来北往从我童年记忆里匆匆而过的辛苦的赶鸭人挥舞着长长的鸭竿,他们追逐着对生活的梦想与渴望,从岁月的深处走来,向大地的深处走去。他们漂泊的身影,他们蹒跚的步履,他们褴褛的衣衫,他们辛苦的生活,他们夜色里疲倦的面容,都仿佛一道天地之间深情的风景,雕刀一般,刻骨铭心地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挥之不去。
(责任编辑: 俞胜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7-1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狐美女网友发自内心感叹:蓬安周子古镇,静透心里的感觉!

http://q.sohu.com/topic/45616332

蓬安周子古镇,位于蓬安县城嘉陵江畔。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出生于此,唐朝“画圣”吴道子在此描绘三百里嘉陵江旖旎风光,宋朝大文豪周敦颐在此讲学,写下了《爱莲说》传世佳作,留下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据史载:周子古镇原为停靠渡船之地,后为纪念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曾在此讲学,而改名为周子镇。周子古镇有着1500多年历史,由下河街、新华街、红军街、顺河街、上河街等古街组成,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建筑3000余套。) 龙角山上俯瞰古镇全貌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414ad33g213.jpg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414425bg213.jpg 周子镇红军街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101055g214.jpg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156984g213.jpg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3ffce1bg215.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0e80c7g214.jpg当我们从成都驱车4个小时到达这里的时候,一江看似平静的江水首先映入眼帘.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0349a2g215.jpg
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没有上网查资料也没有打听这里的情况,只是听同去的同事说过几句,也没在意。然后,下车。顺着沿江修建的宽阔石板路一路向前,越走越没感觉。千篇一律的沿江石栏,反映蓬安养蚕的雕塑也没啥新意,甚至没有掏出相机想拍点什么的冲动。直到到达周子镇口,宁静的感觉,久违的那种宁静,投入其中就会静透心里的感觉,终于抓住了我!庆幸没有掏出相机,否则,这片刻宁静也无福消受了!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10aa82g214.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0f81aag214.jpg

老巷子里,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几户开着的,或是老人在家发呆,脚下匍匐着懒小猫;或是年轻媳妇做着小生意,脚边的竹摇篮里还有个胖娃娃。褐色的木板门,青色的瓦檐,灰白色的老墙,一切都透着自然朴实。若不是那屋檐下新挂的红灯笼和门楣上镏金的对联,真以为时空倒流了。想象着,一个长衫潇洒的男子,或是一个蓝布小衣的女子;再或是衔水烟的老者,再添一个扎冲天辩穿肚兜的小儿,该还有只狗儿跟随其后。想起旧电影里的情形该是如此的了。真好! 青青石板路书写着小镇的宁静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3ff7d79g215.jpg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153e8eg213.jpg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14ed3cg213.jpg
吃过香喷喷的农家午饭,行李放下,拿起相机,沿河街流窜一回去!
没有川流不息的人流,只有老者小孩逍遥闲逛的身影。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8/29/23/16/12414be7326g214.jpg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112ddeg214.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15d1e1g213.jpg这个老婆婆83岁高龄了,还能作针线活。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3ffa7f7g215.jpg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3fe43b9g215.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3fe237dg215.jpg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0dc172g214.jpg
沿街没有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店,只有人家人家还是人家。 这谁家可爱娃娃的小毛袜,让人心生怜惜。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194774g213.jpg小猫也匍匐得好优雅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0312e6g215.jpg狗儿也如此配合小镇的安静。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02b000g215.jpg

没有路边小吃摊,街沿都摆放的是渔网、萝兜、小煤灶。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13e8a1g214.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0091a2g215.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0/12424115a23g214.jpg小镇的古朴自然就在这一近一远间自然凸显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19596dg213.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127e8ag214.jpg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000a91g215.jpg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18e4eeg213.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00db7bg215.jpg
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169b89g213.jpg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0e18b9g214.jpg还有这大花红被子,吸纳着阳光味道,等到冬天来临,该是盖在哪个幸福的人身上,享受一冬的阳光。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0d9bedg214.jpg
青瓦静静的呆在一个角落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8/1242410225ag214.jpg回娘家的媳妇,款款行走。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10d87eg214.jpg小镇的每一个角度都如此质朴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0e3d85g214.jpg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132e8dg213.jpg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3fddd46g215.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1379ffg213.jpg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6/12424135510g213.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9/1242400c1bdg215.jpg龙角山上看到的小镇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3ff2248g215.jpg画圣吴道子的雕塑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3feeb4bg215.jpg爱莲池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40ea120g214.jpg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4148683g213.jpg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17/12423feb8d9g215.jpg等夕阳西下的时候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0326eag215.jpg沏上一杯茶,望江上渔船摇曳而过。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19339fg213.jpg夜幕降临,让我想起丽江的某条幽静小道。http://181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2/1242418aeb7g213.jpg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131c7fg214.jpg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12fcf4g214.jpg第二个清晨,小镇居然是这样的热闹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027002g215.jpg
http://182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1835f1g213.jpg就是这样的腾腾菜,牢牢拴住了我们的胃口。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2009/9/1/22/21/12424186e2bg213.jpg这样的没有商业感的古镇,该是让我没有遗憾了吧?结果才不是呢,还有一奇观“百牛过江”因为涨水没有看到。据说,是当地农家的牛儿每到早上八点会聚集在江边一处,游过嘉陵江到对岸吃难得的嫩草。每天如此,“百牛过江”时,场面甚是壮观!只待下回吧,哪有完美的旅程!

发表于 2010-7-1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哦  高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7-1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PA197299788


    我是球的个高手,我就一混混。。。。。。。。。。。。。。
    但是依旧谢谢你的善意,也谢谢你的赞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