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寒潮蓝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雪花黄色预警一刻没停,成都气温已达零下,开启急冻模式。天气一冷,各式取暖神器就登场了。
某网友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身上莫名出现了大片红斑甚至水泡,“明明前一天还好好的”。
“医生,你帮我看看,我手上怎么突然起了个大泡”,吴女士忧心忡忡地来到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卜璋于一问发现,又是它惹的祸……
手上长水泡
以为是被毒虫咬了
结果……
“其实这样的病人我们每年冬天都会碰到”,卜主任说,特别冷大家都用上了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小太阳等等取暖设备,但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如低温烫伤、火激红斑、乏脂性皮炎(又称干燥性皮炎)等问题”。其中低温烫伤,又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类。
据卜主任介绍,在冬季,由于取暖不当导致低温烫伤的概率不低,但大多数市民很难第一时间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大家可能会想是不是被毒虫咬了,所以手上长了水泡,这就需要我们医生主动去发现”。
卜主任在询问吴女士后发现,她有晚上睡觉时在被窝里放一个电热水袋的习惯,前几天也是如此,“我基本上就能确定,她的低温烫伤就是由电热水袋引起的”。
“一般来说,持续接触50℃以上的物品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导致烫伤,60℃以上则接触5分钟就有可能烫伤,到了70℃则只需1、2分钟”,卜主任说,“而电热水袋、暖手宝等的温度基本在50-60℃左右,晚上睡觉时,我们的神经功能、感知功能又会下降,一部分对痛觉感知不敏感的人,在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其实已经烫伤了”。
而吴女士手上已经出现比较大的水泡,已经属于二级烫伤的范畴。
暖手宝恶评不少
线上销量破10万
但线下还是电热水袋的天下
随着入冬,特别是市区还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雪,不少取暖设备热销。志玲翻看社交平台发现,暖手宝、电热水袋、暖宝宝、自发热鞋垫等便携式的取暖物品成了大家的日常选择。
其中暖手宝因其可爱小巧的造型受到不少年轻女性的喜爱,在网购平台,也能有10万+的销量。
它们价格不一,但都打着“65℃持续恒温”、“55℃温暖一整天”的标语。但在卜主任看来,这些标语上的温度都会带来低温烫伤的风险,“一般我们认为,4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取暖温度”。
消费者实际的使用体验如何呢?
小雨上个月在直播间花9.9元买了一个猫爪造型的暖手宝,“开始降温了,我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手冷,就买了一个,想着路上可以暖暖手”。但没想到,这个暖手宝不仅鸡肋,还差点把小雨烫伤了。
“我只开了最低一档温度,但很烫手,根本握不住”,小雨一手握着电动车把手,一手拿着暖手宝,被烫得直甩手,最后只能把暖手宝塞进衣服口袋,“结果充满电的暖手宝一个小时就没电了”。
其他消费者的反馈如出一辙,烫手、耗电快、发热部位小,还有网友发现,没用多久的暖手宝背面,直接鼓出了一个大包。而这类低价的暖手宝,大多也是三无产品。
价格高些的暖手宝,外部多由绒布或硅胶材质包裹,且均有安全认证和使用提醒。对应的消费者评价也更高。
大家在挑选取暖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其是否附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
在线下,电热水袋、暖宝宝则是各类便利店、超市、精品店销售的主流取暖产品。暖宝宝的价格基本在10-20元左右,电热水袋的价格则几十到上百不等。
一家精品店的店员说,电热水袋最近是店里的热门产品。这些造型可爱的电热水袋多是IP合作产品,价格也相应较高,在90元左右,“很多女生会将其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又好看又实用”。
而在小商品市场,电热水袋也被不少门店摆在入口处。“比起暖手宝,我们批发端还是电热水袋卖得更好”,老板说,“每年冬天都能卖个十几万个”。在这里,电热水袋的价格根据不同外形,价格在22-24元不等,“10个起批,要得越多价格越可以商量”。
“电发热的取暖产品,相较于传统的取暖产品,加热更方便,温度持续性更强,更容易导致低温烫伤,产生火激红斑、干燥性皮炎等问题”,卜主任介绍道,“而像自热鞋垫这类产品,一般缺少温控系统,很难保证稳定的温度,就容易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也是导致烫伤的诱因之一”。
作为医生,卜主任并不反对使用电加热类的取暖产品,只是在取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第一,一定要购买正规取暖产品。产品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是否过期等等,都是需要提前确认的。
2、电热类产品要适度使用,注意控制使用温度和时间。除了取暖产品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添衣、运动等方式使身体暖起来。如果是可以控制温度的电热产品,尽量开启低档位,控制使用时间。这样可以极大降低受伤患病风险。
3、使用部分电热产品时可以选择预热。像电热毯,我们一般不建议在睡觉时是一直开启,可以在上床睡觉前开启,适当调高温度。当感觉床上温度足够时,关闭电热毯入睡。
4、给电热产品“穿衣”可以有效降低低温烫伤发生率。暖手宝、电热水袋等产品,表面温度可能会过高,给它们套上布套,使其不与皮肤产生直接接触,可以提升隔热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5、低温烫伤常见于小孩、老人、糖尿病患者、脉管炎患者等感觉神经不敏感的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取暖产品的使用温度和时长。
6、一旦出现烫伤症状,第一时间选择降温冰敷并及时就医。由于低温烫伤不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基本已经出现烫伤症状,第一时间就医是最好的选择。
今冬你都买过什么好用的取暖产品?又踩过什么雷呢?欢迎到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