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寒假作业也来了。随着全国中小学都在实行减负政策,学生书面作业变得越来越少,而“动手”作业却五花八门变得繁琐难以完成。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这些作业又是拍视频,又是打卡,真是省学生、费家长”,引发无数共鸣。
在相关评论区里,不少家长分享了“新型寒假作业”焦虑。“小学寒假作业竟是思维导图加上宣传海报,作为家长不知如何下手。”“一年级要求调查家乡特产为特产编写广告。”“我的女儿4岁上幼儿园中班,学校让制作年兽手工艺品,说白了就是家长完成。”“我家小孩只有二年级,寒假的作业任务是准备一顿年夜饭,就问问二年级孩子能做什么大餐。”“我们要用英文拍VLOG介绍年夜饭。”“谁懂啊,书法、朗读、背诵都要钉钉打卡,我快嘎了。”“我现在是厌学的家长,我读书的时候都没这么厌学。”
《光明日报》近日也发文探讨了“新型寒假作业”的现象。文章称,寒假作业当然可以留,但要科学合理、考虑可行性和由此带来的潜在问题,避免教育方式偏离初衷。正如基层公务员过度追求留痕容易滑向形式主义一样,老师也要少一点留痕意识。“新型”寒假作业的初心是好的,其验收方式也要追求简化——开学后用一两次班课让孩子轮流讲一讲,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让孩子有了分享快乐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