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川剧人集合小平故里点燃传承薪火
——广安川剧联谊会奏响巴蜀古韵强音
一个普通的民间川剧组织,一个微信群,一个通知,尽引得川渝两地的150多名川剧人和川剧爱好者,跨越巴山蜀水纷至沓来,是川剧艺术的无穷魅力,是组织者的温软情怀和个人魅力的强力感召。
四月的华蓥山麓、嘉陵江畔,激越的川剧锣鼓声再次激荡起文化传承的热浪。2025年4月12日至14日,广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办,广安川剧联谊会、广安市前锋区戏剧协会承办的广安第五届川剧联谊会在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150余名川剧艺术家与爱好者齐聚小平故里,三天两夜的激情演艺与联谊狂欢,谱写了一曲保护传承的欢乐乐章。
&川渝一戏与八方来朝&
四面八方的川剧艺术从业者、爱好者,似朝圣一般的虔诚,像过年一样的喜悦,奔向联谊会。川剧泰斗阳友鶴先生的第三代传人、被称为川剧复兴的代表性演员张雪梅,重庆市川剧院著名腔师刘仁兰,重庆市川剧院表演艺术家刘晓成,渠县川剧团王秋晓、周长光,永川地区川剧团刘云霞,彭州市川剧团牟耀光,荣昌川剧协会会长赵刚,原重庆市荣昌县川剧团前辈艺术家黄家贵、陈淑秀等一批知名演员纷纷前来为活动站队,重庆市江津区川剧团当家花旦周丽娟带着三个弟子专程前来助阵演出。重庆市江北区川剧团著名鼓师黄方忠、泸州市纳溪县川剧团八十高龄鼓师黄成玉、合江县川剧团老艺术家张先贵、重庆市永川区川剧团鼓师陈志友和广安市原川剧团、广安戏友联谊会的演职人员全力出演助兴,这次联谊活动聚集了各方打击乐先生30多人,琴师近10人。三天两夜,锣鼓声不息,丝弦乐不断,活动安排了8个折戏彩唱,50多个清唱剧目片段,显现出空前的热闹和旺盛景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嘉兴广安籍戏迷彭勇,听闻川剧联谊会消息,放下餐馆的生意,从嘉兴到上海,从上海坐飞机到重庆再回到广安,带着他青年时的美好记忆,带着精心准备的《铡美》折戏专程返乡“戏聚”,联谊会一结束又匆匆返程,往返四千多公里,花费数千多元,只为一段割舍不断的川剧情缘。
&联谊会奏响保护传承强音&
联谊活动从12日报到当晚开始到14日下午结束,整整持续了三天两夜。重庆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腔师刘仁兰,一直驻守台侧,无论专业还是业务演员表演,她都全情投入,用她或高亢明亮或委婉动听的嗓音为大家帮腔,尽显一个艺术家的修养和风范。张雪梅的《三祭江》片段和《思凡》片段,分别成为联谊会开始和结束的压轴之曲。渠县川剧团老艺术家周长光演绎的《受禅台》引得满堂喝彩,原永川地区川剧团刘云霞的《三祭江》选段再现经典韵味。更令人感动的是,来自广元、巴中、彭州、资阳、江津、合川、达州等地的川剧艺人和爱好者,竞相拿出各自得意之作亮相舞台。活动组织者赵宣菊的十多名学生也登台献艺,尽显川剧传承的勃勃生气。
数字见证着这个联谊会组织的成长轨迹:从2019年首届联谊会70余人到今年第五届150多人,活动时长由1天延至3天,参与地区从广安本土扩展到川渝两省市近30个市区县。更令人欣喜的是传承脉络的延伸——赵萱菊团队近年培养的30余名学员中,现在能登台表演的有近20人,显示出川剧艺术在民间的深厚土壤和成长力量。
&川剧人联谊的广安模式&
这场盛会背后,凝聚着一个草根艺人六载春秋的坚守。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广安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广安市前锋区戏剧协会主席赵宣菊(艺名赵四妹),至今仍清晰记得2019年那个春日的午后,十多位川剧票友围坐在前锋区一处老茶馆里,面对日渐凋零的川剧传承现状,有人提议:"四妹,你牵头建个川剧群吧!让我们这些爱川剧的人有个交流的地方!"正是这个朴素的愿望,让"广安市前锋川剧群"应运而生。从最初30多人到如今400人的川剧联谊群,这支由退休的川剧艺人、机关干部、教师、农民、个体户组成的民间团体,用对传统艺术的赤诚之心,一年接着一年开展演艺活动和师带徒教学传承,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地方文化奇迹。
"这不是简单的聚会,而是川剧人的精神图腾。"广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蒋晓明在开幕式上感慨。六年间,这个民间组织经历了疫情阻隔、经费短缺等重重考验。2023年,第四届联谊活动因资金缺口几乎停办。2024年,因为找不到活动经费而被迫停办。本届活动筹备期间,赵萱菊和她的同胞们十余次线上会议,各区县联络人八方走访动员,特别是广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蒋晓明,积极为活动筹措资金,鼓劲激励活动组织者,蒋晓明对赵宣菊说,“这个联谊组织聚集了川渝两地的川剧人和川剧爱好者,于保护传承川剧艺术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把活动办下去,没有经费我同大家一起去争取。”
4月14日,夜幕降临,牌坊村灯火通明。艺术家与戏迷,艺术家与观众,大家围坐交流,"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戏文唱腔,更是巴蜀大地的文化基因。"广安市前锋区戏剧协会秘书长夏欢如是说。当最后一阵鼓乐最后一声帮腔消散在夜色中,所有人已然约定:来年再聚,让川剧薪火永远相传,生生不灭。
作者斯慈平,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员,四川散文家协会会员。记者,川剧琴师,长期参与川剧演出实践和川剧理论研究,多篇剧评、调查报告在中国新闻网、《音乐世界》“四川剧目”“麻辣社区论坛”《绵州文艺》等网络平台和纸媒发表。
电话189-8013-1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