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成都某公立医院电梯间的公益广告,上面涂着“献血黄牛”的电话。
在我印象里,献血一直是个自愿而高尚的事情,被黄牛盯上,因为确有空子能钻。
去年长辈做手术,输过一次血,医生告知只要稍微达标就申请不到血了,因为“大学生放假了,血库紧得很!”今年另一位长辈手术,因为常规备血,医生就暗示要先去献血,“大学生要放假了,血库紧得很!”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献血(不光不能有传染病,还要满足近期没有感冒发烧,一个月内没有接种过疫苗,其他器官没有严重病变,生理期前后三天不行,甚至不能是高度近视)。从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责任感来说,大学生确实要优于其他群体。
除了大学生就找不到人献血了?
1、与其让黄牛介入,用超出医疗用血两到三倍的价格去买献血证,不如直接提高两到三倍的用血价格。把多出来的钱更多地用于献血者的补贴。光明正大地提价,既可以避免医患之间的猜忌,也能把流到灰色地带的钱用到正道上。
2、推动国家献血“三免”政策落地成都。直接用证难辨真伪,成都可以联网用积分的形式给献血者,用于兑换公共服务。像现在闲时的成都公交空位多的是,公共投资的市政设施非节假日也空,三甲医院名医号抢不到你用来换社区医院的挂号费也增加不了什么成本。
3、处罚对献血者“血费减免”“优先用血”落实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这是很多人出了大学献血鼓励机制不起效的原因,因为爆出太多多次献血先进个人亲属或自己用血遭到为难的事。
献血用血这个事关公共福利,与其忽视问题任由灰色地带侵蚀导致信任崩塌,让献血大环境恶性循环,不如正视问题。有钱的捧个钱场(提高用血费用)、有血的多给激励,搭台的推动优秀的政策落地,督促落地的政策不打折扣地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