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感冒 4盒消炎药
----生不得,死不起,医改究竟改了谁?
作为一个普通人,生病去医院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敢再去医院看病,有病了也只是到药房拿药或者去诊所就诊。究其原因,院方存在的问题颇多。如今大家焦点关注的医生拿回扣、院方多开药、账目不清、处方不明等,都是制约医疗事业发展,医患关系持续恶劣的根本原因。
张小姐是遂宁市某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感冒引起的耳朵痒痛不止,持续时间快一个星期,于是前往遂宁市人民医院(原二医院)就诊,在收取了8块钱的专家挂号费以后,
一位名叫王强的医生为她进行了检查,在确认张小姐只是因为感冒引起的耳喉疾病后,医生为其开了处方---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医院的划价处,张小姐并没看到自己的处方,直到划价后这位王医生开的药品价格共计122.8元,
包括四盒名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1)|、两盒珍黄片、小药袋装的地塞米松6粒。
在地塞米松的药袋上,清楚的写着,一日两次,一次一粒,共服三天,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1)的药盒上则写着一日三次,每次两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1)的包装规格是12片装/每盒,
那么一个感冒,需要开八天的消炎药吗?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1)等消炎药是有一定比例的回扣的,也就是由药商直接付给医生的抽成,医生开的药越多,收入就越高,而感冒的消炎药8天的分量确实属于不正常的处方范畴。
张小姐为我们透露了一个开药的细节,医生主动询问她是私人就诊还是由医保给付,在确定张小姐是医保后给予了后来我们看到的药方。
很多在医院就诊的病人都会碰到类似的情况,甚至遭遇到并上述更严重的不公正待遇,在我国2009年出台的医疗改革方案征求稿中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建立完善的保障系统是医改的重大决策,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却是街知巷闻,医院以经济利益来衡量医生的收入,药商在中间给予的回扣,这些金钱上的交易,最后还是由市民们来买单---那么,医改到底改了谁,或者只要在经济力量的驱动下,改革终究是为逐利之人留下了缝隙,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仍然是我国医改的一件大事。
---期待我们的后代能堂堂正正的走进医院,不再为自身的病痛而踟蹰-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