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朱令案,战狼美狗同仇敌忾,这让理中客坐不住了
[color=var(--weui-FG-2)]
老虱
朱令去世之后,早已被左派战狼和右派美狗严重撕裂的中国互联网,突现一片团结。长期以来我一直厌恶的极左自媒体和极左大V,这一次,竟然不再把枪口对准所谓的“极右势力”和“美狗走狗”,破天荒地与右派美狗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同仇敌忾,众口一词地厉声谴责朱令案的女嫌疑人。
尽管“狼狗联合”注定是短暂的,却让人看到,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内心深处都向往和追求法治和公正,只不过是在如何实现法治和公正的路径和方式等问题上,彼此存在明显的分歧。短暂的左右联合,也再次不经意折射出,清华才女朱令被投毒案,如何严重挑战人性与道德的底线。当人神共愤、狼狗联合的时候,理中客们心里却突然着急了。我理解他们为何坐不住了,因为没有左与右的对立,理中客必将失去存在感。他们能不着急吗?
为了冲垮左派与右派的狼狗联合阵线,凸显自己一贯标榜的“理性”、“中立”、“客观”,在朱令案这个问题上,理中客们决定逆流而上,挑战舆情。于是,有了昨天一位律师读者给我发来的以下留言。
他说:“你经常用逻辑论证你的观点,很有说服力。但你这次似乎有点不顾逻辑,既然没有证据,又怎么就能认定孙是凶手呢。”这位律师读者的观点,代表着这一段时间,围绕着朱令案,“理中客”群体最为典型的立场。尽管在这个问题上,理中客的数量极少,我却觉得,非常有必要,写一篇短文,反击一下。1994年,朱令被投毒住院。投毒行为的恶劣程,度实在是惊人。通过对犯罪动机和作案条件的细致分析,警方认为,孙某是最大的嫌疑人。无论是基于犯罪学,还是从常识性的角度而言,这都没有问题。然而,在最为关键的调查取证阶段,女嫌疑人孙某却享受到了“特殊”待遇。特殊两个字,之所以要打引号,那是因为这个待遇,原本是所有普通人都应该享受到的。
这十几年,经历了一场场雷厉风行的反腐风暴,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办案程序越来越规范。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法治化水平却远远不如现在。那个时候,官员腐败比较严重,多数警察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执法态度非常粗暴,加上刑侦技术手段落后,导致刑讯逼供盛行。吊诡的是,当基于作案动机和犯罪条件的分析推断都牢牢指向孙某的时候,孙某却能享受到在当时绝大多数人根本享受不到的程序正义这一“特殊待遇”。因此,公众不禁要问了:在那个时代严重缺失的程式正义,在犯罪嫌疑相当大的孙某身上,为何偏偏就神奇地生效了?大家怀疑孙某,非但不是如这位律师读者所言的“不讲逻辑”,恰恰是在刑侦方向和推理逻辑几乎精准指向孙某的情况下,在离调查取证结论就差一米远的地方,程序却卡壳了。这才是引发公众质疑的最大地方。事情过去将近三十年了,证据已经丢失。现在再来重启刑侦调查,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我们既不能因为这起三十年前的疑案而否定中国这十几年法治建设的成就,也不能给现在的司法体系和警察队伍施加舆论压力,毕竟,现在的他们与当年的疑案无关。
换个角度看,这个案件虽然在中国的司法史上留下了巨大遗憾,它却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提升和改善公众的法治观念。当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有些刑事案件永远都破不了”的时候,催生大量刑讯逼供的“命案必破”的舆论压力,才会逐渐消解。警方才会越来越倾向于用文明和人性的手段,进行刑侦破案。孙某在三十年前享受到的程序正义这一“特殊”待遇,才能更好地保护更多无辜的普通人。事到如今,面对至今逍遥法外的恶人,我们只有用不懈的追问和怀念,进行持续的道德审判,让恶人一天都甭想安心,时刻担心有人找上门。
可以说,在朱令案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战狼,还是美狗,都展露了内心深处人性和良知的一面。不讲逻辑和人性的,恰恰是那些理中客。面对我的驳斥,有的理中客不服,反驳我说:“我追求无罪推定和程序正义,反对有罪推定和刑讯逼供,难道有错吗?”可笑的是,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暴露了理中客们不讲人性的嘴脸。假如他们真的那么追求程序正义,那么,二十多年前,因为河北廊坊灭门案而被警方列为嫌疑人的原伟东,多次惨遭刑讯逼供,至今已经在看守所待了22年,却始终无法定罪。这半年多来,已经身患绝症的原伟东和他的家人,一直都在伸冤,希望在离世之前,盼来公正的判决。
请问理中客们:面对遭受刑讯逼供的普通人原伟东,你们关心过他了吗?为什么你们只为孙某提倡无罪推定?由此可见,理中客们心里所爱的,根本就不是人,而是自己“总是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理中客”姿态。
|