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75|评论: 0

[生活•情感] 祭祀岐伯 致敬先贤 (作者:张 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7c6eb87fcae1e119ff174de3d15c06.png.cw750.png


     还是少年轻狂的时候,我的祖母因为在晒场劳作,不慎摔了一跤,手臂骨折,送医救治。不幸被庸医接错了部位。目睹她痛苦的样子,我心里十分难过。当时就想:假如我是一名医生,如从报纸上看到的那位誉满大江南北的成都体院郑怀贤教授,那我的祖母就不会如此遭罪了。
     后来有过这种机会,因为张铁生交白卷,邓小平第三次蒙难,七四级毕业继续读书无望,我的童年戛然而止。祖母找人介绍去学医,可是熟悉的大都是成份有“问题”的医生,不敢收徒;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解放前金陵大学毕业的老人,虽然成份也不好,但因为是民间医生,群众印象也不错,跟着学了几个月,读了《药性歌诀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以及《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之类的医书,终因“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而忍痛割爱。但对岐黄之术,若干年后即使是已经衣食无忧,心里总也挥之不去。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退居林下的时候。2025年4月14日,以“弘扬岐伯文化 共筑全民健康”为主题的2025年华夏中医始祖岐伯文化交流活动在盐亭县岐伯镇拉开帷幕。作为盐亭县嫘祖诗书画院的一员,李德兴常务副院长邀我参加了这次活动。
      上午十时整,我们一行驱车辗转来到岐伯镇龙前村,那里早已是人声鼎沸,游人如织,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幅是:“2025年盐亭县岐伯中医药膳节”。以前从医书上和历史要籍中对岐伯仅有肤浅的了解,现在近在咫尺,自然要一窥庐山真面目了。据展板文字介绍:
        “相传远古时有一位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一岐伯,从小就天资聪明、善于思考,勤奋好学,有远大的志向。他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川草木等自然变化现象,精通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他目睹众多百姓死于疾病而无法挽救,非常痛苦,便立志学医,四处求师访友,经常翻山越岭,攀岩爬壁,以药谷为基地研究药性病理、配方合药、治病强身之术,逐渐成为精通医术、脉理、药性的名医。他不但药到病除、医师高明,还常常奔走四方,走村串户为族民送药、治病、从不收报酬。
       后来黄帝为了救治人民疾病,拜他为师,和他共同研讨人体的养生之道,以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将黄帝提出的1088个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并由岐伯传人整编成《黄帝内经》,成为中华医学文化史上第一部医学巨著,由此构建了中医学术理论基础体系。岐伯因功勋卓著而受封在“岐舌国”(今茶亭来龙柏梓、安家一带)为首领。他死后葬于故里药神山下青龙嘴,人民建庙塑像、世代祭祀。民间尊他为“天师”、“药神”,除瘟疫的“瘟神”。如今在茶亭一带有很多与岐伯相关的地名、遗迹、遗址、文物如:药谷、药王山、药王岭、药神洞、药潭、药池、岐伯山、药神岭、岐伯庙、岐伯宫、瘟祖庙、岐伯殿、岐伯桥、岐伯蔈、岐伯树、药包袱、药铡刀、碾药槽等。还有川戏《西陵图》、《岐伯献丝》、民俗“岐伯行乡会”、“跳神撒粉火”,还流传有很多首有关岐伯的民歌。岐伯“不精医无以济世,不懂药无以救民”的医德,世代相传。龙潭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岐伯行乡会”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段文字稍嫌粗糙,但大概意思还是清楚的。最主要的是原来这传说中的岐伯竟是盐亭老乡!放眼远山,状如卧龙,环抱一泓方塘,有文友告诉我那是一座小二型水库,叫前锋水库,里面的鲫鱼可好钓呢。我志不在鱼,水库前一幅标语醒目:“为迈进西部百强县作出岐伯贡献”,喜欢琢磨文字的文友又就事论事起来,少不了一番争论。
        在隆隆的礼炮声和祭祀鼓乐声中,“岐伯拜谒”典礼正式开始了。依序是击鼓鸣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敬献贡品、恭读祭文、四龙告祭、乐舞告祭等,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团队齐声诵读《黄帝内经》,把祭祀典礼推向了高潮。看到学子们致敬先贤虔诚的举止神态,聆听带着数千年药味的娓娓诵书声,我感概之间,似乎感觉得未来的张仲景、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叶天士等就杂然其中。
      真正的高潮,还是当地人带来的,那就是“岐伯行乡会”。

        岐伯行乡又叫“医祖出巡”,是本地信众视为的大吉大利之期。每逢纪念岐伯诞辰庆典,会场肃穆庄严。凡参加庆典活动男女老少,先要在神烟中黑身洁体才能步入会场。及至岐伯诞辰庆祝典礼开始,法师主祭,灵官守护在旁,焚香、秉烛,虔诚礼拜后,主祭人恭读祭文。司礼官宣布击鼓三通,焚表升空,鼓乐齐鸣。恭请医祖岐伯出巡是重头戏,在铿锵的锣鼓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身穿铠甲跨骑宝马的传令将军跃马向前,法神队手捧净瓶向人间抛洒灵毋甘露水,开路面具神队手执神帚横扫尘渣,道锣队鸣锣开道,护驾灵官高举钢鞭扫魔驱邪,神轿队抬着岐伯在神伞下缓行,148人组成的神标队、神牌队、神旗队、彩旗队、护神队、十吹十打鼓乐队、颂唱队、药龙表演队、蚕龙表演队、桃子龙表演队、水龙表演队、舞狮队紧随其后。随行群众缓步跟进,前呼后拥地行进在岐伯故乡的田园村舍之间。凡是岐伯神所到之地,民众手执信香列队恭迎。祈求六畜兴旺、合家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神旗、黄旗、红旗、五彩旗旗迎春风而舞。按照预定路线行走完后,送神归位。
        接着,开始表演龙舞。用中草药做成的“药龙”首先登场,用舞蹈艺术再现了药农们登山探药的劳动场面;长长的“蚕龙”用稻草和竹子编成,龙舞表现了蚕农们栽养蚕、抽丝、编绢的劳作艰辛;用鲜艳的红桃子扎成的“桃子龙”舞,再现了人们种桃、品桃、献桃的生活情趣;威武雄壮的“水龙”追赶旱魃求甘露、保丰收,表现了人们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向上精神。
       观赏完了,到底弄清楚了为什么把岐伯尊称为“瘟神”,原来是驱瘟之神啊!思及“非典”“新冠”祸乱人间,想到周边阖然别世的亲朋故旧,心中顿时凛然:祭祀岐伯,致敬先贤!

        2025年4月14日


195a1128aca37dd86bd84df08737b161.jpeg.cw750.jpeg


065d007e0e6669d954e5d8f903acd182.png.cw750.png


75493c877b31724517a37e4f152eb0d6.png.cw750.png


00481701eac6685101f889e5498224a3.png.cw750.t.png


e831969fb77379ea368df422e6a04f7a.png.cw750.t.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