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雄关燕山寨:抗蒙八柱之一。与合川钓鱼城齐名:上帝之鞭为之折断
合川, 雄关, 燕山寨, 钓鱼城, 上帝
蓬安燕山寨
早先,燕山寨被叫着云山、披衣山,或叫着天生城、运山城。尔后,才被叫着燕山寨。
它被叫为云山、披衣山,是因山上终年多云多雾之故;而称天生城、运山城,乃是山势独特则谓之;燕山寨之称,是缘于春燕多而飞驻山寨各处之故。
其实,燕山是座独山,或称桌状山。孤山耸立,有四面八方。古时建有十门,或说十二门。现在,只有东门保存尚好。门洞还在,门额刻有“天外一峰”字样,为清嘉庆年间所刻。旁边的“移治碑”(即燕山寨东门旁立有营山、仪陇、蓬池、相如和蓬州“四县一州”合署办公的碑文),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只存碑脚石迹。古时,山上建有长街,修有孔庙和武庙等,但都无所存留了。
东寨门附近石崖间,有三尊菩萨。此处为清平庙原址,庙宇早巳荡然无存。据传说,“文革”中,几尊菩萨被搬掉甩下山去。后来,有信徒抬菩萨安放回原处,时值太阳天,菩萨抬到那里,太阳就阴到那里。其神其灵,成为人们长久的“谈资”。宋末,有蒙军铁桶般围住燕山寨十五年之久。山上守军甩下活鱼之类,令那些马背上善战的蒙人不战自退。因此,燕山这个古战场,以其易守难攻,而成为嘉陵江沿线十几个抗击蒙军入侵的重要堡垒之一,并与合川钓鱼城和青居烟山(宋时顺庆府治迁搬于此,称淳祐故城)等抗蒙堡垒齐名。
山高水高。山顶平坝之中,有个天生塘,乃全石为底的水塘,终年绿水盈盈。山上是燕山村一组,有25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家家户户,都是单家独院,相互间隔不远。有一百多亩田地耕种,还有水井两口,山塘两口,七八个水田。干田收割后,全是栽秧。我们登山之时,沿途是开放着的金灿灿的油菜花。及至山顶,不少田块里也是菜花染金。纵目山下,那层层梯田,山间地块,流光溢彩的川北油菜花格外惹眼。
1971年代,在山上建电视微波差转台,修公路上山,毁了西寨门。门寨只剩一堵石墙,显示着南宋时代的印痕。微波站撤销后,遗下的两处建筑:一是机房,一是住宿区(古福寿宫所在处)。这些都是搞旅游开发的一种可利用资源。
2010年3月17日驴行桃花村 020.jpg (107.33 KB)
下载次数:0
2010-3-17 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