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狂雨骤离乱苦
——乱世才女蔡文姬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此句子处子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可以帮助发幽探微,一代才女为啥给南匈奴左贤王生育二子的苦衷。大厦既倾覆,群雄割据,北人入侵,“车前悬男头,车后载妇女”,旌旗摇摇归大漠,文姬就在车后。路遇左贤王,被一见看中“世家才女”,难道她必须以死殉国?她可不是“天上人间 ”的志愿献身者,何况总是想“埋骨桑梓”。左贤王也不是嫖客,而是北方民族的官僚,也是文姬第二任丈夫,左贤王对她恩爱有加,从人性角度看,文姬能够怎麽抗拒真爱呢?如果她是苏武一样的使节,当然应该持节云中郡了,何况苏武也与北方女子上了床的,据说,也有孩子。怎麽就扬一而贬一呢?他们不是自始至终都爱着故国热土吗?
再说,因为东汉末年,朝纲废弛,军阀逐鹿,董卓进京,看重名满京华的蔡邑的声名威望,曾一日连升三级,履新三台!后来董卓被杀,他也被株连,险些儿陪葬。当然无力保护自己的掌上明珠了!文姬也命途多舛,初嫁的丈夫,夫妻倒恩爱,可惜一年后就咳血下世了,她也没替他留下一儿半女。文姬冲破旧式守节之礼,与夫家诬陷她“克死丈夫”一说抗争,跑回娘家了。
自古权贵贪美色,董卓与吕布争貂蝉,传说是汉朝忠贞之士的美人计,我压根不敢苟同。纵观历史,浩如烟海的权贵贪色而丧生者、祸国者,不可胜数!陈后主没有人施美人计吧?李煜也没有人施美人计嘛!孟昶偏安而日日与芙蓉夫人寻欢作乐,终于国破美人易主,都是自己讨的!
“为尊者讳”,是历来的史家规矩。有几个良史,敢秉笔直书?
本来,曹操与文姬有过感情经历,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带兵镇压,建功立业去了,他毕竟是政治家嘛,仕途才是首位的追求!后来他跃马横戈的故事,全在《三国志》。直到成为魏王,才知道早年的意中人,流离在漠北,于是遣使持“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赎回了文姬。
思念故土的文姬,忍痛抛下一双儿子与丈夫,回归中原。又经过曹操介绍,嫁与一表人才的田校郎董祀。后来,董祀犯法当死。文姬在隆冬季节蓬首跣足进入曹操宴客厅求情,让曹操同情其一生遭遇,经历太多的坎坷,不忍心再度让文姬家庭毁灭,于是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从此他们夫妻融洽恩爱了!
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汉末天下不大乱、蔡邑不误入董卓圈子、文姬不被“在与车后”呢?会有《胡笳十八拍》吗?悲愤出诗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