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情感共识了,被疫情困扰的那三年,离家在外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回家过年。因各种原因,或主动、或被动选择就地过年。梦想在远方,家才是归乡,这是多数人年终岁末的轨迹。忙活一年下来,有的人累瘦了,有的人挫败了。不论如何,人们共同的心理诉求都是回家,回到那个最初的港湾。
因为“生活很苦,回家过年很甜”。虽然路途带来的距离让家乡的模样留存在记忆里,时间长了变得些许陌生,但内在的情感连接并没有发生变化。
春节,像是馈赠给所有人的一场仪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暂时放下去年的总结和来年的任务指标,与亲朋好友相聚。除夕之夜,父母所期盼的“夜深儿女灯前”才能像一幅剪影贴在夜幕下的玻璃窗上——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或许是春节与其他日子最大的不同。在游子心中,和家人团聚,这一年才算是圆满,新的一年才更有希望和意义,这可能是对“团圆”二字最恰如其分的解读了。在旧的记忆之上,绵延新的美好,便是年味的传承。
新一年的春天,已在悄然孕育了。看那暖色淌淌,是除夕燃灯放焰、万家灯火长明不绝的景象,以热闹之气讨一年吉兆。万家灯火,溢满了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寄寓着盛世太平、人事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