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486|评论: 108

清明四月雨纷纷 孤独凄楚祭双亲(2010年4月1日回老家祭祀父母纪行。)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4-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四月祭   文 / 邓四平

  风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矫健地飞扬在天空,那长长的飘带像清爽的发丝丝地风里扬。
  草儿青了,花在草的扶持中悠然蹁跹。映着天上的蓝,嫩嫩的艾露着青绿的脑袋,从黄土里拱出,散落在路的两边,散落在田野的阡陌之畔。
  清明粑是儿时的诱惑,热气腾腾,香飘万里。那掐粑粑菜的父亲佝偻的背影还在,那做粑粑菜馍的母亲慈祥的笑意还在,那斑斑白发如雪飘飞在我的心灵深处,然后那种荧荧的白在不经意间,是这般迅疾,犹如潺潺的水,黯然地流——流走,再也不回头。回回首,往事多唏嘘。清明的天,绿了大地,绿了人间,而人间,却在慢慢地老,慢慢地开始蹒跚踟躇。
  矛盾的同时,心底划过一道淡淡的叹息。这是一种挂牵。沉甸甸在四月的心头。
  炊烟冉冉,升起在野外。清明时节,雨,纷纷。亲人已去,驾鹤他方。矮矮坟前,祭奠一番,贴着潮湿的黄土地,再听听长辈的话语,祖宗的心跳和我们的脉搏一起共振。点几枝香,让风吹走,烧一些纸钱,让风带走,一直带到先人灵魂居住的地方。手中的烟和香一样,有暗蓝色的烟,有亮亮的火光。夜晚的野外,磷火在坟边燃烧,它烧的是骨和肉的分子,香烟呢,在人间,吞吐着温暖冷寒。
  给坟茔培培土,给坟茔拔一些草,是否又想起那些个日子,在夕阳中,给长辈梳发添衣。缅怀,思念,随着烟的袅袅而绵绵不绝。阴阳一张纸,相隔永无日。记忆的豁口不知道什么时候裂开,幽幽地道一声,昨天呢?哎,昨天早已在泪水中一起模糊。
  细雨撒下,很细,很密,很轻,很柔,似乎不愿意惊动人间。落在脸上,有那么一点点熟悉。凉凉的,滑过脸颊,仿佛泪一般。我知道唐朝的天空就有了清明的雨。有了断魂的路人,往事涌上,纵是再坚强亦要断了肠。杏花村里酒家的酒一半洒了地,另有一半入了肠,醉里梦里再亲切地晤一次驾鹤他方的亲人的面。我也知道宋朝的清明在人间,知道元明清,直到现在,到了今天,在过去和现在重合的这个日子里,把缅怀和思念像鸽子般,在人间放飞,随烟而去在那一堆堆的黄土之上。
  往事如烟。黄土地上新的生命一茬茬生生不息。血管和血液里流淌着四月蓬勃的期盼。青春和朝气亦在四月的天空下茁壮地成长,现在和未来也在这个日子里交合。先辈也许早已化作了泥,但是生命没有停止,在四月,交替着一种信息,衍生着新的血液。生命无止境,清明的天特别的蓝,清明的雨特别的晶莹,清明的爱特别特别的纯……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思念   文 / 邓四平
[/td][tr][/tr]
    突然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心中顿感悲痛万分,想起母亲勤俭节约﹑任劳任怨而又默默无闻的一生,我的眼泪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来了。
    儿多母苦.小时侯,我们一家兄妹四人,父亲一直体弱多病,家中全部生活的重担自然也就压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每天天不亮,母亲便第一个起床,打扫裁缝铺,拆卸铺板门,接着又要忙着挑水,砍猪草,做完这一系列繁杂的家务活,父亲和我们若还未起床的话,母亲便会在堂屋里唠叨,借责备父亲来教育我们。我们便赶紧起床,煮饭的煮饭,读书的读书,各忙各的事情去了。
    接着,母亲又要忙着调试缝纫机,注油、上底线、穿针,检查车轮皮带松紧等等,然后引燃枯炭放进火熨斗里,以便剪裁时熨烫布料。等这些准备工作刚刚做完,往往天已大亮,顾客随后登门了,母亲一边吃饭一边拿着卷尺为顾客丈量袖长、胸围、襟长等等,并将数据记录在尺码单上,母亲往往顾不上将饭吃完,便在一张宽宽的长木桌上,铺开布料,用一只小碗舀上一碗凉水,吸上一口,朝着布料“扑”地喷去,将布料“扑”地喷湿,那场面就像道术高深的道士使法一般,接着用火熨斗将布料来回熨平,烫干,再用剪刀“嚓嚓嚓”熟练地剪出前襟、后襟、袖子、衣领等部件,将这些部件在锁边机上锁完边后,边可踩缝纫机逢合了。
    母亲技艺娴熟,一件衣服往往一小时左右便可缝好,但母亲却从未马虎过,只要发现了一点儿跑线的地方,便要返工重做.那时侯,缝一件衣服可以得二角五分钱,母亲为了多挣点钱,常常是从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忙到深夜一两点钟,很多时候,我们一觉甚至两觉醒来,仍能看见母亲坐在缝纫机前弯腰弓背佝偻而忙碌的身影。当然,每天一放学回家,我们兄妹四人常常也要被安排去帮忙用手工钉纽扣,有时候为了提早完成任务,也会敷衍了事,为此,常常受到母亲的责备,说钉纽扣和做人一样,要踏实,不能敷衍了事,不然不长久,精工才能出细活儿。但母亲却从不允许我们陪她熬夜缝衣服,吃完夜饭,做完功课后,早早地母亲就要求我们上床睡觉去了。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未能成为父母事业的接班人,却做了一名教师,在家乡一所偏僻的职业中学教书谋生.每次一回家中,母亲无论再忙,也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不厌其烦地在我耳边唠叨:“儿呀,教书要认真呀,要学你父亲用卷尺量布一样,一是一,二是二,千万马虎大意不得啊!”我常常不耐烦的敷衍母亲说:“我晓得,我晓得,哎呀,妈也,你老人家就莫管那么多也!”哎,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也真是太“聪明”了啊!
    如今,我每每在生活中,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历尽坎坷,甚至撞得头破血流之时,才蓦然想起母亲的教诲和告戒来,而我为什么以前却总是自以为是甚至丝毫不听呢?
    家有老人是个宝啊!而现在母亲已悄然而逝,阴阳两隔千重山,儿唤娘亲泪涟涟。现在想再看一眼母亲,再听一听母亲的声音都是一种奢望,都是已不可能的了啊!世上的母爱大多比山高,比路长,比海深,可儿女们对父母的孝顺也许比扁担更短啊.扪心自问,成天忙于生计的我们,为名忙,为利奔,为梦累,为情困,又几时为母亲忙过甚至做过什么呢?尤其是在母亲生疮害病之时,我们天天为母亲端过一杯温暖的水,递过一杯滚烫的茶吗?我们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听过母亲的一次谈话吗?我们须臾不离陪伴母亲身旁为母亲嘘寒问暖了吗?不!没有!没有!没有!每一次,每一次……我总以为拿了钱给母亲用便是尽了孝道了,而每一次,每一次的逢年过节,母亲又总会借打发孙儿或者我的生日的名义,将钱退回来,甚至拿出更多的来。
    6年前的冬月初二,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去蓬安县城卖废旧,当我得知母亲因脑溢血突发而去世的消息时,我倍感惭愧、内疚、不孝和悲痛万分,母亲始终不愿意跟着我们一起生活的唯一原因,竟是怕在经济上拖累我们!哎!可怜天下母亲心啊!
    如今,母亲逝去已整整6年有余了,想起母亲默默无闻和辛苦的一生,我的泪水便忍不住又簌簌地流下来了,我只感觉到心如刀绞,悲痛万分。静静地跪在母亲低矮的坟前,默默地烧上一把火纸,在春寒料峭的清明四月,在晶莹的泪光中,在无尽的思念里,我深深地觉得:沧海桑田,这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能等,当老人们风烛残年之时,唯一不能等待的便是儿女们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孝顺!
    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生今世,我又何处报春晖呢?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父爱无边   文 / 邓四平


    想起父亲默默无闻而又辛苦的一生,我的眼泪便又簌簌地落下来了。
    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三棵高大的桉树,一夜风雨过后,屋前的地坝上便会落满淡黄色的小喇叭似的桉树花壳,我们便会捡拾起来,用针线串成串,当作最美丽的项链挂在脖子上打跳。父亲也不管我们,只是坐在裁缝铺里的缝纫机前忙碌地缝着衣服,偶而远远地望望我们,慈爱地笑笑。每到下午,到区上为公社供销社拉货物的牛车回来了,我们就去捡回包在牛蹄上丢弃的牛草鞋,绑在桉树上,像现在的电工爬电杆一样,一步一步地往树上爬。父亲看见了,便会一改往日的温和,放下手中正在缝制的衣服,怒气冲冲地冲出来,将绑在桉树上的牛草鞋一一撕扯得粉碎,既不打骂我们,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瞪上我们几眼,便又回到缝纫机前忙去了。
    后来,繁盛一时的裁缝铺倒闭了。年近六旬的父亲为了供我读书,又跟着分了家的二哥学做起小生意来。每次到南充进货,早上四五点钟天不亮便要起床,提上几个大蛇皮口袋,深一脚浅一脚地赶上七八里山路,去搭到南充的班车。下午赶回时,父亲便租用附近农民家的板板车将货拉回,到家经常是深夜十一二点钟。父亲常常浑身衣衫湿透,顾不上吃饭和歇息,又忙着清点货物和摆放商品。
    父亲也常到我读书的蓬安县城进货,有时遇上赶不到回家的班车,便到我读书的师范校学生宿舍和我同挤一铺,父亲常常絮絮叨叨地询问我在师范里读书生活习不习惯,读书努不努力,吃饭吃不得饱,也时常说县城旅舍的住宿费太贵了,住东方红跃进旅社底楼打通铺住一晚上也要三块钱一晚,真是太贵了,太贵了。一大早,天还没亮,师范学校还没打起床钟,父亲又扛着一大包蛇皮口袋赶回永兴老家去了。等到我起床收拾床铺时,往往发现我的枕头下面压着一叠厚厚的角票,一角两角的,五角的,都有,足足一二十块,每每看到这些还沾满父亲汗渍味道的角票时,我的泪水早就忍不住簌簌而吓了。

    十八年前,我终于参加了工作,分配在家乡一所偏僻的中学教书,父亲却由于常年累月地劳累,不幸患上了老年性前列腺炎。这本来是一种并不难医的病,但家里缺钱,即使有钱,我们深知:以父亲的脾气,他也不会去大医院医治,他怕拖累家里,拖累儿女。于是就一直在乡上诊所里拿些药吃,谁知,后来病情竟恶化成了尿毒症。
    父亲逝去已整整13年了。现在,我唯一能够看见父亲音容笑貌的,竟只是他生前留下的一张身份证的照片。每年清明,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领着我的妻儿来到父亲的坟头,默默地烧上一把火纸。在晶莹的泪光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惟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真诚和最无私的。
  
  如今,我身为人父,更加刻骨铭心地觉得父亲其实是比母亲更伟大的。
   母爱如海,博大精深。
   而父爱,则如山,高山仰止!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婆婆的坟和 爷爷的坟。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情怀总是诗   文 / 邓四平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的铺板门,老屋至今还坐落在老家小镇繁华热闹的街道上,破破烂烂的四排三间青瓦房,与周围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很不协调。
  记忆中,儿时的老屋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鸣声婉转,欢跳其间,俨然一个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青青的屋瓦更像一片葱茏的榕树林,枝繁叶茂,伸出宽宽的肩臂庇佑着我们的一家。
  一到春天,屋前地坝里的迎春花、月月红、梧桐花、槐花次第开放,花香四溢。屋檐下,不知何时已经飞回的燕子们正“唧唧喳喳”地闹着,嚷着,忙忙碌碌地飞进飞出,衔泥筑巢。父亲怕小燕子一不小心摔在地上,专门用油布搭在下边。时常,我就坐在屋子的门槛上看书写字。也常常抬头看那燕子一次次外出捕虫喂养雏燕。我觉得那忙碌的燕子极像裁缝铺里成天忙碌的父母。
  夏天,翠****流的绿藤爬满院墙。丝瓜、扁豆长得满满当当,你挤我,我挤你,金黄的南瓜花,极像美丽的朝天小喇叭,招引着蜂飞蝶舞,花下不结果实的花,叫“谎花”,我们常常采摘那花来插在耳边,扮新郎,拜天地,拜堂,手舞足蹈,热热闹闹。在裁缝铺里忙碌的父母偶尔抬头看看,并不制止,也只是惬意满足地笑笑。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清扫出一块空地,铺上凉席,此时,月光如水,一家人说说笑笑直到深夜。
  后来,老家公社要修食堂,我家的裁缝铺无条件地迁移到了大桥一边的田地里修建,一条公路从门前穿过,地势更加开阔平坦,承包建修的包工头看中老房子那粗大结实的雪木料,说愿意修成砖房来换那木料,老实巴交的父亲说那占公家的便宜,不好!不好!精明的包工头便也只好作罢。老屋重新上梁立房不久,父母商量着花了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300多元钱,买了公社农机站拆下的旧排山木架子,紧挨裁缝铺的旁边又批地修建了三排两空青瓦房,一空给刚刚结婚的二哥居住,一空给我留着,那时我刚上初中,瓦屋前当街的墙壁上和分给二哥家的瓦房一样,也开着铺板门,预备着我今后好做生意谋生用,哎,想在想来,为了儿女,父母也真是用心良苦啊,用心良苦!
  后来我没能成为父母事业的接班人,却做了一名教师,三年师范生涯转瞬即逝。我又回到了老家的学校教书,学校离家只有一箭之遥,于是我又住进了儿时的老屋。
  事隔七年,我调动工作,父母听到了我的诉说后,没有明确反对,他们的目光中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刚离开老家几个月,父亲大病一场,幸亏抢救及时。在一次次电话中,母亲始终没有告诉我半句。他们不想让立足未稳的我在异乡之外再多添一份惆怅与不安。
  我爱自己的老屋及那满院的树儿花儿。很想长期与老屋厮守。我曾多次设想过对家园进行改造的蓝图。建一处养鱼池,养上几百条鱼儿,栽种几株青竹,还想种几畦油菜,晨浇暮剪。因忙于工作,这些想法只在脑海里嘴巴里一闪而过了。
  而如今,父母均已不在人世,老屋空空如也,每年我也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屋看看了,老屋依旧坐落在小镇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四排三间青瓦房,虽与周围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很不协调,但那在我眼里,心里却依旧十分亲切,就好象慈祥和蔼的父母依旧健在一般,我觉得那就是和蔼慈祥的父母依旧在深情的注视着我,打量着我,叮咛着离家归来的我……
  经历了工作上,生活中的一次次磕磕绊绊,惟有老屋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是我真正的精神家园。那儿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扎下根儿,在夜深人静时不停的长啊长。
  春天,老家屋檐下的燕子做窝鸣叫。夏天,小院子里花红叶绿。秋天,飘散丰收的香甜。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个老表的合影:厨师老表张家成背后墙上写着“健康聪明,一路领先。”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路直通祖籍地——永兴三清沟村和竹山观村。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往里走就是原先的海田初中。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儿时的好朋友,会武术的雪娃儿,他的婆娘在打毛线衣服。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山水如画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相如故城 025.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