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爱好运动,平时5公里以内一般步行,10公里内步行加骑行,坐车的时候很少,也很久没有坐车了。今年坐了几次车,对广安的出租车(含网约出租车)体验感极差。乱收费现象突出。
一次是5月18日,下了点小雨不想走路,就用滴滴平台,呼叫网约车,里程1.6公里,本人提前等候。等来一辆车出租车,他说平台显示接单那辆车没有开出来,我怕错误,核对了订单、手机号无误上车。是不是那辆车无所谓,只要有车就可以,至于这算不算违规,等相关部门鉴定吧,也不是我发帖的主题。按平台显示,应该是基础费用,也就是起步价6元。路上不拥堵,就等候了一个红绿灯,那颗绿灯最长时间30秒,3分钟内到达。上次前没有等候我,路上没有超时,结果第二天我看见扣费是7.5元,查询详情,是驾驶员人为添加了1.5的附加费用。
开始我不明白附加费是什么费用,就在平台上留言咨询客服。客服是一个机器人,不能直接回答问题,用提前设置语言回复说你的问题我们已经收到。后面收到一个短信,说你某年某月某日反映的问题已经处理。我以为是在平台上答复了,就登录平台上看,看见投诉问题标注已经处理几个字。也没有看见怎么处理的。处理结果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算什么处理。
反正没有事,我就在平台上翻起耍,就自己查询到了附加费规则,好像过路过桥费用,额外的清洁费用什么的,为与乘客沟通后在乘车费用上收取。
然后我又在平台留言问他们怎么处理的,后面一直没有回复。再后来费用详情直接就不显示附加费了,变成了里程值加1.5,也许是我自己不会操作没有看懂,我也懒得看,钱也不多。
没有想到,昨天(5月31日),因事又坐了2趟网约车,也是滴滴上喊的。今天无意看见扣费提示,去的时候7.37元,回来13.56元。感觉距离差不多,费用相差有点大,就又登录平台上看。好家伙,把我送到目的地后,直接又行驶了2公里才关闭订单。一般情况本来应该是立即结束订单好抢单。我突然想起在我快下车的时候他在打电话,说我送一个客人,几分钟就去接你。好像是现在网约平台优化后,大数据分析客人即将到达目的地,他们可以接单。我想,可能就是他想反正已经接单了,不关闭我的单,也不影响他业务,就这么去接单,于是就在我下车后不结束订单,继续收我的费用,再去接顾客,到了那个地方再关。
其实这两次费用也就几块钱,并不多。但是从事件本质来看,感觉他们是轻车路熟,是个老手应该不是第一次了。就想发出来,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让这些人钻空子。
往大里说,感觉广安这个滴滴平台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交差。假如是个外地游客遇见,给人家的印象如何,对广安印象如何?现在搞城市推广,公交出租也算是与外界接触的窗口,如果不好好管管,这种事情发生多了后,成为常态后,势必影响我们本地形象。
也许是我危言耸听,发这帖子也没有想过引发多大的效应,也不存在什么发泄,只是无事,打发下时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