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古路村原名"咕噜村",村名源于山上滚落的石头发出的"咕噜咕噜"声。这个坐落在海拔1400米悬崖上的村庄,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或"天梯上的彝寨",已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四川最美古村落"。据传,彝族先民因部落争斗被追杀,逃亡至此隐居下来,《清溪县志》(汉源县旧称)的记载似乎佐证了这一点。
几百年来,古路村的交通演变见证了这个村庄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早期,村民仅依靠粗如锄把的野藤子与外界联系,拴在山上树桩上,拉着藤绳往下移动,还要背负几十甚至上百斤的山货下山换取盐和布。这种原始而危险的出行方式使得远嫁至此的媳妇有的终身未能回过娘家,村里的牲畜因无法背下山而只能自家食用,有的牛马因缺乏配种机会而孤独终老。
在选择修建索道而非公路的决策背后,是村民们对古路村独特魅力的保护意识。村民们担心,若修建公路,古路村的险峻与神秘感将不复存在。索道不仅能满足村民生活和游客需求,解决交通瓶颈,还能让古路村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最大程度保留村落原生态,不破坏"古"和"险"的特色。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游客争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古路村悬崖的美景照片和视频,Z字形的悬崖栈道上人群密密麻麻,有网友戏称:"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都没这么多人!"古路村爆红网络的原因有三:一是多年来政府对"天梯上的彝寨"进行的持续宣传;二是交通便利,特别是乐汉高速开通,将成都到古路村的时间从五六小时缩短至三小时;三是强烈的体验感让游客回去后在社交平台打卡分享,形成口碑相传。
从与世隔绝到旅游胜地,古路村的故事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也展现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智慧和不屈精神。如今的古路村,正在探索一条兼顾传统保护和现代发展的新路,继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感受这"悬崖上的村庄"的独特魅力。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