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名山论坛
›
存档 1
›
[视频]湖北卫视《为爱爱冲冲冲》蒙顶山龙行十八式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770
|
评论:
7
[视频]湖北卫视《为爱爱冲冲冲》蒙顶山龙行十八式
[视频]湖北卫视《为爱爱冲冲冲》蒙顶山龙行十八式
[复制链接]
刘绪敏
刘绪敏
当前离线
积分
2436
发表于 2010-5-3 13:15
|
|
阅读模式
美国友人横跨半个地球在四川蒙顶山向刘绪敏学习茶道活化石《龙行十八式》长嘴铜壶技艺不传之秘 老外跪求盖碗茶艺
路易斯安娜州--武汉--四川--雅安名山
横跨半个地球的真挚友情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蒙山袍哥
蒙山袍哥
当前离线
积分
6265
发表于 2010-5-3 13:29
|
好,楼主继续努力,世界是你们的!!
刘绪敏
刘绪敏
当前离线
积分
2436
楼主
|
发表于 2010-5-3 14:05
|
刘绪敏在上海参加香港皇朝尊会开幕式巧遇艺人任达华,华哥及现场嘉宾品尝了绪敏现场冲泡的蒙顶甘露。
蒙山袍哥
蒙山袍哥
当前离线
积分
6265
发表于 2010-5-4 12:55
|
xiangni
xiangni
当前离线
积分
518
发表于 2010-5-7 22:58
|
兄弟,您的工夫可以振兴您的人生,却振兴不了蒙山茶事大业啊,我记得看过一个电影,好象就是写一个持长嘴壶倒茶的四川娃打工的事的,女主角好象叫马伊俐,啥名我忘记了,总的感觉茶艺有特色,但是不及茶道有吸引力,我对这个不懂,随便说说的哈,欢迎批评,本人虚心接受!
老客户
老客户
当前离线
积分
12880
发表于 2010-5-8 09:01
|
回复
5#
xiangni
刘绪敏
刘绪敏
当前离线
积分
2436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5 00:22
|
蒙山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许多古籍对此都有记载。如“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慧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斤。……”(清代赵懿《蒙顶茶说》)。有诗云:“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
蒙顶茶自唐开始,直到明、清皆为贡品,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贡茶之一。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名茶的总称。唐宋以来,川茶因蒙顶贡茶而闻名天下。白居易诗有“蜀茶寄到但惊新”之句。当时进贡到长安的名茶,大部分为细嫩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闵19有诗赞美龙团、凤饼茶,曰:“薄润犹含雨露鲜,离披散叶当纷然,请将一副和羹手,捏作龙团与凤饼。”
现在,一些传统品类的名茶都被保留下来,并加以改进提高。品名有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50年代初期以生产黄芽为主,称“蒙顶黄芽”,近来以甘露等为多,但蒙顶黄芽仍有生产,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
蒙顶茶产地四川省名山县蒙山,位于城西十五里,地跨名山、雅安两县,为邛崃山脉尾脊,地势北高南低。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名山胜地颇多,素有“剑阁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俗谚。蒙山堪与峨嵋、青城媲美,山势巍峨,峰峦挺秀,重山积雾,蔽亏日月。古人说这里是“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恙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山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吴中复有“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诗句。
蒙山有五顶,又称五峰,中顶——上清峰海拔1450米,耸插云霄。明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山上寺庵罗列,名山县七十二座寺庵,有近半在蒙山。林木苍翠,清泉遍壑,绿树红字,风景优美。道旁山间,寺院周围,茶园遍布。
蒙顶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阴雨天较多,年日照量仅1000小时左右,一年中雾日多达280—300天。雨多、雾多、云多,是蒙山特点。《九州记》云:“蒙山者,沐也。言雨露蒙沐,因此得名。”每年初春开始,细雨绵绵。古人曾用“漏天难望蔚蓝明,十日曾无一天晴,刚得曦阳来借照,阴云又已漫空生”来形容这里的气候。只有秋季,才会出现天高云淡的景象。据统计,这里夜间雨量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真是“天漏中心夜雨多”。蒙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茶园土层深厚,PH值4.5—5.6,适宜茶树生长。所以人们说,蒙山上有天幕(云雾)覆盖,下有精气(沃壤)滋养,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蒙顶黄芽采摘于春分时节,当茶树上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开园。选采肥壮的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匀齐,每500克鲜芽0.8—1万个。采摘时严格做到“五不采”,即紫芽、病虫为害芽、露水芽、瘦芽、空心芽不采。采回的嫩芽要及摊放,及时加工。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杀青:用口径50厘米左右的平锅,锅壁表面平滑光洁,采用电热或干柴供热。当锅温升到100℃左右,均匀地涂上少量白蜡。待锅温达130℃时,蜡烟散失后即可开始开杀青。每锅投入嫩芽120-150克,历时4-5分钟,当叶色转暗,茶香显露,芽叶含水率减少到55-60%,即可出锅。
初包:包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将杀青叶迅速用草纸包好,使初包叶温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钟,中间开包翻拌一次,促使黄变均匀。待叶温下降到35℃左右,叶色呈微黄绿时,进行复锅二炒。
复炒:锅温70-80℃,炒时要理直、压扁芽叶,含水率下降到45%左右,即可出锅。出锅叶温50-55℃,有利于复包变黄。
得包:得炒以后,为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黄色黄汤,可按初包方法,将50℃的的得炒叶进行包置,经50-60分钟,叶色变为黄绿色,即可复锅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与复炒相同,锅温70℃左右,炒到茶条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时即可。
堆积摊放:目的是促时叶内水分均匀分布和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达到黄叶黄汤的要求。将三炒叶趁热撒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5-7厘米,盖上草纸保温,堆积24-36小时,即可四炒。
四炒:锅温60-70℃,以整理外形,散发水分和闷气,增进香味。起锅后如发现黄变程度不足,可继续堆积,直到色变适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顶温度保持40-50℃,慢烘细焙,以促进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摊放,包装入库。
蒙山茶不愧为我国名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人们对蒙山茶的品质赞扬不已。《蒙山图经》云:“蒙顶有茶,受阳气之全,其茶芳香。”历代名人学士皆留粗许多称颂蒙山茶的诗篇。宋代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诗》有:“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代文彦博《蒙顶茶诗》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清代赵恒《试蒙山茶》诗中,亦有“色淡香长品自仙”之句。可见蒙顶茶在我国历史上享有崇高之声誉,且久兴不衰。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来源:北纬网
刘绪敏
刘绪敏
当前离线
积分
2436
楼主
|
发表于 2010-8-5 17:38
|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威远论坛
巴中论坛
凉山论坛
广安论坛
什邡论坛
蓬安论坛
绵阳论坛
南充论坛
麻辣摄影
西昌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