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63|评论: 0

[交流共享] 两名全国“小梅花”出演 内江青春版川剧《绣襦记》 献演四川大剧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8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年演员担纲,其中有两名全国“小梅花”出演
内江青春版川剧《绣襦记》 献演四川大剧院


来源:内江日报


3.jpg

《还目荣归》


4.jpg

聚精会神


5.jpg

《刺目劝学》


6.jpg

媒体聚焦


7.jpg

《闻报赞媳》


成都,四川大剧院。


“耀眼榴花放,扑鼻栀子香……”随着舞台大幕的拉开,由内江市川剧团排演的传统大幕戏《绣襦记》精彩呈现在全省观众面前。

这里是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的“内江专场”!年轻的面孔,让大家耳目一新,一亮相就赢得了戏迷们的热烈掌声。

川剧《绣襦记》源自同名传奇故事,是经典的传统大幕戏,讲述的是书生郑元和与风尘女子李亚仙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内江市川剧团对传统的经典剧目重新整理加工,全部选用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毕业不久的青年演员参演,演员平均年龄仅有17岁,是此次汇演中全省唯一一部均由青年演员担纲的剧目。主角李亚仙的扮演者黄筱雅和配角张三的扮演者杜毓鑫都曾获得过全国“小梅花”称号。

在两小时10分钟的演出中,20多名内江川剧团的演员们身着各行当、角色的戏服,唱着优美的唱词,向观众娓娓讲述剧目剧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娴熟精湛的演技把观众带入其中,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阵阵叫好声。

“好看!故事和演出都很精彩,真是不虚此行。”成都市民冯少华受朋友之邀特意到场观看。他认为,青年演员们的倾情演绎洋溢着青春气息,同时又彰显了川剧的传统本色。

成都市民廖艺力的侄儿在《绣襦记》中担任配角老生宗禄一角。作为演员家长兼观众,廖艺力在台下全神贯注地盯着侄儿及其他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手势,内心既欢喜又感动。“内江青年川剧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未来可期!”廖艺力感慨地说。

当晚的演出,采用线下演出、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送达给观众。

“真是不错,让我激动!这是本届川剧汇演的惊喜之作!感谢你们为川剧培养了接班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蔡少波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整部《绣襦记》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剧目的传授老师之一、梅花奖获得者——刘谊表达了祝贺。

作为一名川剧老兵,80多岁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邱明瑞观看网络直播后,也向内江市川剧团团长徐敏表示祝贺。“无论是演员还是乐队以及帮腔,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非常棒,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对得起一个半月的辛苦排练!”像许多观众一样,目睹了孩子们表演,徐敏感到十分欣喜。“能够献演四川大剧院大舞台,对参演的青年演员来说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将继续打磨剧目,用心塑造角色,力争走上更大的舞台。”

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本次汇演共聚集19家省内外川剧院团(单位)、300余名川剧优秀演员,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观众带来28场精彩演出。

本次汇演选取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三家硬件最好、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演出场馆为汇演场所。《绣襦记》与四川省川剧院编排的《草鞋县令》等剧目同在四川大剧院展演。

此外,25日晚7时30分,《绣襦记》还将继续在四川大剧院上演。市民们可到场观演,也可通过“四川大剧院”微信公众号线上观看。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艳梅/文 黄正华/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